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5.沉没的维奈塔城:北方的亚特兰蒂斯
54°06'N,14°08'E
传说中的维奈塔城是一座熙熙攘攘、十分富裕的贸易港口。据说,它坐落在波罗的海南部的某个地方,紧邻德国和波兰海岸。然而,在公元1000年前的某个时刻,它在一场灾难中被滔滔海浪淹没,就此从地球上抹去,一点儿痕迹都没有留下。维奈塔被称为“北方的亚特兰蒂斯”,它的相关传说存在多个不同的版本,但所有版本都声称它曾是一个巨大的商贸中心。11世纪的德国编年史家、不来梅的亚当主教在写到维奈塔时声称(他称它为“Vimne”或“Jumne”)它是全欧洲最大的城镇。在主教的叙述中,它是一座向所有人开放的商业城市,希腊人、斯拉夫人、撒克逊人和蛮族在这里共同生活,那里的居民令人尊敬,品行正直,对陌生人好客有礼(哈拉尔一世也曾来过这座城市并受到款待)。
在奥特柳斯绘制的波罗的海地区地图上,维奈塔城出现在中央的位置。
这是一座富饶的城市,拥有所有北方国家的货物,还有一些珍奇的物件,比如“火山罐”,又被称为无法扑灭的“希腊火”,一种类似燃烧弹的武器,其组成如今已无从得知。还有多个版本的故事,将这个地方斥为罪无可恕的深渊,并宣称正是由于它不知悔改的罪孽,才遭到了上帝、海盗或入侵者的毁灭。
在这幅于1640年绘制的波美拉尼亚地图上,洪第乌斯将维奈塔(图中标注为“Wineta”)画在了海怪南边的海岸上。
至于它的地理状况,约970年,阿拉伯作家易卜拉欣·伊本·雅各布将此地描述为“一座拥有12道城门的海滨大城,是欧洲所有城市中最大的,位于波兰(Misiko)最遥远的西北地区的海滨沼泽”。16世纪,维奈塔开始出现在波罗的海南部沿岸地区的印刷地图上。上一页的地图是奥特柳斯绘制的《吕根、乌瑟多姆和尤林地图,对汪达尔群岛的真正描绘》,它将维奈塔放置在德国以北的波罗的海地区。维奈塔的身影还出现在艾尔哈德·卢比努斯于1618年绘制的《新波美拉尼亚地图》上,图中还附有一条标注,说它被丹麦国王康拉德摧毁。
正如大部分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一样,有助于确定它真正位置的具体细节少得令人沮丧。虽然并不能确定它是否真的曾经存在,但也没能阻止沃林岛和乌瑟多姆岛以及巴斯城宣称自己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从5世纪开始,紧邻波兰海岸的沃林岛就有人类的定居点,而且人们认为,它就是伊本·雅各布提到的“维尔塔巴”。此外,1140至1159年,班贝格的奥托撰写的三份个人履历中都使用了“Julin” 这个名字(与不来梅使用的Jumne相似),来指代沃林后来矗立的地方。
在J. B.霍曼约于1720年绘制的勃兰登堡和波美拉尼亚地图上,维奈塔(图中标注为“Wineta”)配有拉丁文注释,意为被海浪吞没的商业中心。
然而,考古证据很不充分。不仅如此,不来梅的亚当主教又提供了一个细节——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里曾经有一座大得足以容纳360艘战船的港口。
虽然证据非常少,但当地居民还是很看重这个传说。据说在大海风平浪静的时候, 可以看到水下栩栩如生的维奈塔以及在城中忙碌各自事务的居民。不过要想看到这些,必须先进行一项特定的传统仪式。1897年8月,《纽约时报》的一名旅行作家在波罗的海的乌瑟多姆岛上描述了这个过程:
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在白天斋戒,持续一周直到复活节。复活节清晨黎明即将到来时,他们带着一只黑公鸡和一只天鹅(如果没有天鹅的话,纯白色的鹅也可以),一路静默无言地走到朗厄山脚下。他们脱去身上的所有衣物,爬上砂岩悬崖的顶部。随着太阳升起,男子杀死公鸡,呼唤“Rhadesgast”;女子杀死鹅,呼唤“Svantevit”。然后,他们就会看见整座维奈塔城浮现在自己脚下。它静静地躺着,而这两位神灵就在城中接受信徒的敬奉——Rhadesgast是战士和海盗的保护神,而Svantevit则掌管音乐、预言和女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