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的70年:广西经济发展70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逃时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大肆破坏,广西境内的公路、铁路、航道等几乎无法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对铁路、公路、内河航道进行抢修、恢复,1950年8月底,铁路恢复通车里程达720千米,公路通车里程恢复到3200千米。郁江、黔江、浔江等内河航线也先后恢复通航。同时,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也逐步建立,省、地、市、县先后建立了国营粮食、油脂、石油、贸易、百货、盐业、花纱布等专业公司,供销合作社1950年开始试点,1951年扩大试点,1952年全区建立基层社418个,零售店854个。以国营商业为领导,以供销合作社为助手的全区性商业网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此后,广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边境地区战争威胁等因素的影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都较慢。1989年,广西铁路通车里程才达到2291千米,其中,中央铁路通车里程为1809千米,地方铁路通车里程为482千米;公路里程达到35945千米;内河航道甚至从1950年的8659千米缩减到4521千米;民用航空里程达到了47292千米;铁路形成的运输能力达到客运量28574万人,货运量达到22162.22万吨。此外,6个内河港口和2个沿海港口形成了运输能力,内河港口吞吐量合计达723万吨,沿海港口吞吐量合计达208万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以大大提升,特别是2007年以来,广西通过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来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07—2011年,各级财政预算投入城乡的公共设施(城乡社区道路、燃气、公共交通、道路照明等)、交通、水利、污染防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支出分别为255.13亿元、135.82亿元、119.99亿元、60.19亿元。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能直接拉动广西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相关行业的就业,还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长远的促进作用。国家于2008年1月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了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财政设立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支持与系列重大产业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截至2018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500千米,“县县通”高速率达到91%;高铁动车营运里程达到1771千米;水运建设蓬勃发展;民航运输开通航线达298条,为旅游业等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交通运输能力更是大幅增长,2018年沿海和内河港口吞吐量分别达近2.4亿吨和1.4亿吨,总体客运量达5.07亿人;货运量达19.07亿吨;邮电业务总量高达2178.27亿元。

边境地区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广西不断加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改善了边境地区及跨境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又促进了跨境民族生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跨境民族群众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明显提升,守边固边动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底,边境地区的公路总里程达到8287千米,实现了边境8个县(市、区)“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边境地区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已经达到了100%,所有乡镇均已开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1.3%。已经实现了边境地区(0—20千米范围内)广电数字化、双向宽带化。

广西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极大发展,据统计,1990年供水总量仅为132000万吨,到2017年已增长为2849000万吨,翻了4.43番;1985年,城市道路长度、城市公园面积和城市用气普及率分别为722千米、735公顷和28.3%,到2017年分别增长到9064千米、10296公顷和98%,分别翻了3.65倍、3.8倍和1.79倍;城市天然气供气量从2004年的168万立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69676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增长近60%;1996年城市供水管道为3895千米,到2017年增长到18528千米,增长3.76倍,1990年城市排水管道为782千米,2017年已达12305千米,增长近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