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酒后话文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孔子:圣人的胳膊也拧不过大腿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把儒学看作正统学科,将其作为选贤任能的一个标准。

一、家长里短说夫子

孔老二是对孔子的贬称,但的确也是一句实话。

中国古代兄弟排行,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贵族,也是有名的将军,曾经在攻打偪阳城时力举千斤闸,威镇敌军。叔梁纥的元配夫人为他生了九个女儿。为了延续香火,叔梁纥又娶了小妾,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孟皮。因孟皮自幼患足疾,走不了路。叔梁纥担心后继无嗣,在64岁那年,与鲁国颜氏生下一个男孩儿。这个孩子的头有点儿像尼山,周高而中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塌脑瓜儿顶。故而起名叫孔丘,单字为尼。因为家里已有老大,孔子只能屈居第二。所以,孔子又被人称为仲尼。

那么,众人都不叫他孔丘或孔仲尼,为何都叫他孔子呢?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成年男子都希望被别人称为“子”,“子”不但是一种尊称,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周王赏赐宗族和贵族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能够被称为“子”的人只有两种:一是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公信力,如老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二是有较高地位的贵族,如西门子、孙子等。到现在,“子”字也一直被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孔子还有一个千古传颂的名称,那么,这个名称是什么呢?

在我小时候,爷爷就告诉我,小孩子上学堂,第一件事得先去老夫子庙拜老夫子。学堂里最先学的和必读的课本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的头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老夫子说的。爷爷还经常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们,常说:“孔融那么小,就那么有礼貌,都是因为言传家教好,因为孔融是老夫子的后人。”

夫子是过去对学馆和私塾教师及知识分子的俗称,老夫子则是对其中有名望和地位的人的尊称。

爷爷说的老夫子就是孔子。

爷爷并没有念过书,但从他的话里能感觉到他对孔子有多么尊重。从爷爷身上就可以看出,孔子对普通百姓的影响该有多么深远和重要。

那么,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他三岁丧父,由于受到父亲叔梁纥的元配夫人的驱逐,母亲颜征在便带着他回到故乡曲阜阙里,过着清贫寒苦的日子。他幼年就勤奋好学,到20岁时,就想进入仕途。但他一直时运不济,在官场始终得不到重用,政治抱负得不到伸展。于是,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治教上,大开学门,广招学子,一生中收了3000多名学生,其中有70多名贤人,成为东周各国的贤良重臣。几十年里,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各国,曾拜老子为师。晚年又回到鲁国,终年73岁。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编修了《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曾为《周易》作序。《春秋》是否由其修订,长期以来,一直说法不一,但都倾向于其中有他的参与。他在世时,被喻为“天纵至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后人则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子的弟子编撰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书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把儒学看作正统学科,将其作为选贤任能的一个标准。以至于儒家学说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秉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儒学宗旨,从2004年在韩国建立起第一所孔子学院起,至今已在近百个国家建立了近千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成为对外交流中国文化、历史和汉语教学的重要平台。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均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骄傲。当然,我们也为此骄傲。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学说和大乘佛法。”这话说得虽然有点儿片面和武断,但也确实可以从中看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整个世界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特别推崇孔子,对孔子的研究已达到入迷的程度,写过多篇评论孔子的文章,并曾以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为主题写了一篇名为《川逝》的小说。他通过对孔子中庸和仁爱思想的研究,得出“中国人是最爱和平的人,中国人不干坏事,不跟任何人争斗,他们奉献多,索取少”的结论。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和魁奈的家中都挂着孔子画像,伏尔泰还曾自诩为孔门弟子,并引以为豪。日本作家井上靖不顾高龄和身患癌症,用了10年时间,写了一部20万字的小说《孔子》,在日本一出版就发行了40多万册,有20多个国家翻译了这本书。

由此不难看出,春秋时期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那些传奇的人物和经典的故事,而是出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孔子,以及诞生他的儒家学说。正如我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所言:“盲目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地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地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

“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

二、关于孔子的典故

典故,本身也是成语,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成语可能出自某人的一句话;而典故则包含着生动的故事。因孔子而流传下来的典故既很有趣,又很有教育意义。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这个成语里的故事有两个版本,都挺有意思。

