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应世篇·拣尽寒枝不肯栖
一、人心就是天下
生活在人的海洋中,谁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些人只是泛泛而交,有些人则要成为朋友、知己,当然还有敌人。
一个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往往是平庸的人;正像一个人没有明显的缺点,常常也就没有突出的优点。交友与待人,是生活之必需,也是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途径。
苏东坡一生,朋友多,敌人也不少。在坎坷的人生经历中,他也积累了丰富的待人交友经验,其中无不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1.同道知己才能相乐
苏东坡在《上梅直讲书》中引用了两个小故事: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武王的弟弟。他曾帮助武王消灭了商。武王死后,成王年纪还小,便由周公摄政。结果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周公出师东征,平定了叛乱。这时,成王已稍大,他怀疑周公有野心;大臣召公也误信了周公篡位的谣言。周公写诗以鸟托志,诉说自己的处境艰难,又给召公写信,自我辩解。
按理说,周公是功臣,功大、权大,大富大贵,但他并不快乐,也不幸福。因为他总是遭人怀疑,受人诽谤。可见,富贵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快乐。一个缺少理解、缺少友爱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与周公的情形相反,孔子并不富贵,就是处在困厄之中时也仍然很快乐。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被陈、蔡的大夫们围困在郊外,连饭都没得吃了;但他仍然与弟子们作歌奏乐,谈笑风生。孔子说:“不是野牛,也不是老虎,却在这旷野里奔走,是我的道行不对?我为什么不受君主们的欢迎呢?”弟子颜渊回答:“这是因为您的道行太大了,天下一般的人不能容纳。不容纳有什么关系?这才更见出您是君子。”孔子会心地笑了,开玩笑说道:“假若你将来有了很多财产,我来为你掌管吧。”
苏东坡评价说,周公的富贵,还不及孔子的贫贱。召公是贤德之人,管叔、蔡叔等人,都是周公的亲人,连他们都不知道周公的心,谁还能与他一起分享富贵呢?孔夫子虽然贫贱,与他一起承担贫贱的,都是天下的贤才,其乐融融,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一般来说,财富和权势并不是坏东西,但它有时却给人带来苦恼和不幸。贫穷和微贱也不是什么宝物,而有些人并不因为它们的存在缺少快乐和幸福。
士遇知己而乐。同道相知能乐。而结交什么样的人,如何结交朋友、找到知己,又是大有讲究的。
2.速成的交情靠不住
苏东坡生性直率随和,三教九流都喜欢交往。他的妻子王弗时常提醒他。王弗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对两类人应特别保持警惕: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者。这种人说话时含含糊糊,态度模棱两可,善于察言观色,一味迎合对方的心意。另一种人是结交朋友过于轻率者。这种人,见面熟,结交人很迫切,以后不理睬人也很快。苏东坡认可妻子的忠言,并把它写进《亡妻王氏墓志铭》。
常言道:“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知己。”又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识人心。”法国作家莫罗亚也有近似的看法。他认为“偶然发生的友谊往往不是真正的友谊,真正的友谊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人生五大问题》)。与人交往,尤其是与朋友交往正是这样。那种投其所好,尽说好听话的人未必是真朋友;另外,速成的交情靠不住。苏氏夫妇的这种看法确是人生经验之谈。庄子早就说过:“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若水。”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人永远不会对它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需要特别的表白。真正的好朋友彼此好长时间不通信,他们仍然心心相印,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几年不见,再次重逢,友情如故。
真诚友谊的佳境是一种默契。
速成的友情、虚假的朋友,来得快,去得也快。假朋友就像自己的影子,你在光明中行走,他紧跟着你;一旦步入黑暗,他便立即离去。那种见一两次面就与你称兄道弟、宛如故交的人,你千万不可推心置腹,托以重任。
交友要交心,不可不慎;待人贵在诚,宽和为佳。秦穆公的故事又从另一角度给我们以启示。
3.善待他人
秦穆公是春秋时秦国的君主。有一次,他的一匹心爱的马儿丢了。这匹马跑到了岐山山脚下,村民们发现了它,但他们并不知是国君的爱马,便把它杀了,全村人都来吃马肉。官差到处搜寻,后来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把全村的老百姓都抓了起来,准备重重地惩罚他们。
秦穆公知道这件事后,对官差的做法和打算不以为然。他说:“一个真正的君子决不会为了一个畜生去杀人的。”他还不无幽默地问官差:“我听说吃了好的马肉,倘若没有好的酒喝,这会对身体有害处,是不是?”
