提高当地采购“济南造”比例扶持本土企业加快发展
济南市政府研究室
地方优质产品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加大地方创新优质产品本地采购力度,是扶持企业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是保护和支持本土产业市场地位、支撑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日市政府研究室与财政局等部门进行座谈,走访我市部分企业,对当地企业和单位采购“济南造”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提出提高采购本地化率、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当地采购“济南造”产品基本情况
济南市现有企业近38万家,许多企业产品质量过硬、口碑良好,在行业内占据重要位置。但从调研情况看,当地企业和单位参与本地采购整体不够理想,采购规模偏小、技术含量偏低、经济回报较少。比如,济南建筑工程市场上部品部件市场空间约1500亿元,目前除钢材、水泥多为本地采购外,其他部品部件、原材料(诸如开关、变压器、玻璃等)虽本地也有企业生产,但绝大多数仍是异地采购。又如,我市每年电缆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不全用于建筑领域),本地采购只占10亿元、8%左右。再如,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每年招标采购产品500亿元左右,其中采购济南本地产品40亿~50亿元,仅占不到10%。调研中发现,类似情况的区域性总部企业还有很多。这与部分地市,像深圳大街上跑的都是比亚迪电动出租车和比亚迪大客车等现象相比,形成鲜明反差。
二、本土产品当地采购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采购方分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主要受思想和心理“枷锁”影响,存在“不敢、不想、不知”三种情况。
“不敢”,是指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想桎梏。有些采购方特别是政府采购方面,对一些法律、规章、制度的理解比较片面,想当然认为如果设置限定条件,要求本地产品本地采购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即便是采购优质创新产品也属于违法违规,教条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既不敢突破,也不愿变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等条款理解不透、运用不够。
“不想”是指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情结。有些部门或个人贪大求洋,只认大牌子、洋品牌,而对我市许多知名产品视而不见、低看一等。实际上,我市许多企业是“隐形冠军”,不仅产品质量过关,还是所在行业的行标、国标制定者,比如华凌电缆、玫德铸造、伊莱特重工、郎进科技、阿尔普尔、章丘鼓风机等,完全不输于某些国际品牌、国内大牌,而且更方便就近售后服务,完全可以替代。
“不知”,是指不识庐山之面目的信息局限。一些采购方不知道本地有较好的适用产品,或者虽然知道有,但由于对企业具体情况、产品质量和性能没有深入地了解,对其不能给予充分信任。
从生产企业层面分析,大部分企业开拓本地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参与程度还不够高,出现了四种现象。
一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的企业专注于自身领域的产品研发,技术水平也达到较高层次,但疏于企业品牌、产品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而且由于产品适用面较窄、销售人才匮乏等原因,造成销量和生产规模始终上不去。比如,生态洁环保科技公司(莱芜区),“农村户厕一体化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降解环保卫生间”等产品方便实用,非常适合新农村建设改厕项目和“厕所革命”,但在我市的实际应用还不够广泛。又如,和远智能科技公司(高新区),拥有核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2018年销售额5000万元,济南本地采购占比不到10%。座谈中企业负责人感慨,“如果能够对我们进行全方位推介,我对我们的产品绝对有信心”。
二是物美价高受冷遇。高技术、高性能、高品质的优质创新产品,通常也是“优质优价”,在“价低者得”的采购方式中不占优势,容易丧失先机。比如,山东华凌电缆公司(章丘区)是三代核电电缆全国唯一一家特许研制单位,其研制的使用年限76.2年的长寿命电缆,安全耐久、绿色环保,然而这种高技术、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由于价格高出一般电缆10%,导致成本增加,许多采购方觉得没必要使用这么好的产品。但调研中不少企业也表示,只要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肯定也会使用这些产品。
三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有的企业凭借齐全的门类、可靠的质量、过硬的技术已经在业内取得了不俗成绩,可主要经营的是外地市场,济南本地使用得相对较少,企业负责人提及此事也深感遗憾。比如,政和科技公司(高新区),是目前全国规模和综合实力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累计为5万多家企业、300多个政府部门和园区提供专业服务。在2019年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第二次现场观摩会上,刘家义书记对政和科技承建的“济宁新旧动能转化可视化督导服务平台”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济宁新动能平台的‘限时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和项目可视化的管理效果,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要在全省积极推广’”。公司在天津承建的创通票项目,被天津市委、市政府作为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范例上报中央。又如,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公司(莱芜区)生产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产品,拥有核心专利42项,关键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在-35℃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具有领先的高效供暖、供热技术,是节能减排除霾的理想产品方案,广泛用于北京海淀无煤化空气能集中供暖工程、天津武清煤改电工程等京津冀、晋豫川多地工程,其参与的煤改电工程多年获综合效果评价第一,是煤改电项目的样板工程,但在本地用得还比较少。
四是自身实力不过硬。也有一些企业存在自身产品种类单一、科技含量不足、质量性能不突出不稳定等问题,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导致产品的本地采购率较低。