其一:孔子40多岁的时候,领着学生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有一天,他的车被三个正在玩耍的小孩儿挡住了,其中一个小孩儿正在用沙子堆一座小城。这个孩子就是项橐,当时才七岁。孩子们玩得兴致勃勃,好像没看见车到跟前。孔子下车,态度和蔼地问项橐:“你们看见车来了,怎么不让路?”项橐抬起头,像个小大人儿似的说:“我听说,从古至今都是车绕城而走,哪有城躲避车的道理?”孔子听了不觉一惊,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那么深的道理,这孩子绝非一般,就不由得夸奖道:“没想到,你小小的年纪,懂得的事情真不少啊!”那小孩儿头一歪,响亮地回答:“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能跟着母马走。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孔子看他这么聪明,就想考考他。孔子问他:“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连气儿地提了几十个问题,项橐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孔子一听项橐对答如流,不由得连连点头,表示佩服。项橐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毫不客气地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没答上来,很尴尬,对弟子自嘲道:“后生可畏也!”可是,他还是觉得面子上有点儿挂不住,就对项橐说:“我车上有棋,咱俩赌一盘咋样?”谁知,项橐头一歪,很干脆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诸侯好赌,就没有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公事;农民好赌,就会耽误种地的节气;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就该挨揍。赌博本是无聊、无用的事情,我学它做什么?”项橐的一席话,说得孔子和他的弟子不由得都对他刮目相看。于是,孔子便放下架子恭恭敬敬地给这个七岁的孩子行了礼,并拜他为师。

其二:孔子50多岁的时候,到各地讲学,名声很大,各国的学子都纷纷投到他的门下。项橐那年七岁,听说孔子很有名望,就前来求教。一见面,项橐就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小子特来请教。”孔子见是一个小孩儿,便没当回事似的说:“你有什么事儿不明白就说吧!”项橐一本正经地拱拱手说:“请问先生,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了不觉一笑,说:“你这个孩子问得真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没有叶的树不能活,没有枝怎么能开花?”项橐一听,拍着手哈哈地笑着说:“你说得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听罢,不由得站了起来,拉住项橐的手,连声赞道:“后生可畏也!后生可畏也!”于是,孔子当即拜项橐为师。

招摇过市

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是个昏庸愚蠢的家伙,他的妻子南子长得漂亮,他不但骄宠南子,还把朝政大权也交给南子掌管。南子除了吃、喝、玩、乐,骄纵奢侈外,还很轻浮。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卫国,刚开始,卫灵公对孔子态度很好,孔子以为在这里他能够得到重用,便停留了下来。南子听说孔子来了,知道他很有学问,就多次要约见孔子。孔子知道南子的名声不好,但也知道她在卫国说话很有分量,便不得不去赴约。结果引起他的学生们众多非议,弄得他只好起誓发愿,表示自己无辜。

卫灵公这个人不但好色,还总带着南子出去显摆。有一天,他和南子同乘一辆非常奢华的车在城里巡游,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跟着。卫灵公洋洋得意地在城里转了好几圈,以显示他的威风。而南子更是爱出风头,故意当着众人的面摆出搔首弄姿之态。卫灵公更是忘乎所以,不管不顾地搂抱着南子,做出让人看不下眼的亲昵动作。孔子跟在后面,不由得生气地说:“我从未见过这样好色之人!”于是,孔子放弃了留在卫国的念头,很快就领着弟子走了。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文武之道

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孔子的学生子贡去看祭神活动。回来后,对孔子说:“参加祭神的老百姓可多了,他们又是唱,又是跳,又是叫,都像喝醉了酒一样发狂。”孔子说:“他们那是因为高兴。”子贡说:“我就不明白。他们为啥那么高兴?”孔子说:“老百姓春、夏、秋、冬都要劳动,难得有这么个节日可以娱乐一天,这其中的道理你还不明白?天下没有比周文王和周武王再英明的吧,他们不会叫老百姓只休息不干活,也不会叫老百姓只干活不休息。让老百姓劳逸结合才是他们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子贡听后,拍手称道:“难怪都言周文王和周武王英明,这一张一弛的办法真好!”

后人根据《礼记》中的“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引申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弛也比喻拉弓射箭。