秦穆公不但原谅并释放了这些村民,还派人送给他们好酒,他说:“看到好东西,人们忍不住要去吃,这倒可以理解。”
不用说,村民们都很感激秦穆公。后来,晋国攻打秦国,秦穆公差点儿当了俘虏。正在危难之中,那些受过恩惠的村民,自动地组成敢死队,给他解了围。
秦穆公失去了一匹心爱的马儿,得到的却是一群忠心的臣民。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慧经》上这样说:“不要小看点滴善事,以为它不会给你带来什么福报。殊不知,涓涓细流,汇成河海,小善积德,福报无穷。”虽然这些老话并不适用于一切人、一切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种的是谷子,就不会长出稗草;栽的是鲜花,也不会冒出荆棘。
施人以恩,必有回报;但作为施恩者来说,不求回报才是君子之德。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样善待他人,也会惠及自身。
二、善养浩然之气
世上有阳光也有霉斑,有清泉也有污水;人间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好人也有坏蛋;生活之路有平川也有崎岖,有容易也有困难。西哲讲:“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令人惊佩。”
如何对待小人、恶人、坎坷、困难这些东西呢?关键在于精神的力量。
1.浩然之气
苏辙是苏东坡的弟弟,也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苏辙曾经给一个退伍的士兵写过传记,这个士兵名叫孟德。据说,孟德独自逃入华山两年,遇见猛兽却不为所动,猛兽反而疑惧畏缩离去。苏辙赞扬他有“浩然之气”。
东坡又给弟弟的这篇小传作了一个“书后”,对“虎畏不惧己者”加以补充,文中讲:
“从前,在四川万县、云阳一带多老虎。有一个白天,一个妇女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上玩耍,自己在河边洗衣服。这时,有一只大老虎从山上奔下来,那妇女一见慌了,赶紧自己跳到水里躲了起来。而两个小孩不知道怕,依然若无其事地在地上玩沙。老虎站在一旁,看了他们好半天,又走上前用身体挨擦小孩,希望他们害怕,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两小孩幼稚无知,竟然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和害怕,老虎最后终于走开了。”
“我们猜想,老虎吃人,一定是先用虎威来吓倒对方;而一旦遇上不怕虎的人,虎威向哪里去施展呢?听说老虎不吃喝醉了酒的人,它遇上醉汉以后,必定坐在那儿守着,等待醉汉清醒过来。其实,老虎并不是等人醒,而是要等人怕。有一个人夜晚从外面回家,见大门口有个什么东西蹲在那儿,以为是猪或者狗什么的,便拿起一根竹竿打它,这个动物逃走了。等它逃到山下月光明亮的地方,人们才发现原来是只老虎。这并不是人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可以战胜老虎,而是他的气势已经压服老虎了。假使人都不知害怕,都像婴儿、醉汉和没看清老虎的人,人不怕虎,虎反而怕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东坡所讲的这些,很有点奇异色彩,传闻不足全信。但这些奇闻轶趣中,包含的生活道理,却是很有启迪意义的。假如我们把困难、危险、小人、恶人等看作“老虎”,只要自己在精神上不为这些气势汹汹的“老虎”所吓倒,就有可能战胜它们。
常言说得好,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事实正是这样,困难也好,小人也好,坏蛋也好,都是欺软怕硬。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老虎”,我们确实需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需要有不被一切困难和威胁吓倒的勇气。面对强暴,我们只有沉着冷静,勇敢地与之斗争,才会化险为夷,柳暗花明。
2.勇猛之志
东坡这篇小品文,可以让世上怯懦的人陡生勇猛之志,而令“虎冠”者为之气沮。
山野荒林中有老虎,社会中何尝又没有鱼肉百姓的坏家伙!街头流氓、乡间恶少,还有车匪路霸,不都是一些气焰嚣张的人间“老虎”么?人们受他们欺凌多了,常常就生了怯弱之心,一见到他们就害怕,唯恐避之不及。他们呢,也把握了人们的这种心态,欲有所夺掠,必定先施展“虎威”。人们一开始就吓得“灵魂出窍”,哪还有反抗的余力,于是只好眼睁睁被“吃”。
其实,世界上的坏人也像老虎,不过那么几只,要与众人为敌,难道就不怕被揭露、打倒?对付他们,本不该像浣衣之妇那样惶恐,而应像那两个小孩子一样不害怕;不但不怕,还要像夜归者那样,将其看作“猪狗”,毫不手软地“以杖击之”。如果人们都有这种疾恶如仇、视死不惧的勇气,则以好人之浩浩荡荡、千军万马,又何惧几只色厉内荏的“老虎”呢?
《老子》中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人们如果不怕死,便没法拿死来吓唬他们了。面对人间“老虎”,如果人们都有勇猛之志,有不怕死的精神,那些“老虎”恐怕早成“纸老虎”,甚至是“过街老鼠”,只剩下抱头鼠窜的份儿了。
对人间“老虎”是这样,对那些妖魔鬼怪是不是也该这样呢?
3.不怕鬼
世上有没有鬼神?唯物论认为是没有的,而在中国古代许多人的心目中,鬼神又的确是存在的。
关于苏东坡,至今还流传着好几个他与鬼神争辩的故事,饶有趣味,也启人思智。
有一次,苏东坡的小孙子说看见一个贼在屋里跑。这个贼长得又黑又瘦,穿着黑衣裳。东坡吩咐仆人搜查,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后来,苏家的奶妈忽然倒在地板上,尖声嘶叫。东坡走过去看她,她喊道:
“我就是那个又黑又瘦穿黑衣裳的!我不是贼,我是这家的鬼。你如果想让我离开奶妈的身体,就得请个仙婆来。”
东坡很干脆地对这个鬼说:“不,我不请。”
鬼的声音缓和了一点,说:“大人如果一定不肯请,我也不坚持。大人能不能给我写一篇祷告文,为我祈祷?”
