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握奇珠:张丽珠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言

传主简介

张丽珠教授生于1921年,是我国著名妇产科学家。她抗战期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来赴美国从事为期三年的研究工作,主攻妇科内分泌学、局部解剖学和肿瘤早期诊断;之后受聘去英国做妇产科临床工作并通过英国国家考试,获得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文凭。新中国成立后,她于1951年回国,次年就职于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后来参与创建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后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并长期领导该院妇产科的工作,数十年来致力于我国妇产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并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和进行学科建设,是新中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和现代生殖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培育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医界同行和广大患者当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采集过程

2012年,张丽珠教授被列入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对象。经采集工程管理方组织沟通,加上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笔者顺利与张教授取得联系并征得她的同意,根据采集工程的要求成立了采集小组。张教授本人对采集工程非常配合,同时也准备借此机会较为系统地回顾自己的学习及科教经历,做一些总结和思考。采集小组于2012年夏天正式开始运作,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对目前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做了详细的摸底排查。获取资料的途径主要有:①对张教授家中所存资料的整理;②在上海档案馆等处搜集与张教授有关的档案材料;③通过各地旧书市场、网上旧书店等平台搜集与张教授相关的文献资料;④通过各种网络数据库搜罗与张教授学术成长有关的各种文章、书籍等。

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初步梳理了张教授的成长历程,并就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设计了访谈提纲。在张教授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和热情支持下,我们从2013年1月底开始对他们进行了多次访谈,由此获得了更多关于张教授人生历程的细节资料,从而帮助我们更加细致深入地走进她的精神世界,努力还原她真实而细腻的形象。

在访谈基本完成后,我们一边开始着手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目,一边开展研究报告的撰写。在撰写过程中,我们每完成一部分就交由传主及家属审阅,及时沟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报告。本书即以研究报告为基础撰写而成。

采集成果

本次采集,我们尽力搜集了目前已有的资料,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教授认真、细致的作风。她平时写作,无论是论文、报告、书信,总是一丝不苟、精工细画,并较为系统地将各类材料保留起来,为我们的采集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采集到的资料十分丰富。这里只选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我们重建传主生平经历具有很大帮助作用的成果。

(1)搜集了《玲珑》《良友》《国闻周报》《勤奋体育月报》等民国期刊以及1932—1947年《申报》对张教授的报道。九十多年过去了,对于采集对象少年时期的经历,目前的各种报道材料由于访谈中出现的理解失误与整理过程中的艺术加工,难免偶有失真之处,相互间偶有抵牾、真伪莫辨。与此相对,我们搜集到的这些报刊资料更为接近历史现场,能够帮助我们去伪存真。比如,多种口述及文字史料对张教授求学历程的记载始于“1937年毕业于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这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印象,即传主初中、高中这几年一直在该校就读。但通过考察《申报》及一些民国期刊的记载,采集小组发现张教授原本就读于上海智仁勇女中,直到高中二年级才转学到工部局女中,这一结论有大量文字、图片作为佐证,可为定论。再如,张教授在各种回忆性资料中均提及自己高中毕业后曾报考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并成为该系当年录取的唯一女生,只是因为抗战爆发才被迫转学,但采集小组在各种档案中均未发现记载。幸运的是,1937年9月9日的《申报》刊登了中央大学录取新生的完整名单,使这一陈述得到印证。而1941年6月6日的《申报》则详细记录了圣约翰等几所“孤岛”大学毕业典礼的情形,使采集小组得以复原张教授人生经历中这一重要场景。

(2)采集小组购得张教授高中毕业时的毕业纪念刊《丁丑年刊》,该书刊印于1937年,仅印数十册,目前除上海档案馆藏有一册外,未见其他藏本。该书收录了大量照片及文章,对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女中课业及日常生活都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具体到本次采集任务,其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张教授就读该校期间的教师、课程、学生介绍、班级历史,还收录了她撰写的好几篇文章,这对重建她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查阅到张教授就读于圣约翰大学期间的档案。档案是可靠性极高的史料。以张教授的情况来说,她大学期间的档案包括各学期成绩单、毕业考试成绩单等都收藏在圣约翰大学的档案中,而该校早已撤并,档案现存上海档案馆。根据这些档案,采集小组可以大致理清传主国内求学期间的学业状况,并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比如张教授大学入学正赶上抗战爆发,所以她大一那年在留沪高校中几经辗转,情况比较复杂,她本人的多种回忆材料对之都语焉不详,但上海档案馆所藏《圣约翰大学投考报名单—张丽珠》及其附件明确记载了这一转学过程,使得研究者遇到的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4)购得张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与同事合作编写的《妇科学》教材、与同事一起翻译的苏联产科学著作《妇科手术的错误及危险》。两书均为油印,印数不多,通过检索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及医学院校图书馆未见收录,有较高价值。尤其后者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的学习,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收集到曾由北医三院收藏的《计划生育·妇产科资料》两部(1966—1978、1978—1981)。其中收录了大量“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地印刷的内部交流资料,反映了当时国内妇产科研究的一些情况,同时也可看到在正式的学术期刊停刊期间学界自发开展学术交流的状况。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传记的最终目的,在于解释传主何以成为这样一个人,总结出人物最鲜明的个性特点,思考这种性格形成的过程,即有哪些经历造成了这样的性格,重点描述这些经历及其影响。要想完成一本理想的学术传记,需要作者做以下准备工作:①对传主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有细致入微地把握,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对传主的行为做出尽可能合理、贴切的解释。②对传主的学术成长经历了然于心,包括相关的学科小背景和社会大背景。③对资料的搜集、甄别、使用要下一番功夫。

为努力达成这一目标,本书拟将传主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分成若干阶段,以白描式的手法将传主的主要经历呈现给读者,在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足够丰富的历史细节,而不是向读者灌输某种观点。全书将围绕张教授的学术成长及科学成就来展开,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社会、政治背景。

在结构上,本书以时间顺序为经线来组织章节,顺叙张教授学术成长和科研事业开展的过程,主要分为如下阶段:中小学教育时期、抗战(大学)时期、海外游学时期、北医一院时期、北医三院创建之初、“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投身“试管婴儿”事业。将学习科研、社会背景、师生亲友、思想转变等各方面的内容分别插入各时期中,尽量灵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