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屈服于惯性思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先生和卡尔森先生1907年同时从哈佛大学退休。
两个人退休之后经常会在一起讨论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有一次詹姆斯先生在学术上有了新发现,就想找卡尔森印证一下,于是美妙的故事就开始了。
这天詹姆斯先生对卡尔森说:“咱们两个人打个赌吧,你这个人从来都不养鸟,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过些时间就养上一只小鸟,你信吗?”
卡尔森说:“你别和我开玩笑了,你知道我因为怕鸟太麻烦,所以一直都不养鸟,我怎么可能去养只鸟放在家里呢?”
詹姆斯说:“你还别不相信,我就是有办法让你养只鸟,如果我输了,我就请你吃一周的饭;如果你输了,你就买一瓶普通的红酒给我怎么样?”
卡尔森听老朋友都这么说了,自己当然不能再示弱,同时他也觉得这件事挺有意思的,所以就答应了詹姆斯的要求。
于是,詹姆斯立马就送给卡尔森一只漂亮的鸟笼,而且还让卡尔森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卡尔森不明白詹姆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觉得他在故弄玄虚,难道放只鸟笼在这里就能让我养鸟了?
卡尔森就按照詹姆斯的要求,把鸟笼放在了自己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在他把鸟笼放在家里之后,一些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只要有人来到他家,看到这只漂亮的鸟笼,就都会问他:“你的鸟难道死了吗?鸟笼里怎么没有鸟?”
开始的时候卡尔森还总是耐心地去解释,可是不管他怎样解释,那些客人们却还是觉得他很奇怪,既然不养鸟,那挂一个鸟笼在家里干什么。甚至,他们纷纷开始怀疑卡尔森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都来找他询问这个问题。
这让卡尔森实在是不胜其烦,因为他真的没有耐心去向他们解释这个问题了,所以他只好买了一只鸟放在鸟笼里。听到这个消息后,朋友们都觉得卡尔森终于恢复正常了。
最后,卡尔森输给了詹姆斯一瓶普通红酒。
其实詹姆斯先生早就知道自己会赢得这场赌局,因为他发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被他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所误解,并且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反抗,只能向这种强大的惯性思维屈服。
詹姆斯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为鸟笼逻辑,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鸟笼效应”。
之所以会产生“鸟笼效应”,主要是人们大脑中的惯性思维在发挥着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大脑中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思维之后,就非常难以改变。他做任何事都会按照这种固定的思维去思考。
当他遇到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以往的那种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做的优点是我们可以充分地吸收和利用前人的经验,沿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就能有效地缩短和简化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进行类比思考。
但是“鸟笼效应”也有着消极的一面,它让我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容易让人用一成不变的经验和方法去对待那些看似一样但实际却完全不同的问题,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使问题更加恶化。
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思维方式,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有突破,我们对生活也会失去激情。因为我们已经陷入枯燥之中,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失去创造能力,严重影响潜能的发挥。
那么怎样去消除“鸟笼效应”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呢?
贴心提示
其实并不是有了鸟笼就必须买一只鸟放进去,也可以把鸟笼当作一件艺术品拿来观赏,不是说一旦结婚就必须买房买车,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裸婚了。
我们可以尝试着不按常理出牌,不被常理所束缚,不妨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譬如经常改变一下衣服 、发型或者换一种生活方式,试着进行逆向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