东坡回答:“不行。”
鬼的条件越来越低,用更为温和的声音请求可不可以吃点儿肉喝点儿汤,东坡还是一口回绝。鬼被这个不怕鬼的人慑服了,只请求为他烧点儿纸钱便心满意足。东坡还是不同意。最后,鬼只要求喝一杯水。东坡吩咐仆人:“给她。”喝完水之后,奶妈跌倒在地上,不久恢复了知觉。
这个传说不是信史所记,其真实性当然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它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是令人信服的。民间故事《鬼神与恶人》与这则东坡轶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说的是五个道人于一个风雪夜投宿神庙,庙中常有鬼怪吃人。四人不怕,只有一人怕事,结果鬼怪偏偏要吃他。好在后来五人团结一心,把鬼神的木像烧掉,才驱逐了鬼怪。
倘若世上真有什么鬼的话,遇到鬼的人是个“胆小鬼”,那么这个鬼就会得寸进尺,气焰越来越嚣张;若遇到鬼的人是条硬汉子,天不怕,地不怕,一身正气,鬼自己就会成为真正的胆小鬼,逃之夭夭。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你不怕鬼就没有鬼,越怕鬼就越有鬼。胆大驱鬼怪,正气定乾坤。这个道理适合个人,也适合国家和民族。东坡《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中的“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应该差不多。
三、君子的哀歌
君子很崇高,也很普通;君子之道很深奥,又很浅显——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个君子,脚踏实地地去履行君子之道,你就可以成为君子。
具体来说,怎样才算君子,君子怎样待人、待己、应世、应物呢?苏东坡先生的看法是很有启发的。
1.君子的取与予
一般说来,给予、奉献总是要比接受、索取好些,施人以惠、予人以德总是善行。
苏轼说:“不尽然。”他在《刘恺丁鸿孰贤论》一文中这样说:
“真正有道德的人要做善事,不能仅仅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不能只想到这样做自己方便、快适。君子要从别人那里获取东西,一定要考虑到别人是不是可以或愿意给我;君子要送给别人东西,也要想想对方是不是可以或乐意接受。我很想要的东西,如果别人不愿意给我,是君子的话,就不要;反过来,我可以给别人的东西,如果对方无意或不能接受,是君子也就不要硬塞给对方。”
“君子的取和予,既要考虑到自己,又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拿的东西,一定要别人乐意奉送;要给的东西,一定要别人能够接受。如果因自己当君子,而使别人为小人,这君子其实也就和小人差不多了。”
“范晔的《后汉书》上记载有这样两件事:东汉时期的刘恺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封地、爵禄让给了弟弟;丁鸿装疯,让弟弟享有继承权,而友人说丁鸿这不是‘义’,而是不义之举。”
按常情说,自愿把土地、财富、爵禄让给别人,这不是值得表扬的善德善行么?这不是比那些为了皇位、权势而父子倾轧、骨肉相残的行为好得多么?
东坡先生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看:
“刘恺把封国让给弟弟,使他弟弟接受不该接受的东西,而自己反倒矫情,盗取一时的好名声,这有什么值得赞扬的呢!”
“何况,先王的制度,立长子是为了明示一个宗旨,明宗又是为了防止混乱,并不是有意偏爱长子而亏待其他儿子。天子和诸侯都有太祖,他们拥有天下、拥有封国,都是从祖上继承的,而并不是自己专有的。天子不敢拿祖上的天下随便给人,诸侯也不敢拿祖上的封国任意送人,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刘恺、丁鸿的封国,不也是受之于先祖吗?继承先祖的遗产,而把它传给不当得的人,尽管是自己的亲兄弟,但这与送给路人有什么区别呢?刘恺把封国让给弟弟,不仅使他弟弟有非服之过,而且还坏了先王的防乱之法。轻率地处置先祖的封国,自己独行其是,若按礼法来衡量,刘恺的罪不轻啊!”
看来,“给予”并非等于善行。它也是有条件的。对它不可一味推崇。
2.己所不欲,勿施以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生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刘恺、丁鸿自己不想要封国,便送给自己的弟弟,这正是己所不欲,强施以人。
当然,生活中像继承帝位、封国之类的事儿毕竟是很少见的,但它给人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
日常生活中有些行为的善恶是容易分辨的。分苹果把好的给自己,坏的差的给别人,别人当然不高兴;加工资,把别人挤下来,自己弄上去,别人自然有意见;分房子买房子,自己走后门捷足先登,让别人挑剩下的……如此等等,明眼人、正直人一看便来气。这种只顾自己的人,市场不会太大。
而有些现象要更复杂一些。
《礼记·檀弓》上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齐国发生了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终于不食而死。
这个施舍者在施舍给人食物的同时,也“施舍”了一种让人讨厌的东西——侮辱。被施舍者如果接受了前者,同时也就接受了后者。这实在不是善举。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当某人夫妻不和、生活受挫,或事业失败、屡受打击,大家都来关心、帮助;这“关心”和“帮助”就有真有假。有人问长问短,真正的目的是刺探隐私,满足好奇心;有人表示出特别的同情,这“同情”不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善良,还顺带炫耀了自己的幸福;有人给点小惠,表现的是自己的大度和慷慨。
其实,身处逆境、遭逢不幸的人,需要别人的理解、关心、抚慰和帮助,但那必须是真心实意的;有时他们更需要静静地独处,好好地想一下,而旁人却像灌药一样地,不停地给他以怜悯、同情、施舍,而这些可能是令当事者最心烦、最不愿接受的。
真正的君子,就要像苏东坡先生说的,既要为自己考虑,更要替别人着想,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不要为了善而做不善之事,为了义而行不义之举。
3.非我所有,一毫不取
君子处世,待人要讲一个“诚”字、一个“恕”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待己要讲一个“清”字、一个“慎”字,慎独自爱,清廉不贪。
东坡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如果不是我所有,即便是一毫一厘也不取。(《前赤壁赋》)
清代的王尔烈就是这样一个“非吾所有,一毫不取”的正直之士。
王尔烈曾当过皇帝的老师。一天,他从江南主考回来,恰好逢上新皇帝嘉庆登基。皇帝召见他说:“老爱卿家境如何?”
王尔烈回答说:“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嘉庆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我早知道。我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
王尔烈一去三年,又奉诏回到京城。嘉庆召王尔烈上殿,说:“老爱卿,这一回可度余年了吧?”