不耻下问

孔圉,即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辅佐卫灵公,掌管外交。孔文子为人非常谦逊,又聪慧好学,很有贤名。当时,同为大夫的太叔疾娶了子朝的女儿为妻。太叔疾妻子的妹妹也陪嫁过来,很得太叔疾宠爱。子朝原是宋国人,也在卫国做官,因为他长得很漂亮,深得卫灵公的宠幸。但是,子朝却和卫灵公的嫡母宣姜和夫人南子私通。这还不算,他怕事情败露,就联络了齐豹、北宫喜、诸师圃等几个朝官一起作乱,把卫灵公赶跑了。没过多久,卫灵公又复国登位,子朝逃亡到晋国。孔文子就要太叔疾休掉子朝的女儿,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他。谁知,太叔疾花心,在娶了孔文子的女儿后,又把前妻的妹妹安置在犁地,还偷偷给她盖了一栋房子。前妻的妹妹成了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就要兴兵去打太叔疾。这时,孔子正领着弟子周游到卫国,卫灵公很看重孔子,想要他留在卫国做官。孔文子要发兵前,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说:“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意思是说:有关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学习过。关于打仗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正当孔文子犹豫不决的时候,太叔疾在外地和一个女子通奸的事被人发现,他坐的车也被人夺去。太叔疾觉得很没脸面,就偷偷跑到宋国去了。孔子觉得卫国很乱,就有了放弃在那儿做官的想法。正好这时鲁国派人来接他回去,于是,他就领着学生走了。路上,他跟弟子们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过了不久,孔文子死了。卫国君赐了他谥号为“文”。孔子的学生听到后,都很不解。子贡就问孔子:“孔文子怎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也就是说,凡是聪明而又好学的人,能够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又不以为耻的人,就可以称之为“文”。这就是不耻下问的来历。

登堂入室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很勇猛正直,深得他的喜欢,出门总是带在身边。子路也觉得自己很受老师器重,就不把自己当作外人,进出老师的家很随便。有一天,子路到孔子家,孔子不在,子路等了一会儿后,便觉得无聊,就弹起了案上放着的瑟。他弹得正投入时,孔子回来了。孔子在院里就听见了瑟声,那声音里透出一股杀气。孔子听了很不高兴,紧皱眉头。他一贯不主张兴兵打仗,不喜欢杀杀打打,更讨厌那种凶恶的声音。他虽然对子路很不满,可是,当着身边几个学生的面儿不好发作,就换了一个话题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堂,但尚未入室,怎么可以在我家显示呢?”

原来,孔子招收的学生是分等级的,小学程度的叫入门,中学程度的叫登堂,大学程度的叫入室。后来,登堂入室就成了一句成语,意思是有了一定的学问后,还要继续努力再提升一个高度。

发愤忘食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到楚国的一个县城。县令趁孔子不在,就偷偷地问他的学生:“你能告诉我,你们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孔子的学生觉得不好私下评论老师,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县令听说过孔子的大名,原本想好好招待一番,见他的学生说不出老师的好坏,就很不高兴,一边走一边说:“连他的学生都不知道怎样评价的人,看来也是徒有虚名啊!”孔子回来,听学生说刚才县令来打听他是个什么人,就问他的学生:“你是怎么说我的?”学生说:“我什么也没说。”孔子马上就急了,说:“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一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呢?’”

呜呼,一贯标榜自己谦虚好学的孔老夫子也有不太谦虚的时候!

一匡天下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遇害。齐襄公的两个兄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继承君位。公子小白的师父叫鲍叔牙,公子纠的师父叫管仲。管仲为了能让公子纠当上国君,就领着人在半路上截杀公子小白。他见到公子小白后,劝其退回去,公子小白不从,他便一箭射过去。公子小白随之倒地。

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死,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回国。哪知公子小白只是装死,等公子纠进入齐国国境的时候,公子小白早已抢先当上了国君。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他继位后,杀死了公子纠,抓住了管仲。在鲍叔牙的力荐下,公子小白不计前嫌,委以管仲国相的重任。

管仲因为得到齐桓公的信任和赏识,尽职尽责地治理国家,终于使齐国成了中原诸侯国的霸主。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说起了管仲,师生因看法不一,互相争论起来。

子路说:“齐桓公杀死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父管仲却活下来,还给齐桓公出谋划策,管仲这样能算有仁德吗?”

孔子说:“怎么不算有仁德呢?因为管仲,齐国才强大起来了,所以他是有仁德的。”

子贡提出了反对意见:“管仲怎么能说是有仁德呢?他是公子纠的师父,公子纠死了,他应当去殉葬。他不但没死,反倒帮仇人做事,还挺忠心的,这能说是仁?”

孔子耐心地解释道:“看一个人,不能以偏概全,要看大节。你们想想,假如没有管仲,齐国能够富强起来吗?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于诸侯、一匡天下,老百姓不是都得到了益处吗?”