三、加大本地优质创新产品采购力度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为提高本地采购“济南造”含量,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从宣传引导入手,营造支持使用“济南造”的浓厚氛围。把文化引导、精神引领和就近高质量满足消费需求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弘扬“支持本土品牌,使用本地产品”的理念,倡导使用本地优质创新产品,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支持本土企业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本地优秀企业、优秀产品,把优质企业、创新产品的信息、名声传播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不断提升本地产品知名度。调研中,多家本地企业均反映,迫切需要在本地更多的成功应用案例,以便为后续市场开拓铺平道路。
二是从编制目录做起,把济南造优质产品全部“建库、建档、建群”。建库,即建立优质产品库,建议由市工信局、科技局牵头,分行业、分领域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产品,搭建创新优质产品库,拟定本地优质产品目录,对进入产品库和目录的企业、产品进行动态更新、常态化推广。建档,即完善优质产品信息,汇总整理技术水平、信用资质、规模产能、运营效率、行业地位、应用案例等全方位信息,健全完善创新企业、创新产品档案,完善产品性能、质量、寿命三合一评价,方便采购快捷高效地了解产品的全面情况。建群,即建立信息交流群,重点是建好部门间、企业间的共享平台。一方面,建立工信局与采购部门的共享平台,在部门有采购需求时,第一时间向部门推送推荐目录。另一方面,建议由工信局或者各行业协会牵头,搭建分行业领域、分产业链条的沟通交流、推介展示平台,便于本地企业间互通有无,更好地了解本地产品、更多采购本地产品。
三是从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切入,发挥政府采购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产品政府首购,是发挥政府财政政策功能,强化示范带动效应,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早在2007年,财政部就出台《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要求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此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纷纷出台《实施细则》《实施办法》《若干意见》等,要求政府带头采购创新产品,发挥政采购在带动社会消费方面的关键性示范作用,有力支持了优质创新企业的发展。2019年4月,我省出台《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试行办法》,明确创新产品可由政府首购,目前正在组织拟定《山东省政府首购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建议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积极做好筛选推荐工作,最大限度地推荐符合条件的本土产品进入目录,让更多济南本土优质创新企业获得优先投标权。《目录》有效期限为公布之日起两年,要做好企业梯度培育、优质创新产品储备和《目录》跟踪衔接工作,确保在《目录》更新时,有更多新产品进入目录。
四是从政策鼓励推动破题,提高采购本地产品比例。政策制定建议分为限制性、奖励性、引导性三个层次,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区分不同情况,分别研究制定合适的本地化采购比例。对财政出资的政府采购类项目、国有企业采购项目,建议实行限制性政策,要求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并根据实际确定合适的比例,如对本土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可将比例设定为70%甚至更高。对政府管制的特殊行业,如出租车行业、公共交通领域等,可对其购买车辆做出一定的限制;如对市政公用、环卫保洁、绿化管养等特许经营行业的设施,像路灯、管网、清扫车辆等,可对其装备购置提出一定要求。对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特殊行业,如电力、石油、铁路、邮政等系统的采购,要加强与其驻济区域总部的对接沟通,并对垄断行业采购本地产品的,按采购金额总量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或政策支持等。在这方面,像江苏省、上海市规定电力系统采购本地产品比例分别要达到80%和60%。对一般企业或单位的采购项目,可以采取资金补贴、贷款优惠、评先树优、优先使用政府引导基金等鼓励性政策,引导采购本土产品。
五是从强化服务监管保障,提升企业参与政采的能力和效率。强化服务指导,依托中小企业协会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讲、会议培训,定期组织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学习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提升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水平。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制度,及时、全面、准确统计政府采购信息,增加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情况的统计,提高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质量。定期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工作,对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落实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处罚。优化采购生态,优化政府采购评价指标体系,将报价竞标与技术、质量、性能评审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最佳价值原则评标(价),避免按照最低价格原则造成“价低者得”的恶性竞争。
六是以严格奖惩倒逼,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重点是实行“两个挂钩”:第一个挂钩,可以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重点监管行业采购本地产品的比例进行考核,达不到一定比例的进行通报,并可与下年度财政预算额度挂钩。第二个挂钩,与社会信用体系挂钩,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进入推荐目录但出现质量问题、发生失信行为的企业,强制退出《目录》并规定在三年内不得再次进入,将其失信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记录范围并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作用。
加大地方采购力度,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要坚持质量立市、质量强企,引导企业下大气力把产品做专做精做优,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济南造”,以质量和信誉赢得广大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课题组成员:潘大海 魏勇 吴昊 袁媛 金永陟 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