王尔烈回手一掏,从套袖里掏出三个铜钱来,只见一个个磨得溜光锃亮,原来是铸钱时用的钱模子,说:“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存。”嘉庆见此情景,十分感动地说:“卿真是双肩明月,两袖清风啊!”
这正是不该自己的分毫不取。也有人是不该自己的豪夺巧取,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就是这样的。
和珅不但接受贿赂,而且公开勒索;不但暗中贪污,而且明里掠夺。地方官员献给皇帝的贡品,他都要先挑精致稀罕的留给自己,挑剩的再送到宫里去。就连已送给皇帝的宝物,他也派人偷出来,据为己有。他贪占的财物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
乾隆帝死后,继位的是嘉庆帝。嘉庆帝早知道和珅贪赃枉法的情况,派人把和珅抓了起来,叫他自杀,并且派官员查抄了和珅的家产。
这正反两个小故事,实在是耐人寻味。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贪心不足,巧夺无度,作恶自有报应时。
这是为官之道,也是极普通的为人之道。该我要的我就要,不该我的一点也不要;没有额外的财富和权势,自然也就不会有意外的不幸与灾祸。清清白白,平平安安,生活清贫,但心里踏实。
取不义之物,发不义之财,不该要的又贪又占,结果呢?隐患与财货同增。荣华富贵一场梦,美梦醒来是黑夜。现如今,不少人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语,贪婪之心永无满足之时,巧夺之手愈伸愈长,殊不知,“伸手必被捉”,多少贪官污吏已误了锦绣前程,甚至是卿卿性命。
四、克己与自持
保全自己是发展自己的前提。要全身远祸,就要做到克己、自持、谦抑。苏东坡生性刚直、快人快语,所以屡遭不幸。他从生活的挫折中总结出人生的教训,虽不无苦衷,也确能让人思索回味,又留给后人多少借鉴呀!
1.不可恃宠而骄
世人多不知审察自身实际所具的能力,只是仗着有所凭借而逞意肆志,或者狗仗人势,恃宠而骄;或者不识时务,胡作非为。这种人往往都逃不脱可悲的下场。
下面的两则小故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第一则叫“临江之麋”。
唐代时临江一带的人喜欢打猎。有个人打猎时捕捉到一只小麋鹿,于是把它养了起来。起初,猎狗们垂涎三尺,都想吃这小麋鹿。猎人就抱着它,使之接近猎狗,不要猎狗动它;慢慢地又让小麋鹿和狗一起玩耍嬉戏。时间久了,狗与麋相处甚好。麋鹿稍大,它几乎忘记了自己是麋鹿,还真以为狗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它同狗一同嬉戏狎昵,更是无拘无束。
三年以后,这只麋鹿离家到外面去玩,看见有一群狗在路上,便想走过去和它们一起玩。这些狗一见又喜又怒,一拥而上咬死了这只麋鹿。可怜的麋鹿至死还没能醒悟。
第二则叫“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一个人生肖属鼠。这人很怪,他很喜欢老鼠,不养猫狗,禁止家仆打鼠。因此,他家仓库厨房,都是恣意妄行的老鼠。
老鼠们互通好消息,都来这个人家里,饱食而无祸。这家屋里没有一件完好的家具,衣架上的衣服都是大洞小洞。人吃的饭大多是鼠吃剩的。白天,成群结队的老鼠与人一起进进出出,夜晚则闹得人无法睡觉。主人仍不厌烦。
几年后,这家主人迁走了。后又搬来了新主人,但老鼠依然如故,恣意横行。新主人说:这些恶物怎么这么猖狂呢?于是,借了五六只猫,关门撤瓦灌洞,还用钱物奖励仆人兜捕老鼠。一时间,杀死的老鼠堆起来像小山包一样。
这两则故事都是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一篇文章《三戒》。它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些自以为靠山大、桩子硬的人,不识时务,恃宠而骄,很有点不可一世。人们因碍于他们背后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一旦靠山坍塌,大树倒下,那些恃宠而骄者、狗仗人势者,便没有好果子吃了。
苏轼很喜欢柳宗元的《三戒》,还专门仿照这篇文章,写了一篇《二鱼说》用以“自警”和劝人。
2.妄怒招悔,欲盖弥彰
《二鱼说》写道:“河里有一种鱼,取名为豚。有一天,一条豚在河里游耍,游到了一座桥下,不小心撞到了桥墩上,这条豚没有立即离开。因为桥墩碰疼了它的身子,它很恼火,张大嘴巴,鱼翅都竖了起来,大有和桥墩争一番高低的架势。”
“这条豚浮上水面,怒气冲冲,连肚皮都露在了外面,好久不动。这时,有一只捕鱼的水鸟看见了,飞过来叼走了它。水鸟将它剖腹,然后吃掉了。”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得太快而触到了别的物体,却不知道责怪自己,反而妄肆其愤,以至于破腹而死,实在是可悲。”
苏东坡说:“这就是妄怒以招悔。”可是后悔已来不及了。
《二鱼说》讲的第二条鱼是海里的乌贼。一天,它在海边喷水。在附近的海岸上,有一只海鸟在戏耍。乌贼本来是怕其他什么东西看见了自己,才喷水以遮蔽自身。不料适得其反,海鸟见有喷水,便起了疑心,朝这边一看,原来是乌贼,便过来抓住了它。
海鱼乌贼只知道隐蔽自己来求得自保,而不知完全消除踪迹以杜绝怀疑,结果还是为识者所窥,实在可悲呀!
