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创造人类
一种新理论认为,创造人类的不是劳动,而是爱情。
人是如何进化来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有很多人都在研究。美国费城学院的骨科副教授菲利普·雷诺(Philip Reno)博士从小就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一直致力于通过研究基因演化的方式来探寻真相,并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他把整个过程写成了一篇科普文,刊登在2017年5月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
在他之前,曾经有研究显示,从哺乳动物到现代智人的转变不是因为增加了某些基因,而是因为减少了某些DNA片段。换句话说,人之为人,源于我们的祖先做了减法。于是有人想到,只要事先比较一下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看看有哪些DNA段落是在各种哺乳动物里都有的,然后再搜一下人类基因组,看看上述这些段落当中有哪些在人类基因组中消失了,那么就可以知道真相了。
经过一番细致的搜索,科学家们找到了500多个这样的DNA片段。它们在小鼠、猕猴和黑猩猩的基因组中全都完好无损,但在人类基因组里却丢失了。
找到目标后,来自全世界的科学家们立即分头行动,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研究。其中一家实验室对人类的骨骼发育感兴趣,研究了与此事有关的一个DNA片段,发现它主要负责脚趾骨的生长发育。缺失了这个片段的人类第2—5号脚趾骨和黑猩猩相比变短了,这样的趾骨结构显然更有利于直立行走。
还有一家实验室对大脑的神经发育感兴趣,他们发现其中一个DNA片段专门负责清除多余的神经细胞,当这个片段缺失后,神经细胞就少了一个严厉的管家,开始疯长起来。科学家猜测,也许这就是人类大脑会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要大很多的原因。
雷诺博士感兴趣的是哺乳动物的阴茎骨。猩猩、老鼠、蝙蝠和猫等很多种哺乳动物的雄性都有阴茎骨,这玩意儿除了可以帮助雄性快速完成整套性交动作之外,还能顺便清除其他雄性留在雌性阴道中的精液,并在这一过程中对雌性的阴道施加强烈的刺激,使得该雌性在短时间内不再对其他雄性有“性趣”。可以想象,凡是有阴茎骨的哺乳动物,其雄性之间的生殖竞争都会非常激烈,其结果就是雄性之间经常会为了争夺交配权而大打出手,获胜者可以和很多雌性交配,失败者只能远走他乡。
虽然雌性在这场争斗中获得了最优质的精子,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这种争斗导致了一夫多妻制,绝大部分雌性只能独自抚育幼崽,无法从雄性那里得到任何帮助。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雌性必须等到幼崽彻底断奶后才会再次怀孕,这就降低了繁殖的效率,而她们的幼崽也必须加快发育速度,尽早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否则有被遗弃的危险。
人类基因组中和阴茎骨有关的一段DNA彻底丢失了,其结果就是男人不再有阴茎骨,使得人类的性交时间远比其他灵长类动物要长得多。这一改变不但有助于男女之间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而且使得男性之间的生殖竞争也没那么激烈了。千万别小看这一点点改变,雷诺博士认为正是这一转变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人类的出现。
在雷诺博士看来,爱情的出现使得人类改成了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共同养育下一代。在典型的夫妻关系中,丈夫外出打猎或者采集,获取的食物带回来和妻儿分享。如果人类依然像猩猩那样四足爬行,是没办法带食物回家的,于是人类进化出了灵巧的双手,负责运送食物,并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
正是因为有了男人帮忙照顾,人类的幼儿可以更加从容地慢慢长大,这就给人类的大脑发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知道,人类大脑实在是太复杂了,在母亲子宫内是来不及完成整个发育过程的,只能在生下来后继续发育,甚至直到青春期才能定型。如果没有父亲的帮助,这个过程是很难顺利完成的。
直立行走和超级大脑是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节点,雷诺博士认为这两件事都和阴茎骨的缺失有关。换句话说,他认为爱情才是最终创造出人类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