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文化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导论

(一)第五立面之说

屋顶本是建筑物最上层覆盖的外部围护结构,主要功能是抵御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太阳辐射、气候变化和其他外界的不利因素,使其覆盖下的空间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而其建筑形象却能传递历史和文化信息。为何屋顶称为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呢?

打开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屋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独特的。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可见,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屋顶因建筑功能和体量的不同,呈现各种形式,又因建筑群组进行种种组合,而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从形体比例上讲,它已不单单是屋顶的概念,“第五立面”之说油然而生。

“第五立面”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的基本特征。

1.美丽的冠冕

大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房屋的面积越大,覆盖它们的屋顶也越高大,它蕴涵着建筑等级、规模、尺度等诸多信息。中国建筑的屋顶,其基本造型在于曲线形,无论是品位最高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还是歇山顶、攒尖顶等,莫不如此。这种屋顶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是其他的建筑所没有的特征。

这种屋顶不但体形硕大,而且还是曲面形的,屋顶四面的屋檐也是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成一条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和一些装饰,不再是沉重、笨拙的覆盖物,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单体上极富情趣的一个部分。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中国古建的屋脊檐角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这些小动物一般叫作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和垂脊吻等,古建筑行业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的。

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增加华丽的吻兽和雕饰;屋瓦可以用灰色陶土瓦、彩色琉璃瓦甚至镏金铜瓦;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形成图案丰富的瓦当艺术。曲线可以有陡有缓,出檐可以有短有长,更可以做出2层檐、3层檐;也可以运用穿插、勾连和披搭方式组合出许多种式样;还可以增加天窗、封火山墙,上下、左右、前后形式也可以不同。建筑的等级、性格和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屋顶的体量、形式、色彩、装饰和质地上表现出来的。

2.举折高大

举是指屋顶的高度,折是指以人字顶为基础的各类屋顶样式的各块坡面向下凹曲之折线。

中国古代屋顶的高度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与建筑进深的尺度相联系的,不过各代的比例关系是不同的。《考工记》上说:“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表明在战国时,对草屋顶和瓦屋顶的不同坡度处理已有一定的社会性规范。汉代的画像石与陪葬明器上显示出当时屋顶的坡面还是比较平缓的,屋顶举起的高度有限。唐代遗留的一些古建筑实例表明当时屋顶的高举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为1∶6。宋代的屋顶在整幢建筑的比例上要明显比唐代的大,因为其时屋顶的举高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已达1∶4至1∶3。在清代,一部分屋顶的举高与进深的比例已达到1∶2,屋顶在建筑的整体比例上已远大于屋身,故欧人称中国古建筑为大屋顶建筑是颇为形象的。

从以上各代屋顶举高与建筑进深的比例关系中可看出一个规律,即朝代越后屋顶的举起也就越高,屋顶在建筑的整体尺度中变得越来越大。上述的各种比例关系是指宫殿、寺庙等一类高等级的建筑而言,民居建筑的屋顶一般举高较低,各时代的差异不是很大,这从许多古画中也可得到印证。但因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方民居屋顶的举高相应要低于南方民居。

另外,在汉代的画像石和陪葬明器上有许多信息还表明当时的屋面平直,并无向下凹曲的折线。南北朝时的屋顶也是如此情况。因受“步架向内叠减,举架向上叠增”的屋架结构法的影响,从唐代起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出现向下凹曲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是:朝代越后其屋面凹曲的折线也就越强化。屋面的凹曲现象在高等级的建筑上和民居建筑上都有相应的表现(见图1-1、图1-2)。

图1-1 上海豫园涵碧楼

图1-2 江苏苏州同里古镇戏台

3.出檐深远

中国古建筑的大出檐不仅构成了立面造型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在功能上也有种种好处,遮雨水——可以保护房屋周围的土地不被雨水过于泡软,以坚固地基,保护夹泥墙或板墙不被雨水侵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年限,还可防止雨水对砖墙的渗透。挡阳光——在夏天时可防止炎热阳光对室内或屋身的照射,因此南方建筑的出檐一般大于北方,这也是气候条件使然。

图1-3 河南开封天波杨府兵器殿

古建筑上的出檐距离大于台基伸出屋身的距离,这也是古人所说“上沿出大于下沿出”。古代出檐的方法共有三种:用椽出檐、用挑出檐、用斗拱出檐。在汉代明器上已可见到用挑或斗拱出檐的方法了。纵观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可发现唐代建筑出檐的空间跨度最大。唐代以前的建筑出檐小,唐代以后的各朝代的出檐也逐步缩小,这也与斗拱的演变规律相一致,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的出檐主要还是依靠斗拱(见图1-3)。

4.翼角起翘

中国古建筑的檐部不仅向外挑出,而且还顺着屋面的凹曲折线逆向翘起,尤其是屋顶的四角更是高高翘起,形成“飞檐翼角”和“反宇”的典型特色。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飞檐翼角的独特造型使建筑具有强烈地向天空的升腾感,并与张开双翅的凤鸟的羽翼在形象上重叠,不能不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明显的象征符号。从建筑结构上讲,飞檐翼角并没有其必然性,而且很多传统建筑也没有这种形式,它仅出现在等级很高的建筑上。该手法有积极的审美意义,本来建筑物是以静态而存在的,而这种反宇飞檐的匠心独创,化静态为动态,使笨重的大屋顶在视觉感受上变得轻灵而有飞升感,犹如飞燕展翅,极具美感,确是古人在建筑造型上的一个成功手法。宗白华认为,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起一种动态的作用,而很早就趋向飞动之美了。“如跂思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诗经·小雅·斯干》)中的这些著名诗句,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飞檐的飞动之美(见图1-1、图1-4、图1-5)。

图1-4 浙江兰溪诸葛村大公堂

翼角起翘的实例最早见于唐代。唐代以前的屋顶不见翼角起翘手法,有些建筑仅在屋面垂脊的下端部做得厚一点,以造成一点翘起的感觉。唐、宋时由于受梁柱构架“侧脚生起”的影响,故檐部从中间向两边缓缓翘起,连屋脊也从中间向两边缓缓起翘。明、清时屋脊与檐口均平直,檐部是从四个角柱部位向上起翘的,给人以突然起翘的感觉。

在明、清的江南园林建筑上,几个屋角的起翘往往表现得非常强化,显示了地域文化的一些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南方建筑的翼角起翘表现得比北方建筑要强化一些。

图1-5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