本来想要掩盖自己,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欲盖弥彰,弄巧反拙,聪明反被聪明误。鱼如此,人有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夸耀自己的优点,让人看到的恰恰是缺点;一再表明自己的清白,有时让人看到的却偏偏是其反面——不清不白。叛变投敌的人,为的是苟且偷生,而又有几人能最终保全性命。
3.谦抑能保平安
太有智慧的人,常常没有办法自保;太愚蠢的人,也有做短命鬼的。
树太大了容易招风,人功劳太大了可能盖主。做臣子的,太能干了,太勤政了,太有德行了,都常常为君主所不容,特别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如果臣子太得民心了,众望所归,君主哪会放心!如果臣子光芒四射,君主岂不暗淡无光?
君臣之道、进退之术的确是大学问!汉高祖刘邦的相国萧何就很精通这门特别的学问。
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将萧何列为第一,许多将军都不服气。刘邦举猎狗和猎人的例子,认为猎狗在前面搏击野兽,须有猎人在后面操纵指挥;战将的功劳好比是猎狗,萧何的功劳则好比是猎人。
萧何当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功高而谦抑,非常谨慎。他官拜宰相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都登门向他道贺,唯有一个叫召平的人提醒萧何:
“你的灾祸可能会从此发生。现在皇上离开京城,率兵打仗去了,赠封你为宰相,掌管护卫兵,一方面是为了讨好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戒你。如果你现在辞却赠封,献出自己的财产作为军费,皇上一定会很高兴,也会减少心中的疑虑。”
萧何仔细一想,觉得是这个理儿。于是,他照着召平的建议去做,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军中随刘邦作战,又把自家的资财捐输前方做军费,高祖果然很高兴。
黥布叛变的时候,高祖也是亲自带兵去讨伐。留在后方的萧何则全力抚慰百姓,巩固民心,有人见他这样投入,勤勤恳恳,非常担心,就劝他说:
“相国小心一家人遭杀身之祸啊!自从你入关十多年来,收揽民心,人们打心眼里敬重你,陛下知道你是众望所归,所以常常派人打听你的动向,唯恐你忘恩负义背叛他。你如果想保全家人的性命,从今天开始就要破坏形象,把声望压下来,才能让陛下安心。”
萧何细一思量,觉得真是这么回事,便没收百姓土地,扰民、乱民,使百姓怨声载道,他的威信当然也下降了。更妙的是,萧何还故意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贪图小利,使刘邦看他胸无大志而放心。
刘邦好杀功臣,萧何能得善终,可说是很精通儒家勤政、黄老谦抑的窍门了。这其中又该有多少战战兢兢、无可奈何的苦恼!
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平庸之辈、碌碌无为之人,常能当官,且一升再升;德行高尚、才华卓绝的人往往受压抑,常无用武之地。这其中的奥妙实际上很简单。一个愚蠢的上司,绝不希望他的下级太聪明能干。属下越聪明,越反衬出自己的愚蠢;属下越干练,越发让人见出自己的无能。聪明能干的人既难以驾驭,又有夺位之嫌,何不把他死死压住,根本不让他出头呢?即便是有能力的领导,也怕下属比自己更能干,超过自己。这大概就是所谓唯才是举、任人唯贤难以真正实现的隐秘原因吧。现实中,倒是那些表面上憨厚老实,实际上有点儿本事,而又能装糊涂,深藏不露的人,多有被重用的可能,这种人也算是精于谦抑之道了。
五、谨慎是生命的护甲
阳光下尚且有阴谋,生活中难免有陷阱。聪明的人,明察秋毫,审时度势,知道如何去全身避害;愚蠢的人,往往昧于形势,甚至自投罗网。
中国古代,儒家讲“兼济天下”,这是进取;道家讲“独善其身”,这是自保。旧时代有多少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足以戒鉴后世!
1.乌鸦的悲剧
东坡秉性天真,原以为世上没有不好的人,但残酷的政治迫害使他不得不改变这一看法。他通过一则乌鸦被诱捕的寓言《乌说》,来说明人们最容易被伪装迷惑。
寓言的内容是这样的:
“乌鸦是非常狡猾的动物,它通过窥探人说话声音的差异和变化,决定是去还是留;即便是冲它飞快射来的箭和弹子,也很难占到什么便宜。”
“福建一带的人熟悉乌鸦的习性。他们认为,凡是动物,只要你真正了解了它的习性,捕获它就不是什么难事儿。”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福建人捕乌鸦可真是有办法。捕乌鸦的人来到郊野,带着纸钱,用瓦罐儿盛着饭,在坟墓间假哭,就像在祭祀死者一样。哭完了,便在坟前撒些纸钱,放些饭,然后离开。乌鸦纷纷飞来,争着啄吃坟前的米饭;待乌鸦吃完了,‘哭者’又来到另一座坟墓前,撒钱弃饭,与前次一个样儿。这样反复几次,乌鸦便一点儿也不怀疑其中有什么阴谋了,又吃又叫,争抢得更欢了,假祭墓者这样再三再四地佯哭,乌鸦便都飞着跟随那个‘哭者’。待到乌鸦完全放松了警惕,并逐渐与人开始亲近时,‘哭者’出其不意撒下罗网,一举把这些乌鸦都捕获了。”
乌鸦不能说不精明、不狡猾,警惕性也还算高,但终于被更为狡猾的人骗了。人虽说很聪明,不也同样有上当受骗的时候吗?如今的网上骗子,以恋爱为幌子,以投资理财为诱饵,让一些涉世不深者、贪色贪财者、希望暴富者深陷骗局的时有发生。骗子们往往也是先给点甜头,让人放松警惕,建立信任,然后卷款而逃,销声匿迹。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2.愚智皆有不幸
生性狡猾的乌鸦,终于落网。
人又何尝没有自投罗网的时候呢?常言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当这“箭”,以非箭的面貌出现时,人们更是容易被射中了。
东坡说,现在的人啊,自以为有足够的智慧来保全自己的身体,殊不知,也许在你身边就埋伏着灾祸的种子呢。像乌鸦一样,有几个人能不上假哭者的当呢?生性聪明的人尚且是这样,那些不懂得保全自己的人,更常常死在愚蠢上;即使有点小机巧,也还不如像刚开始的乌鸦一样对于弹弓有足够警惕,使其归于无用。
我们在这里讲讲韩非。韩非说话有点结巴,但很有思想、有智谋,笔头功夫不错。他和李斯(后来是秦始皇的宰相)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自己认为比不上韩非。
秦始皇读了韩非的书,非常佩服他的才识,说:“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与他交游,死也不遗憾了。”秦始皇后来得到了韩非。李斯等人因妒忌,怕韩非压住了自己,便设法诋毁、陷害韩非。等到秦始皇醒悟时,韩非已被毒死了。
苏东坡说,韩非死于秦国,天下人都哀叹他的死,他是太有智慧了才死的呀!
