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和外用,内外兼治
中成药有丸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因为大部分疾病都表现为内部器官或组织的病变,所以,中成药大部分以内服为主。内服中成药大部分为固态药,可以随身携带,伴着几口水,仰头吞下去即可,克服了汤药味苦的缺点,吸收也比较好。
但是,内服中成药也有它的缺点。有的人因为食道比较窄或其他原因,天生对药物难以下咽,更何况很多中成药一吃就是一大瓶盖,还有的中成药是大蜜丸,也需要事先分成小颗粒,比较麻烦。另外,中成药虽然非常安全,副作用很小,但是,我们也常看到有些中成药的说明书上写着“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之类的字样。是药三分毒,药物进入胃以后,不管怎样都会对胃肠造成一定的刺激,对肝肾也会造成一定的代谢负担。如果胃本来就不好,那还可能会引发胃部不适感,甚至呕吐。
内服药并不是绝对完美的,为了规避这个缺点,古往今来的大医师都非常推崇中成药的外治法。
外治法最不伤肝肾,更适合妇女儿童
药物外敷实际上属于经皮给药的范畴,药物经皮肤直接吸收入血,可以避免对内脏器官的不良影响。药物有效成分在血液中达到一定的程度即可起到治病的作用。中医认为皮肤是有孔窍的,能自由呼吸,所以,药物外敷在皮肤上是可以被人体吸收而达到治病作用的。
实际上,各种膏药、洗剂本身就是适于外治法的剂型。
中成药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很多内服的药也可以通过外敷的方式达到归经、入血,治愈疾病的目的。很多时候,这样的方式反而更利于药物的吸收,更适用于某些人群或某些疾病。
人体各处皮肤厚度不同、功能不同,所以外敷法对皮肤是有所选择的。一般选择皮肤较薄处进行外敷,最常用的是肚脐(神阙穴)、脚心(涌泉穴)或与疾病相关的穴位。穴位是人体经络通于体表的孔窍,把药物贴敷在穴位上,就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人体气血的作用。
那么哪些人更适合用外敷法来治病呢?一是对内服药难以下咽的人,二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家长给小孩捏着鼻子灌药,最后孩子还是吐得稀里哗啦;还有,女性也会因为生理期的原因导致很多药不能吃。
所以,药物外敷的方法更适合妇女和儿童使用。妇女和儿童的皮肤含水量高,经皮肤吸收的速度比其他人群要快。从中医角度来讲,妇女和儿童的毛孔要比成年男性疏松很多,所以药物成分更容易进入身体,效果会更好。例如同样是桂枝合剂,用到成年男性身上的效果就不如妇女和儿童。孩子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比较稚嫩,所以很多妈妈都不敢给孩子吃药,可是又不能看着孩子受罪不管,外敷法正好打消了妈妈们的顾虑。而且,儿童皮肤更嫩,药物进入机体循环更快,治病更迅速。
中成药外敷的方法及位置
像伤湿止痛膏、京万红软膏等本身就是外用的药,您直接按说明书使用就行了。这样的药都不能作为内服药。但是,很多的内服药却可以作为外敷药。拿内服药来外敷的话,需要稍加加工,具体有以下两种类型:
各种剂型内服药的外敷法
1.内服药如果是水剂的,可以直接外用。例如藿香正气水可以外用治疗手足癣等真菌感染类的皮肤病;桂枝合剂直接涂在背部风门、肺俞等穴位,并用手揉按,可以治疗恶寒发热、头痛汗出的感冒。
2.内服药如果是丸剂、散剂或片剂,外用时需先碾碎(如果外面包有糖衣需去掉),通常还需要加上白醋、水或蜂蜜等调匀后才能使用。
白醋、水和蜂蜜可以起到软化药物和皮肤的双重作用,还可以使药物和皮肤粘紧而不至于脱离。有的药则需要加上另外一种药水来调敷,目的是加强作用。书中的很多丸药,都有如此用法,例如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的患者,可用几颗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压扁加白醋或生姜汁适量,调匀填敷肚脐。
内服药外敷的常用位置
外敷药贴的位置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处:
最常用的是肚脐,也叫神阙穴。神阙穴是任脉的要穴,也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绝大部分疾病都可在此处敷贴药物治疗。中医有专门的“脐疗法”,将各种不同的药物敷贴在此处治疗不同的疾病。因为神阙处在肚腹之上,胃肠的相关疾病,用药物敷贴此处效果最佳。例如前面提到的“子宫脱垂、胃下垂”者就可用补中益气丸压扁,加白醋调匀,敷神阙穴。
其次是涌泉穴。涌泉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有头部疾病或需引热下行的,可上病下取,将药物贴敷涌泉治病。例如各种头痛可用正天丸压扁加白醋调和,敷涌泉。
另外,跟心肾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取此穴外敷,因为心主火,肾主水,水火必须交融才不至于生病。例如口腔溃疡可取吴茱萸打粉加适量白醋调和,敷涌泉穴。
最后则是具体病症取相关的穴位外敷。例如感冒、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可以取相关的大杼、风门、肺俞等穴位进行外敷。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皮肤容易过敏的人,外敷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红痒,应该尽量避免。
对于每一种疾病,我都尽可能介绍内外兼治的多种方法。如果个体没有特殊情况,可以内外同用,内应外合,内外夹击,如此可以更快地攻克病邪,更有效地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