孔子的几个学生听后连连点头,认为老师说得很对,很高明。

圣人之勇

阳虎是鲁国人,做过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曾经侵犯过卫国匡城的百姓,那里的人都非常痛恨他。

阳虎的长相和孔子相似。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周游到卫国匡城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竟被城里的百姓围住了不让走,而且围了好几圈,有人还给官府报了信儿,让官府来人把孔子抓去。孔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想问问吧,人群乱哄哄地嚷成一片,只听见不断地有人喊:“把他抓起来!把他杀了!”孔子的弟子一个个地都吓得面色苍白,不知所措,一个个地都大眼瞪小眼地瞅着孔子。这会儿,孔子倒像个没事儿人似的,拿出琴一边弹一边唱起来:“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孔子的弟子看着周围的百姓越聚越多,一个个愤怒的样子像是要吃了他们似的,而孔子却仍旧不慌不忙地弹唱着,弟子们既害怕又不解。子路(字仲由)忍不住对孔子说:“老师,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弹唱这种歌?”孔子微微叹了一口气,对他说:“仲由,我也不想被困在这儿呀!我告诉你吧,这是天命!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不济呀!在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并不是那时的人多么聪明高明;赶上商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也不是那时候的人智慧低下。这都是时事造成的。在水中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怕虎豹的,是猎人的勇气;面临屠刀,把死亡看作和生存一样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贫穷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临危而不惧,那是圣人的勇气。仲由,安下心来等着吧,我们的命运上天早已安排好了!”话刚说完,来了一队士兵,领头的军官来到孔子面前,抱拳对孔子施礼说:“他们是把你当成阳虎了,所以才把你围起来,造成了一场误会,真对不起!”孔子做出一副很宽宏大量的样子,说:“哈哈,想不到还有人和我孔子长得一模一样,但人不可貌相,我和阳虎怎么能是一路人呢?”

士兵走了,百姓散了。匡城官府听说是孔子来了,忙把他们师徒接去,好一顿热情款待。酒宴之中,孔子的弟子不由得连连夸赞师父真有圣人之勇。

道听途说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走了很多年,吃了很多苦。经常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有时候靠挖野菜、捡剩饭,或者乞讨来填饱肚子。

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饿得快走不动了,他的一个弟子找到一户人家,借用人家的锅,用讨来的一点儿米熬成粥。熬粥时,这个弟子发现从屋上掉下来一个脏东西,正好落进锅里。他连忙用勺子把脏东西捞起来,准备扔掉。可是,他发现捞起来的汤里有几个饭粒儿,觉得扔了很可惜,就端到嘴边想把它吃了。正巧,这时,孔子领着几个弟子从外面走进来,看见了这个场面,以为这个弟子在偷食,弟子们就纷纷责备他,孔子也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他。这个弟子凭空受了一顿不白冤屈,赶紧向老师说明了情况。孔子听后长出了一口气,感慨地对其他弟子说:“就连我亲眼看到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汗牛充栋

孔子很有学问,教了那么多弟子,但他述而不作,编修《春秋》时,对弟子们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弟子们用《春秋》来明白义;他整理《诗经》时,又对弟子们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就是说,《诗经》里的东西都是美好、无邪的。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他:“天道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我不想说这个问题。”子贡说:“老师不给我们讲清楚,我们怎么能懂它的意思,又如何照着它去做呢?”孔子说:“这个问题我说不清楚。四季因它而运行,万物因它而生长,这个天道不是用语言能说明白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原因恐怕就在这儿吧。

《春秋》问世以后,当时就有很多人给它做传,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邹氏传》《夹氏传》等。后来的各朝各代,为其做注、讲疏的人越来越多,观点不一,看法不同,有褒奖夸赞的,也有贬损诬斥的,写出来的书有成千上万,以至于在屋子里都堆到了棚顶,若想运出去,累得拉车的牛马都满身大汗。唐代柳宗元在其《柳先生集》中写道:“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这就是汗牛充栋的来历。

韦编三绝

孔子老了,回到鲁国后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弄到一部《易经》,这部书很稀少难得,又很不容易读懂。孔子很费劲地把这部几十斤重的书弄回家,决心要把它看明白。那时候还没有纸,字都是写在竹简上。把竹子劈成片、烘干,选取一定的长度和宽度,这种竹片就成为竹简,一块儿竹简上只能写上几个字,顶多十几个字。可想而知,一部书要用很多片竹简才能写成。写好的竹简,按照先后顺序,几块儿几块儿地用牛皮做的绳子穿起来。古代韦字的意思就是牛皮。孔子把这部书当成宝,手不释卷,白天看,晚上也看,一天不知要翻多少遍,以至于翻过来翻过去的,把穿竹简的牛皮绳子都磨断了三次。可见,孔子的求知欲多么强。以后,人们就用韦编三绝来称颂这种不懈的学习精神。