与韩非相反,也有人是因为愚蠢而掉脑袋的。
项羽占领秦国国都咸阳以后,不思长久谋划,树立好形象,反而在大肆焚掠后,放弃关中的战略要地,仍然回到江东。他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就好像人穿了漂亮衣服在晚上行走。他的一位朋友批评他说:“人们说楚人像猕猴戴帽子,虚有其表,真是这样啊!”楚霸王项羽一听,大为气愤,把朋友烹死了。
其实,韩非早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说难》,专门讲游说君主的种种困难。项羽的这位说客朋友不知道《说难》,而直指项羽为猕猴,天下人都哀叹他因愚蠢而被杀死。
韩非与说客,一个睿智,一个愚蠢,这当然有很大区别;但这两人的死因又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不善于韬光养晦,保身远祸。愚蠢的人最好闭起嘴巴,要知道祸从口出;聪明的人也要懂得“沉默是金”,藏而不露,见机行事。须知,愚智皆有不幸。
3.观时而动,祸方不及
在世人的心目中,明哲保身,全身避害,似乎只是道家的活命哲学。其实儒家执着人生、积极用世的背面就是高蹈远引、独善其身。孔子处世就采用这种明智的态度,他曾反复申述自己的观点:
“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论语·泰伯》)
“倘若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坐个小木筏到海外去。”(《论语·公冶长》)
“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论语·卫灵公》)
人生的经验和教训,使苏东坡对孔子的立身恒言产生了共鸣。
东坡在《乌说》中引述了孔子的话:
“宁武子(卫国的大夫)在国家太平时节,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装傻。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论语·公冶长》)
苏东坡说,人们若都能像宁武子那样,观察时机而行动,哪里会惹上灾祸呢?
西汉时也有一个能观时而动、全身远祸的人。这个人叫陈平,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臣。
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是个很残忍的女人,把刘邦的几个儿子都处死了,还除掉了刘氏诸王,以吕氏一族统治天下,凡是反对者,一律肃清。
陈平为了保全自身,只好表示赞同吕后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心中不满,表面上仍显得很听从吕后的意见。他知道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吕后看到陈平顺从,渐渐对他放心了,还把他由左丞相升为右丞相。就是这样,陈平也还不敢稍懈戒心。他故意怠慢重要的政务,天天沉溺在酒色之中。这种奢靡腐朽的生活,与他过去精干洒脱的作风,大不一样。这对吕后来说,当然是高兴事儿。只要陈平一直这样不问政事,荒淫放荡,她就可以完全放心了。
陈平装痴装傻,只求保住性命,一心一意等待时机。吕后一死,他便果断地站出来,支持太尉周勃将军将吕氏一族杀的杀、抓的抓、赶的赶,政权又重新回到了刘家手中。陈平的忍辱偷生和深谋远虑,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
当人们身处逆境,或遭逢不幸时,胡乱的挣扎往往是徒劳的。环境异常险恶,对方过于强大,越挣扎,情形可能越糟。这个时候,除了静静地等待时机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当然,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可丧失信心,放弃希望。
观时而动,耐心等待,也许不需多久,眼前就会出现希望的曙光。
4.有功不居
老子曾说过,天地任凭万物生长变化,不去管它;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图报答;圣人事业成功了,但不夸耀,正因为不夸耀,所以他的功绩永不失掉!(《老子》二章)
后人从这段智慧之言中提炼出“功成不居”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一个人立了功而仍像未立功一样,平静,安分。事实上,居功无错,但居功自傲,那就不好了!对待功劳的不同态度,使有功者遭遇、命运各不相同。
韩信为汉高祖立下了汗马功劳,争得天下,结果落得一个“鸟死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被吕后诱杀于长安长乐宫钟室,并株连三族。他短暂的一生,有说不完的轰轰烈烈;但最后的死,又有道不尽的栖栖惶惶。韩信之死,有一点是最根本的,就是他太有将略,少知韬晦,简而言之,未免居功太执着了些。
与韩信的结局相反,谋臣张良善始而又善终。张良是难得的谋略天才,替刘邦运筹策划,常在战局紧要关头,或出奇制胜,或转危为安。史书上说他生来体弱多病,外貌像女人模样,通晓黄老之术,所以对名利比较看淡。
汉朝统一天下后,高祖封赏重臣。他对张良说:“你的功劳丰伟,我要赏你齐地的三万户。”
张良却答道:“我是在留这个地方与陛下碰面的,这是老天爷要把我赐给陛下,陛下又在适当的时机采纳我的计谋。陛下如果封臣到留地,臣就十分满意了。三万户的封地,对我的身份实在是太过了。”
就这样,张良只拣了留城这一偏僻的小地方受封,高祖心里自然很满意。
张良又说:“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军师,赐邑万户,还封为诸侯,这对我这个过去一无所有的平民来说,已是多余的荣耀。现在我只想舍弃人世的烦嚣,像仙人那样畅游天下。”
张良话说得谦逊,但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深谙王者之心、功名之弊。功劳既可给人权势、荣誉、财富,也可给人不幸和灾难。他功成不居,志在仙道,终得安享晚年。
有功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居功自傲,好事就变成坏事。更不要说自恃功高目中无人,贪心不足,势必会争权夺利,欲望膨胀。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矛盾,互相倾轧。当君臣矛盾激化的时候,功臣的末日也许就不远了。
