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戲答彦和 〔一〕
本不因循老鏡春 〔二〕 ,江湖歸去作閑人 〔三〕 。天於萬物定貧我 〔四〕 ,智效一官全爲親 〔五〕 。布袋形骸增碨磊 〔六〕 ,錦囊詩句愧清新 〔七〕 。杜門絶俗無行跡 〔八〕 ,相憶猶當遣化身 〔九〕 。
〔一〕 作於熙寧元年赴葉縣前。原註云:“彦和年四十,棄官杜門不出。”次韻:又稱步韻,按他人原詩韻脚或用韻次序賦詩。
〔二〕 因循:墨守舊法,無所作爲。鏡春:鏡中的容顔。此句言彦和本不想做個因循守舊的官吏而蹉跎歲月。
〔三〕 江湖句:李商隱《安定城樓》:“永憶江湖歸白髮。”又白居易《歲暮寄微之三首》:“唯欠結廬嵩洛下,一時歸去作閑人。”
〔四〕 天於句:《莊子·大宗師》:子輿見子桑若歌若哭,問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子桑答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爲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五〕 智效一官:語出《莊子·逍遥游》,“智”原作“知”,相通,意謂智能可勝任一官之職。全爲親:古人爲養親而仕被認爲高義。《後漢書·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序》:廬江毛義家貧孝義,南陽張奉慕名往見,適府檄至,以毛義爲守令,義捧檄而入,喜形於色。張奉心賤之,固辭而去。及毛義母死,義去官行服。“後舉賢良,公車徵,遂不至。張奉嘆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爲親屈也。斯蓋所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者也。’”
〔六〕 布袋:指五代時梁朝禪僧布袋和尚。《景德傳燈録》卷二十七:“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卧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入 肆聚落,見物則乞,或 醢魚葅,才接入口,分少許投囊中,時號長汀子布袋師也。……梁貞明三年丙子三月,……安然而化。”或以爲即彌勒菩薩化身,見莊綽《鷄肋編》卷中。碨磊:不平貌。此以布袋和尚狀彦和。
〔七〕 錦囊詩句:李商隱《李長吉小傳》:“(賀)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爲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爲意。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清新:杜甫《春日憶李白》:“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此句稱贊彦和詩才,自愧不如。
〔八〕 杜門句:白居易《中隱》:“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關,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
〔九〕 化身:指彦和,用布袋和尚逝世前所説偈中“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之意。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佛的本身可化爲各種形相,以便現身説法,是爲化身,釋迦牟尼即是佛的一個化身。此句寫相思之情,期望彦和來訪。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若爲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