丧家之犬

孔子周游列国,不遗余力地到处推广儒家礼仪。他花了10多年时间,去过无数国家,吃了很多苦,费了很多力,却到处碰壁,很少有人会买他的账。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来到郑国,进了城门,里出外进的人很多,不知什么原因就把孔子挤丢了。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很着急,领着一帮人四处找,见人就问。有一个郑国人就对他说:“我在城门口看见一个老头子,站在那儿东张西望,好像在等什么人。”子贡说:“那个人长什么样?”那人说:“那个老头的额头像上古时的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又像子产,从腰往下很短,还不及大禹腰的三寸,像个丧家之犬,会不会是他?”子贡一听,知道那个人肯定就是孔子,赶忙奔过去,一看孔子又累又饿,满身风尘的样子,真有点儿像一条被人抛弃的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忍不住把那个人的话对孔子说了一遍。孔子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自我解嘲地说:“相貌是小节,说我是丧家之犬,又能怎样呢?”

名正言顺

孔子当了鲁国代理宰相不久,鲁国的风气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这让邻近的齐国很不安。齐景公为此挑选了80个美女,叫她们学会跳舞、唱歌,穿上漂亮华丽的衣服,再加上120匹好马,一起送给鲁定公。鲁定公自此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荒于管理朝政。孔子再提什么建议,他也没兴趣听了。孔子要见他,也都被拒绝。

孔子感到很失望,但心里还存有希望。他的弟子子路说:“老师,咱们离开这里吧?”

孔子说:“鲁国马上就要在郊外举行祭祀,如果能够按照礼法,在典礼后,把烤肉分给咱们一份,咱们就不走。”

结果是,鲁定公玩乐昏了头,把祖宗礼制全抛到了脑后,不但没给孔子烤肉,哪个大夫也没捞着。于是,孔子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很热情地接待了他,让他留下来做官,还参照在鲁国的俸禄待遇给他。

孔子一行有了安身之处,他的弟子都很高兴。子路问孔子:“老师,卫君这样待你,你打算先为卫国公做些什么事?”

孔子说:“我得首先纠正名分,在鲁国时让我当代理宰相,那么,在这儿就要弄清是代理呢还是正式的。”

子路说:“老师,这么较真儿名分,有这个必要吗?”

孔子很严肃地说:“怎么没有必要呢?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礼乐教化也就无从兴起;礼乐教化兴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老百姓就无所适从,连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要正,说话、办事才有分量。”

孔子在卫国待了不长时间,还没来得及把他那些主张实行出来,就有人不断说他的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他的行动。孔子一来觉得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二来也怕出什么事,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卫国。

徒劳无功

孔子领着他的弟子准备从鲁国到卫国。临行前,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对一个叫师金的鲁国官员说:“我的老师学问那么高深,被人称为学圣,可是,他领着我们到各国去游说,劝人们接受他的主张,总是处处碰壁。你说,这次去卫国,情况会是怎样呢?”师金摇摇头说:“还能怎样?以前啥样,照旧是啥样!”颜回说:“听说卫国的国君很是看重我们老师,这次是主动邀请我们去的。”师金又摇了摇头说:“那又怎样呢?我给你打个比方说吧,船是水上最好的交通工具,车是陆地上最好的交通工具。但是,把船放到陆地上来走,把车放到水上去行,它们就都变成没用的交通工具了。今天和过去,就好比水上和陆地,是不一样的。孔子想把过去的周公之礼拿到现在来实行,就好比水陆不分,车、船用错了地方,该在水中行的偏要放到陆地上,最终只能是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局限性。时代在不断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地批判地接受继承前人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儒家经典更好地古为今用。

三、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很多都出现在他的成语里,以下只说三件典型的事儿。

幼年好学

据说孔子三岁丧父,母亲和他被赶出家门,过着贫苦的生活。在那样衣食不保的情况下,他的母亲还坚持让他读书。有一天,母亲教给他几十个生字,说第二天要考他。孔子用心背诵了一天,到晚上睡觉时还怕记不住,躺在被窝里跟哥哥说:“你再考考我吧。”哥哥说:“你都背了一天了,已经很熟了,不用再背了。”孔子说:“我怕万一记不准,该让母亲生气了。”哥哥说:“天黑了,没有灯,你写出来也看不清,你就在我肚皮上写吧,我能感觉出来你写的是啥。”于是,孔子就把白天母亲教的字一个一个地写在哥哥的肚皮上。就这样,孔子每写一个、念一个,哥哥就答一句“对!”写着、念着,孔子不出声了。哥哥一看,原来是孔子睡着了。第二天,母亲叫孔子背诵一遍前一天学的字,孔子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母亲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一天怎么就能记住那么多的字?!哥哥便把昨晚孔子练了多半宿的事儿说了一遍,母亲忍不住地夸奖道:“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的!”