像张良那样,既化解了矛盾,更保全了自己,从而也能更自由地操纵个人的命运。
5.功成身退
装糊涂、装傻是保全自身的一个法子,隐退是全身远祸的另一个法子。
这后一个法子能更彻底、更有效地自保平安。所谓见好就收、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便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法。
苏东坡生性执拗,不肯拐弯儿;在那个时代,他的处世并不算成功。也可能是经受挫折太多,他常动脑筋去想古人的处世之道。在一篇题为“论范蠡”的文章中,东坡就谈过范蠡功成身退的事儿。
春秋时期,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曾卧薪尝胆,这在后来一直传为佳话。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范蠡,一个叫文种。这二人都为越国的复国和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勾践灭了吴国以后得胜回国,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就少了范蠡。传说他带着西施,隐姓埋名跑到别国去了。
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文种不信。有一天,勾践派人给他送来一口剑。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吴王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文种自杀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
这两个人的不同结局,正好验应了老子的预言:
保持得盈满,不如停止下来。锻击得太锐利,不可长久保存。金玉堆满堂中,没有人能守住。得到富贵而骄傲,就给自己带来灾殃。功业完成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老子》九章)
在春秋战国那样的时代,功成身退似乎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今天看来当然不免消极和保守,它往往使人失去进取向上的精神,满足现状,甚至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但是,我们也要想到古人自有古人的苦衷;即便是在当代,人生有进有退,当进则进,当退则应该退,善于在特殊的环境中把握机会,见好就收,这也是高明之举。功成身退是一种退守策略。拳头收回来,还可以再打出去。
上面说的功成身退还只是政治上的,实际上,功成身退表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有时候的确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正处于事业和荣誉的顶峰,这时候勇敢地退下来,个人需要勇气,世人常觉遗憾。正处于巅峰状态的运动员、红得发紫的演员、生意越做越大的商人,退下来意味着将失去许多许多。但要知道,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比如运动员,年龄是不饶人的,运动生命毕竟有限。与其到山穷水尽、一落千丈的时候,再无可奈何地退隐,还不如趁早果断地告别昔日的辉煌,去开创新的人生境界,在适合自己发展的新领域中再一试身手,梅开二度,搏击新的人生。这种急流勇退不是也很有意义吗?当然,这种功成身退,不只是保全自身,其重要之处是在求发展,求进取,求新的未来。
六、困厄出英雄
一个人是小家子气,还是大将风度,在困难中,在逆境中,在荣辱、祸福、生死的考验中,最能见出分晓。
真正有大将风度的人,必然能履险如平地,处变不惊,砍头只当风吹帽。
烈火中见真金,困厄中出英雄。
1.履险如平地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农民有水旱之灾,商人生意蚀本,工人常怕解雇,做官则宦海无常……
道理人人都懂,但遇上不顺心的事儿,身处艰难,并不是人人都能泰然处之,应付自如。
苏东坡的人生思考,则能给身处逆境的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东坡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自己开荒种地,这对一个昔日官位显赫、生活优裕的士大夫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儿。有一年,东坡收了二十多石大麦,卖掉吧,价钱又太便宜,而这时大米又吃完了,东坡便让人把大麦舂了做饭吃。大麦是粗粮,用它做的饭嚼起来啧啧有声。小孩子们相互调笑,说是嚼虱子。饭的味道是甘酸浮滑。有一天,东坡让厨子将大麦掺和小红豆做饭,结果很有味。苏夫人大笑说:“这真是新样二红饭。”(《二红饭》)
这一桩小事,苏东坡把它记了下来,且写得情趣盎然。
内心随遇而安,触处皆春,人生的困境与苦难也许就不那么可怕了。
东坡晚年被贬到蛮荒的惠州,这里市井萧条,但市场上还是每天都要杀一只羊。东坡一向爱吃肉,常去买羊肉。他自然不跟富有的官家攀比。买肉时,他只让屠户砍一块脊骨。东坡说:“这骨头间也有一点肉,把它煮熟了趁热滤干捞出,然后把它泡在酒中,放少许盐,烤到稍微发焦再吃它。抉剔一天,在筋骨结合之处,剔得一点点肉,就像吃蟹鳌,很有意思。”东坡最后开玩笑说:“如果人们都照我的办法去吃羊骨头,狗就吃不上骨头了,它恐怕会不高兴吧?”(《与子由弟书》)
在艰难困苦中还能保持达观与幽默,在人生的逆境中,仍不失轻松和幽默,只有透悟了人生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人,如果怕失去高官厚禄,总企慕荣华富贵,一旦遇上险境,便会心存畏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倘若一个人无所求,也不怕丢失什么,视功名如浮云,视金钱如粪土,即便身陷困境,也能怡然自乐。哪里水土不养人,哪里黄土又不埋人呢?勘破人生,怎么活不是一辈子!
