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府
再下来就说说王府。在清代,跟皇帝有血统关系的人共分十四级。前两级,即皇帝的兄弟封了亲王、郡王的,宅子可以称为王府。再以下四级,即皇帝的儿子贝勒、贝子,叔伯大爷镇国公、辅国公和少数公主(生母地位高的)可以建府。但这类府邸不可以称为王府,只能称为“府”,如贝勒府、贝子府等。其他的亲王世子、郡王世子等,只有个空头名分,他们的宅子连称为“府”都不可。据嘉庆年间理亲王昭槤所著《啸亭杂录》记载,从顺治到嘉庆朝这一个半世纪以来,在京城共建了89所王府及府,有具体地址的78所。这似乎少了点。我猜想,可能老王爷死了,儿子没名分不能住王府,新一代王爷捡个现成的事儿时有发生。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京城里有记载可查的辅国公以上的府共50座,其中东城区有亲王府16座,郡王府6座,贝勒府1座,贝子府3座,公主府3座。总共29座,占了王府总数的近60%。这其中的原因是当时紫禁城对外只开放东华门。为了在第一时间能赶去见皇帝,大部分王爷都喜欢在离东华门近的地方建府。宫里有个风吹草动的,谁先到谁先得好。
虽然清代入关后的10个皇帝,每个登基后都宗室封爵,赐给宅邸,但住在这类王府里的王爷们并没有产权,某亲王死了,或者犯罪了,王府就被收回。因此直至清代末年,在北京百余座“府”里,称得上“王府”的,不过20余处。王府越来越少的原因是王爷们“下课”,王府法拍,就成了“府邸”甚至“宅子”了。
清代王府因为不是私宅,而是皇产,所以有统一的设计标准,省得分配给某王爷时人家不满意。
王府内各类房屋的间数、门饰、装修、色彩都是按规制而设的。为了您看得明白,这里所列的是清代对皇子们开宅建府的规定,有感兴趣的,可以细细地看看。因为内容牵扯太广,这里只能拣主要的罗列一下。其他如门钉,彩画等小事也有规定,这以后还会再说。在有皇帝的年代,建筑等级上没有小事,违反了哪一条都是死罪,那叫“僭(音“见”)越”。
北京内城王府分布图(黑点处表示王府的平面图)
清代开宅建府的规定
无论是平民百姓的宅子,还是达官贵人的府邸、亲王郡王的王府,他们的各类房子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都属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我们来看看这种木结构房子的构成吧。
如果把房子比作一个人,那么可以说,他们从上到下都可分为三段:
把房子比作人
单层单檐庑殿顶木构建筑立面
咱们来看看这三段大概都什么样儿,怎么建起来的。
先从台基看起吧。
这就是您住的四合院房子的台基。您问了:怎么不往地底下挖呀?
台基
问得好。传统木结构的房子,不像如今现代化的建筑一样要打地基。因为地面以上的东西多半就是些木头,不算很沉,因此没必要挖很深的地基,只是在地面以上做一个50~60厘米的台基而已。所以有人也把这种台基称为“台明”,意思是露明的。其做法是先把台基下面的土夯实,然后在四个角砌上柱脚石,四周用大块石砌出一个长方形的范围来。最上面砌的石头叫阶条石。当中填上砖,也有简单一些的就填土夯实了。再按照设计安放石头的柱础。所谓的柱础,就是一些大方石头,上面或挖个洞,或不挖。
柱子与柱础的关系
有了这个大方块垫底,屋里的地面就不会潮湿了。
下面,咱们看看屋身吧。
屋身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柱、梁、檩、椽子。维护部分是门窗和少量的墙。这里,咱们先看承重部分,门啦窗啦的,留到讲房子内外时再说。
抬梁式木结构房屋
柱子,咱们都看得见。有出檐的房子,最前一排的叫檐柱,里面的柱子有的就叫柱子,有的叫金柱。梁负责连接柱子和抬着檩。一般的房子都有吊顶,里面的梁和檩就看不见了。但我们从悬山屋面的博风板上,还是可以看见檩的痕迹的,这就是七心钉。谁说木结构的房子不用钉子啊,还是用的,比如把博风板钉在檩的端部,就得用钉子。用得极少而已。
用七心钉将博风板钉在檩的端部
椽子,在屋檐底下可以看得见它们的端头。高级一些的房子,会把椽子头打扮得很漂亮。
椽子头图案
至于屋顶,那是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的。不过您要细看,屋顶和屋顶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跟人戴帽子一样,什么阶层的人带什么样的帽子。
四合院式的住宅屋顶的形式虽然不像故宫里头那么多样儿,也还是有等级之分的。高级一些的家,比如一品大员什么的,正房采用悬山正脊或硬山正脊。总之房子上头得有脊。而厢房、耳房一律用硬山卷棚。有朋友对这几种房顶分不大清楚,咱们还是看图吧。
屋顶形式和等级
从等级的角度看,有正脊的比没有正脊的高级,悬山又比硬山高级。这么来看,上图里标的1,2,3,4就表示它们的等级了。
悬山的山墙跟硬山的山墙有点儿不一样。
悬山的山墙有木头的博风板。还有钉在檩子头的七心钉。
悬山顶房屋的山墙
硬山的博风是砖砌的。
知道这些名称,对依然住在四合院里的朋友没准有点儿帮助。要是您家的墙头有破损的地方,您找人来修,一说:“博风板裂了。”人一听,懂行啊,就不敢蒙您了不是。
硬山顶房屋的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