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044-2014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17年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煤矿采空区  coal mine goaf

狭义的煤矿采空区指地下煤炭资源开采空间。本规范也指地下开采空间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直到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所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的区域及范围。

2.1.2 回采率  ratio of recovery;extraction rate

所开采煤层矿产采出量占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2.1.3 采深采厚比  ratio of mining depth and cutting height

煤层开采深度与法向开采厚度的比值。

2.1.4 保护煤(岩)柱  safety pillar

为了保护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在其下方按一定规则和方法设计保留不采的煤层和岩层区段。

2.1.5 围护带  safety berm

设计保护煤(岩)柱划定地面受护物范围时,为安全起见沿受护物四周所增加的带形面积。

2.1.6 采动边坡  mined slope

位于采空区采动影响范围内的边坡。

2.1.7 老采空区  old mined-out area

已停止开采且地表移动变形衰退期已结束的采空区。

2.1.8 新采空区  new mined-out area

正在开采或虽已停采但地表移动变形仍未结束的采空区。

2.1.9 未来(准)采区  preparatory mining area

已规划设计,尚未开采的采区。

2.1.10 小窑采空区  small mine gob area

指采空范围较窄、开采深度较浅、采用非正规开采方式开采、以巷道采掘并向两边开挖支巷道、分布无规律或呈网格状、单层或多层重叠交错、大多不支撑或临时简单支撑、任其自由垮落的采空区。

2.1.11 浅层采空区  shallow mined-out area

采深H<50m 或50m≤采深H<200m 且采深采厚比H/M<30的采空区。

2.1.12 中深层采空区  middle-deep mined-out area

50m≤采深H<200m 且采深采厚比H/M≥30或200m≤采深H<300m 且采深采厚比H/M<60的采空区。

2.1.13 深层采空区  deep mined-out area

采深H≥300m或200m≤采深H<300m 且采深采厚比H/M≥60的采空区。

2.1.14 水平(缓倾斜)采空区  level(gently inclined)minedout area

煤层水平或倾角小于15°的采空区。

2.1.15 倾斜采空区  inclined mined-out area

煤层倾角介于15°~55°的采空区。

2.1.16 急倾斜采空区  acute inclined mined-out area

煤层倾角大于55°的采空区。

2.1.17 长壁式开采  long wall mining

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在60m 以上的开采,分走向长壁开采和倾斜长壁开采。

2.1.18 短壁式开采  short wall mining

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在60m 以下的采煤方法。

2.1.19 房柱式开采  room and pillar extraction

在煤层中开掘一系列煤房,采煤在煤房中进行,保留煤柱支撑上覆岩层的一种开采方式。

2.1.20 条带式开采  strip extraction

将开采区域划分成规则条带,采一条、留一条,以保留煤柱支撑上覆岩层的一种开采方式,分充填条带和非充填条带。

2.1.21 充填开采  extraction with back stowing

在采空区内充填水、砂、矸石、粉煤灰等充填物的一种开采方式。

2.1.22 充分采动  critical mining

地表最大下沉值不随采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临界开采状态。

2.1.23 非充分采动  subcritical mining

地表最大下沉值随开采范围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

2.1.24 超充分采动  supercritical mining

地表最大下沉值不随开采范围增大而增加的,且超出临界开采的状态。

2.1.25 松散层  loose layer

第四系、新近系未成岩的沉积物,如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等。

2.1.26 垮落带  caving zone

由采煤引起的上覆岩层破裂并向采空区垮落的范围。

2.1.27 断裂带  fractured zone

垮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断裂或裂缝,但仍保持其原有层状的岩层范围。

2.1.28 弯曲带  sagging zone

断裂带上方直至地表产生弯曲的岩层范围。

2.1.29 地表移动  surface movement;ground movement

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及地表而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

2.1.30 地表移动盆地  subsidence basin

由采矿引起的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的整体形态和范围。

2.1.31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  boundary of subsidence basin

地表受开采影响的边界,一般以下沉10mm 确定。

2.1.32 移动盆地主断面  major section of subsidence basin

与开采边界方向垂直并通过移动盆地最大下沉点的竖向断面。

2.1.33 地表下沉值  surface subsidence value

地表点移动向量的竖直分量。

2.1.34 地表水平移动值  surface displacement value

地表点移动向量的水平分量。

2.1.35 地表倾斜  surface tilt

地表两相邻点下沉值之差与其变形前的水平距离之比。

2.1.36 地表水平变形  surface deformation

地表两相邻点水平移动值之差与其变形前的水平距离之比。

2.1.37 地表曲率  surface curvature

地表两相邻点倾斜差与其变形前的水平距离之比。

2.1.38 下沉速度  subsidence velocity

地表点两次观测的下沉差与其观测的时间间隔之比。

2.1.39 地表移动延续时间  lasting time of surface movement

一定区域开采条件下,从地表最大下沉点下沉10mm 时开始到连续6个月内累计下沉小于30mm 的整个时间。

2.1.40 边界角  limit angle;boundary angle

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2.1.41 移动角  angle of critical displacement

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地表最外边的临界变形点(倾斜i=±3mm/m,曲率值K=+0.2×10-3/m,水平变形值ε=+2mm/m)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2.1.42 下沉系数  subsidence factor

水平或近水平煤层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之比。

2.1.43 水平移动系数  displacement factor

水平或近水平煤层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与地表最大下沉值之比。

2.1.44 主要影响半径  main influence radius

在充分采动条件下,主断面上下沉值为0.0063倍最大下沉值的点与同侧下沉值为0.9937倍最大下沉值的点的水平距离的1/2。

2.1.45 主要影响角正切  tangent of main influence angle

开采深度与主要影响半径之比。

2.1.46 拐点偏移距  deviation of inflection point

自下沉曲线拐点在地表面上投影点按影响传播角作直线与煤层相交,该交点与采空区边界沿煤层方向的距离。

2.1.47 影响传播角  influence transference angle;effective transference angle

在地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上,按拐点偏移距求得的计算开采边界和下沉曲线拐点在地表面上投影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

2.1.48 概率积分法  probability integration method

以正态概率函数为影响函数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