2.处变不惊
世事变化迷离,人有旦夕祸福。有时有意想不到的好运,有时又有忽然来临的灾难:做官的,不求闻达而闻达自至,不期蹭蹬而蹭蹬降临。
处变能不惊,临危能不惧,履险如夷,把生死祸福荣辱置之度外,这就是一种旷达的胸襟。
苏东坡在湖州当太守时,因写诗而获罪,其实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御史台的属吏到湖州逮捕东坡。面对这飞来的横祸,苏夫人和小孩都吓坏了,一起痛哭流涕,送东坡出门。这时,苏东坡笑着给夫人讲了一个故事来安抚她。他说:
“宋真宗的时候,皇帝遍访天下的隐士,想从中得一些人才。有人把杨朴推荐给皇帝,说他诗写得很好。皇帝派人把他找来,问:‘听说你的诗写得不错。’杨朴说那是别人瞎说,我哪会作诗。皇帝还想套一套他,便问:‘你临走时有没有朋友给你作诗送行?’杨朴回答:‘没有。’倒是我的老妻写了一首绝句——‘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帝听后忍不住笑了,知道杨朴无心做官,便放他回山里去了。”
讲完这个故事,东坡对妻子说:“你不能像杨朴的妻子那样,也写一首诗送送我?”
夫人听了,不觉破涕为笑。
这篇《题杨朴妻诗》,一则带着几分苦涩的幽默,它表现的是东坡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家风度。
生活中有种种磨难和灾祸,要说最严重的,莫过于生死之关了。一个人,如果站在死亡的门槛上,仍能静定自若,谈笑就死,那该是怎样的超拔和旷达啊!
一个人彻悟了生与死,便可免于名利的纷扰,处穷困能安于穷困,遭逢不幸能应对自若。东坡十分推崇的陶渊明也是一个深明生命至理的人。在陶渊明看来,个人的生死只不过是自然的迁化,现实的升降沉浮当然就不系于心了。生死尚且不能扰乱心境的平静,还有什么人生的打击承受不了呢?穷得连衣食都无着落的陶潜,盛夏偏又遭火灾,房子被烧了个精光,但他面对这突然飞来的横祸,处之怡然,像往常一样“且遂灌我园”。连生命都将归于自然大化,区区穷巷中的几间破屋失火又算得了什么呢!古人说他平日看得雪亮,于死生祸福之际方能处之泰然,处变如常,有恶而安,有忧而解。这都是因为心中有主宰,不为外物所牵累。
3.视死如归
死亡,是人生的一块试金石。
宋明帝诏答王景文,其中有一段谈生死祸福的话颇为通达:
“人活在世上,有心想避祸,还不如无心而任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千仞高的参天古树,会被斧头砍倒;而一寸长的小草,又免不了被人畜践踏的命运。晋国的将军毕万,勇敢善战,七次大仗都打胜了,却偏偏死在自家的窗户前;蜀国的将军费祎,从容坐谈,结果被刺客杀了。人啊,遇到危险,泰然处之,任其自然,这样灾祸未必真正发生;如果一门心思保命求安,未必真有福运。”
东坡说:“这话可算是达者之言了。”
然而,宋明帝却偏偏杀了王景文,实在是悲哀啊!
明帝为什么要杀王景文呢?诏书上说:“不是说你有罪,是我不能一个人去死,请你先行一步。”
皇帝要死了,便找个垫背的,实属荒谬和残酷。
诏书下时,王景文正在与客人下围棋;他看了诏书先放在一边,继续下完棋;然后慢慢地将棋子装到盒子里,不慌不忙地对客人说:“皇帝有诏书,要赐我一死。”毒酒到了,门生焦度在旁边,取过酒要倒掉,并说:“大丈夫怎么能坐着受死呢?!州中的文臣武将,可以起来奋力一拼。”王景文说:“你的一片至诚之心我领了,如果真的念记我,就请你在我死后关照一下我一家老小。”说完,他接过酒,对客人说:“这酒不能劝你喝了。”于是,仰起脖子,把酒一饮而尽。
东坡说:“死生是大事,王景文临死而安然处之,他能是一个贪权窃国者吗?明帝可说是不知人呀!”(《宋杀王彧》)
对于生死,东坡在黄州时曾说:
“我虽又老又穷了但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对死和生的问题,应该一笑置之,不必介意,若遇到穷困就忧心郁结,那就和不学道的人差不多了。”
东坡也可谓真正的达者了。
4.解脱之道
苏东坡旷达的人生态度在他那首有名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示。这首名作是典型的记事抒怀之作,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东坡在引言中说:“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用白话翻译这首词,大意就是: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在风雨中泰然处之度平生。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何其潇洒,何等放达!
这首词中东坡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即景生情,由此及彼,从眼前自然的风雨推及政治风雨、人生遭遇,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与坎坷仍达观快乐、不畏艰险的超然情怀。郑文焯评此词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
原文品读 《乌说》
乌于人最黠,伺人音色而异,辄去不留,虽捷矢巧弹,不能得其便也。闽中人狃乌性,以谓物无不可以性取者。则之野,挈罂饭楮钱,阳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饭而去。乌则争下啄。啄尽,哭者已立他冢,裂钱弃饭如初。乌不疑其绐也,益鸣搏争食,乃至三、四,皆飞从之。稍狎,迫于网,因举获其乌焉。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者,几何不见卖于哭者哉。其或不知周身之术,而以愚触死,则其为智,犹不若乌之始虚于弹。韩非作《说难》,死于秦,天下哀其以智死。楚人不知《说难》而谓之沐猴,天下哀其以愚死。二人者,其为愚智则异,其为取死则同矣。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观时而动,祸可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