孔子从小就勤奋用功,这点应该肯定。若孔子不那么认真读书,是不可能成为“文圣”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故事有明显的漏洞,孔子是有一个哥哥,但不是一个妈生的,孔子三岁就被赶出家门,跟他的哥哥没再见过面,所以,他们兄弟俩根本不可能睡在一个被窝里。

孔子招婿

公冶长,复姓公冶,名叫长。家中母子二人,度日很是艰难,全靠母亲打柴为生。

有一天,母亲病了,不能上山砍柴,家中又断了粮。公冶长只好偷偷拿着砍刀和绳子,上山去砍柴,好回来卖了换点儿米和钱。

公冶长还是个小孩子,第一次单独上山,心里很害怕,到了山上就伤心地哭起来。他的哭声引来了一群鸟,唧唧喳喳地叫着落在他的身边。有一只黑色羽毛的鸟儿竟说话了,问他:“你哭啥?你哭啥?”公冶长感到很奇怪,就说:“你是什么鸟儿?怎么也会说人话?”黑鸟儿说:“我叫八哥,天生就会说话。”公冶长好奇地问八哥:“鸟儿能说人话,我也能说鸟语吗?”黑鸟儿说:“能,能!”又问他:“你叫啥?为啥哭?”公冶长就把家中的事儿说了一遍,鸟儿们听了,叽叽喳喳了好一阵儿,黑鸟儿说:“我们商量好了,我们大家来帮你!”

于是,鸟儿们四散飞去,叼来一根根树枝堆在他身旁,一会儿就成了一座小山。公冶长用绳子把树枝捆好,这时,黑鸟儿又叼来几根草药,让他拿回去给母亲治病。

从那以后,公冶长就每天都上山砍柴,有这帮鸟儿和他做伴,帮他拾柴,他不再感到孤单害怕了,还变得很快乐,常和鸟儿玩耍,学鸟儿的叫声,不知不觉地就听懂了鸟语。

几年后,公冶长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每天还是上山砍柴,和鸟儿玩耍。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只乌鸦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獐,你吃肉来我吃肠!”他跑到南山,果然看见一只死獐,就高高兴兴拖回家,煮肉吃了。可他忘了把肠子带给乌鸦,而是埋了。乌鸦很生气,就想报复他。过了几天,乌鸦又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来我吃肠!”

公冶长听了,急忙向北山跑去,远远地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看什么,他以为那里一定是只死绵羊,就怕别人给抢去,一边跑一边喊:“你们别动,那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等他跑到跟前一看,是一个死人。人们听他说是他打死的,手里还提着砍刀,就把他捆了起来,当成凶手送到了县衙。县官审问他:“你为什么打死人?”公冶长急忙分辨说:“不是我打死的。”县官说:“你不都当众承认了是你打死的吗?”公冶长就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县官听了不信,说他撒谎,就把他押了起来。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挺气不公地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过了几天,县官把公冶长提出来过堂定罪,这时候,房檐上飞来一帮麻雀,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县官就问公冶长:“你不是说你能听懂鸟语吗?你要知道这帮麻雀说的是啥,说准了,我即刻就放了你!”公冶长就说:“这帮麻雀说的是北门外的道沟翻了一车米,让别的鸟儿都赶快去吃。”县官打发人去一看,真有那么回事儿,就把公冶长放了。

孔子听说公冶长无罪释放了,不知出于什么动机,马上去找他,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就连他的弟子都感到莫名其妙。

孔子之死

孔子的晚年过得很凄凉。孔子周游列国,一事无成,63岁时又回到鲁国。他还有心从政,可是仍然没人用他。在他的弟子当中,子贡、冉有在鲁国做官,子路、子羔留在卫国做官。孔子除了继续教书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编修一些史书上。

孔子69岁时,他的独生子孔鲤去世,这让他感到很孤独悲伤。70岁时,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又年轻早死,这给他的打击很大,让他一下子变得苍老不堪。71岁时,有人打猎,捕到麒麟。他认为是不祥之兆,说:“吾道穷矣。”于是,不再编修《春秋》。72岁时,卫国发生政变,他预感到子路生命有危险。果然,卫国的新君蒯聩派人来见孔子,说是特意给他送来一份礼物。打开一看是一罐肉酱。他不等来人开口,就说:“大概是我的弟子子路吧?卫君哪能给我送别的东西呢?”他叫人把子路的肉酱埋了,很伤心地哭着说:“我就怕子路不得好死,哪知道他死得这么惨?!”自此孔子生病,日渐加重。73岁,孔子病殁。

