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白药品说明,买药有主见
去药房买药,往往导购员或者药师会引导你到相应的货架,挑选自己需要的药,一般还会主动推荐一些比较贵的或者新的中成药。这个时候,您得自己有主见,最好自己看看药品说明书再决定。
先认准国药准字和OTC
我桌上放着一盒黄芪精,这是一种中成药,是我早前给脾虚不思饮食的女儿买的。
盒子正面左上角,写着“国药准字Z……”国药准字,相当于一个药品的身份证,或者说准生证。
“国药准字”是药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药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严格审批后,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只有获得此批准文号,药品才可以生产、销售。
它的格式是: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其中化学药品使用的字母为“H”,中成药使用的字母为“Z”,等等。
是不是中成药,以“国药准字Z”为准,因为Z是“中”的拼音首字母。一般来说,中成药的药名中都带有某味中药或者功效,例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
没有国药准字的药其实不是药。有一类“国药健字”,有时候看起来跟中成药很相似。顾名思义,带有“国药健字”的是保健品,用于调节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但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
此外,黄芪精盒子正面右上角,有一个绿色底的OTC字母标志,代表的是非处方药。
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首字母缩写,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购取的药物。
而处方药没有特殊标志,没有非处方药标志的、标明国药准字号的都是处方药。非处方药也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
一般药房的处方药,都放在柜台里面,老百姓不能自取,柜台外的非处方药都是可以像超市里面的物品一样自由选购的。
然后看药品成分和功能主治
盒子正中间,也就是最显要的位置,一般都写着药品的大名。
这盒黄芪精,药名下面就是功能主治: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盒子侧面,最上面写着“成分”,主要是黄芪,辅料为炼蜜、橘子香精等。
功能主治是由成分决定的。
黄芪是所有中药里排名第一的补气药,芪者,耆也,是年老的意思,足见它补气药效之强。
所谓黄芪精,意思就是黄芪的精华。这个药是单味药,很多中成药是由多味药组成的。
单味药有单味的长处,单刀直入,直达病所,就如一个孤胆英雄。多味药就是协同作战,大家齐心协力,各取所长,团结力量大。
可既然黄芪是补气药,功能里面怎么又有“补血”之说呢?中医有个理论叫作“气为血之帅”,气是大将军,是元帅,血都是跟着气跑的,所以只要元帅好,麾下无弱旅。
老百姓说,人活一口气。把气补够了,等于人的各方面功能增强了,血自然也就充满了。
所以补血先补气,补气可以带动补血。这是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功能“固本止汗”,也要从中医基础理论讲起。人活一口气,这个“气”的作用可多了,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假如气不够,人就“少气懒言”,软软的,没力气,话也不想说,饭也吃不下。这类人往往比较肥胖,有人皮肤还很白,加起来就是“白白胖胖”。这类人有个典型的症状:动不动就出汗。为什么呢?就是气虚,气不够就控制不住汗,汗才会老是跑出来。要是劳累过度,汗就会出得更厉害,特别是夏天。反之,要是休息好了,气相对一点,出汗就少些。
为什么人到中年容易发胖?其实很大原因就是气虚。你想想,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得拼命干,也没什么时间锻炼,甚至觉都不够睡,压力山大啊。中医讲“劳则气耗”,耗了就虚了,气这一虚,体内津液、气血输送就会受到影响,很多物质堆积下来,就会造成发胖。
黄芪特能补气,把气补足了,浑身有劲,神清气爽,就像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气一补足,也就能控制得住汗了,当然该出汗时还会出,但不会老冒汗,不会出现老百姓说的“虚汗”。
不光汗控制得住,您的大肚腩也控制得住,都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说明书中的其他诸如规格、性状、贮藏,看清楚后照此办理就好了。
用法用量还是得按照说明书来使用,不要自己随意加量。
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在说明书里都有详细描述。
禁忌还是得遵守,一般吃药期间饮食清淡、不要吃牛羊肉等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