四、关于孔子的诟病

孔子千百年来一直被国人尊称为圣人、先哲,他所宣扬的儒家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也传播到世界各国。但是,孔子受到的质疑、诘难,甚至是抵制、批判也一直不断。在他的言行中也的确有很多糟粕,比如,重君权、轻女子、鄙视劳动者、不注重农业,等等,都可以看出他思想的偏颇和不当,而他所做的一些事情更能说明问题。

周游列国

孔子起初在鲁国干过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差使,到50岁时,才当上中都县令。后来,当过代理宰相,但时间很短。那时鲁国掌权的新兴贵族季桓子和孔子不睦,看不起孔子那套保守的东西。孔子看到自己的学问在鲁国不受欢迎,就想到外地去“找市场”。于是,决定带着弟子到诸侯各国去游说,希望能有一个国家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希望能得到重用。

孔子开始出行时,已经50多岁。孔子先到卫国,卫灵公先对他挺好,后产生了怀疑。于是,孔子带着弟子离开了卫国,前往陈国。途中被困,挨饿五天,还受到惊吓,差点儿丢了性命。后又返回卫国,经过曹国,到了宋国。宋国司马扬言要杀他,吓得他们急忙逃走,到了郑国后,又返回陈国,再到蔡国。因为当时吴国、楚国等大国经常侵略周边的小国,陈国、蔡国局势不稳,又回到卫国。怎料,在卫国还是待不下去,便往西北去晋国,半路又改变主意,回到陈国、蔡国。后去探访南方的楚国,没想到楚昭王也不欢迎他们。经历了到处碰壁、不受欢迎后,孔子很无奈地又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已经60多岁了。

孔子用了10多年的时间,走了14个国家,目的不是出去旅游,而是想要寻找一个市场,最后,却连一个买家也没找到。所以,把孔子的这一趟既不轻松又不浪漫的出行说成“周游列国”,是对他顽固地推销“克己复礼”主张的莫大嘲讽。历史要不断变革、不断前进,孔子即使是圣人,他的胳膊也拧不过大腿。

恃强凌弱

齐、鲁两国交界处有一个柳下村。这里山高林密,当地人大都以砍伐、打猎为生。村里有个青年叫展跖,长得虎背熊腰,很有力气。

当时,诸侯征战,各国都抓丁当兵。展跖为了躲避抓丁,逃到山里一个多月,等风声过后,回到村里一看,房子都被烧了,他的父母也没了下落。

“官府这样逼迫我们,实在不能活了!”展跖就召集逃回来的青年,拿着斧头、砍刀、竹箭,杀到县城,打开牢房,放出被囚的穷苦百姓。他听说很多被抓的人都被押到鄫城去了,自己的父母也可能在那里,就带人攻到鄫城。占领了鄫城之后,他看到这里山高地险,就把这里当作和官府对抗的据点,常常出去打杀欺压百姓的贪官恶吏,劫富济贫。官府多次派兵前来围剿,都被他打败。

孔子周游到楚国,拜见老子时,老子告诉他,楚国朝政腐败没落,遍地盗贼,起义造反的奴隶也很多。老子想要西去隐居了。孔子告别老子后,走在路上,听说附近的鄫城就有一伙起义的奴隶占山为王,领头的人叫展跖,官府诬称起义的人为盗寇,就把展跖叫盗跖。孔子就想凭着自己的名望去劝说展跖改邪归正,壮着胆子上山去见展跖。哪承想,一见面,就被那些起义的奴隶围住,被七嘴八舌地乱骂羞辱一顿。这时候的孔子可真是有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便转身想走,却被展跖拦住了。展跖说的话,简直像扒光了孔子的衣服,叫他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展跖是这样骂的:“你个死夫子,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靠着你那三寸不烂之舌,假仁假义,颠倒黑白,招惹是非,谄媚君王,假孝父母兄弟,沽名钓誉,以求封侯得贵,你才是天下最大的盗!尧、舜设立百官,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天下是恃强凌弱。你说的那一套,都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虚伪钻营狡诈的东西,都是我唾弃的、看不起的!这是什么世道?你们把我叫作盗跖,天下人应该把你叫作盗丘才是!像你这样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罪大恶极的人,还不赶快给我滚开,小心我把你的心肝挖出来,下酒吃了!”

孔子本想在这露一手,没想到叫人臭骂一顿,闹了个灰头土脸,很没面子,赸不答地走了。

说起来,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不管圣人、凡人,哪有不犯错的?孔子虽说从小也受过苦,也做过低下的活计,但他不是出身在普通百姓家,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而优则仕,一心为了当官、做人上人。他一生的主张都是愚忠,说话处事都是从维护朝廷的立场出发,所以他认为穷苦百姓的反抗和叛逆是大逆不道。孔子自以为挺有名声,想用劝降盗贼的事儿来讨好朝廷,但也恰好暴露了他的人性弱点。

孔子好色

孔子说过:“食、色,性也。”还曾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为男欢女爱和天天吃饭一样重要,是每个人都离不了的,这是天性使然。所以,他在编修《诗经》时,堂而皇之地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放在了开篇首位。尽管书中保留了许多开放的性爱诗篇,他还是特意强调:“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可见,孔子并不是一个不懂性爱为何物的愚夫子。

孔子东游至卫国,卫灵公的宠妃南子看重孔子的才学,请求卫灵公把孔子留用。这还不算,南子还把孔子单独请去相见。《史记》中这样记载:“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段描写很简单,到底是什么意思,并没有说清楚,给人留下了很多猜想的空间。不过,有一点倒是说得很清楚,对于孔子和南子的私下约会,孔子的弟子子路看不下眼,发了几句责备的牢骚话,孔子赶忙起誓发愿地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没发生啥事儿,起什么誓、发什么愿呢?没过几天,卫灵公带着南子同乘一车在城里出巡,让孔子坐在后面的一辆车上跟着。看着卫灵公对南子亲密的样子,孔子忍不住发出了议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看来,孔子是吃醋了!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孔子东游,路上遇到一个美艳少妇,孔子动了心思,想和少妇求欢。少妇拒绝了他,他便强行把少妇虏入树林里,做了那事。事毕,少妇怒斥他:“汝非禽兽哉!”孔子回答:“夫人之见也,无风不起浪!”

这个故事很荒唐,把孔子糟蹋成了没有人性的强奸犯。其实,孔子东游各国,一直都有众多弟子陪同,从来没有单独行动过,作为一个老师,处处为人师表,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弟子面前做这种丑事的。

杀少正卯

孔子和少正卯都是鲁国人,还是同乡,少正卯比孔子小几岁。孔子办学堂收弟子,少正卯也开馆讲学。但是两人讲学的观点和内容都不一样。少正卯的口才好,讲得也生动,一来二去,孔子的弟子也都跑到少正卯那儿听课去了,最严重的时候,孔子那儿只剩下了子路一个弟子了。过了几年,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也就是司法部长,少正卯也当上了大夫。但是,孔子上任刚七天,就下令把少正卯杀了,这还不算,还在街头暴尸三天。

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有五个:一是心达而险(有知识,但心怀险恶);二是行辟而坚(行为独特而又坚持不改);三是言伪而辩(说假话而又能狡辩);四是记丑而博(竟挑别人毛病还到处传播);五是顺非而泽(不光顺从不同政见的人,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说起这件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孔子是在利用权力报复、打击对自己产生过威胁的人。孔子真若是以那几条罪名把少正卯杀了,还真给人留下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话把儿。但是,这件事本身的最大疑点就是存不存在。翻开历史,最早记载此事的是《荀子·宥坐》。此后的版本均源于此。这就让人感到疑惑:荀子比孔子晚出生100多年,其前,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书从无文字记载,而且,《左传》和《国语》多有对孔子诬枉不敬之词,但对此事只字不提,那么,荀子又是从哪里知道此事的呢?再者,《荀子》《史记》等书,虚构妄言甚多,查无实据,只是一家之言,怎可轻信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春秋时,各国的刑律都有明文规定,那就是刑不上大夫。而且,执法的过程也很严格烦琐。同是大夫,一个大夫怎么可能轻易杀另一个大夫呢?

所以,孔子杀少正卯一事证据不足。按照现在法律疑罪从无的原则,应该判定不成立!

狂删《诗经》

孔子一生,还做过一件值得后人称颂的事,那就是他经手编整了《诗经》,给我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不可弥补的缺憾。

我国的历史文化在各个时期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等都明显地代表着各自朝代的特点,而《诗经》则是春秋时期的辉煌标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丰厚的诗歌总集,据说为东周的军事家、政治家尹吉甫所采集。现存的《诗经》有305篇,据说是孔子由3000多篇中删减而成。《诗经》原叫“诗”,也叫“诗三百”。孔子按照自己的价值理念把前人宝贵的诗篇,轻易地删去十分之九,还自己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而恰恰是现在所存的《诗经》里,描写情爱的诗篇占了很大比重,读过之后不能不思绪蹁跹。孔子此举造成许多著作的遗失,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