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隶书的发展史
关于隶书的形成,学术界说法不一。主流观点认为,之所以出现隶书,是因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也有不少学者坚持认为,“隶”字更有可能是篆字的衍生。不过,这种学术分歧并不影响我们今天对隶书的理解。
秦始皇曾经命令李斯创立小篆,但后来也采纳程邈编创的隶书。关于这段历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很清楚:“是时秦烧灭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篆书写缓慢,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当隶书将小篆的圆转写法变为方折写法之后,书写效率显著提高。郭沫若也认为,采用隶书堪称“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
在秦隶的基础上,汉隶又有所发展。一般公认,汉隶极具“波、磔之美”。所谓“波”,是指左行笔画酷似曲波,后在楷书中逐渐变为撇。所谓“磔”,是指右行笔画笔锋张开,恰似“燕尾”的捺笔。在汉隶中,长横的起笔形似“蚕头”,中间有俯仰变化,最后有磔尾。由于方与圆、藏与露兼备,字体灵动、优美。
从结构上分析,小篆原本是长方形,最初变为正方形,后来又变为扁方。从整体欣赏,汉隶极为严整,舒展灵动。汉隶在改革篆书时,突出了笔画和结构的变化。具体方法包括:由圆变方,由曲变直,简化笔画。其中,最关键的变化是两个:一是以横向取势,二是注重书写自然。一般说来,横向取势便于左右书写,但上下运动多有限制。最终,汉隶形成了极为特殊的左掠右挑的写法。由于使用毛笔,汉隶的笔画还出现了粗与细、方与圆、藏与露等多种变化。此外,字距较宽也是汉隶的章法特点。
魏晋以后,兴起了草书、行书和楷书。在这个阶段,隶书依然存在,但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到了清代,随着碑学的复兴,隶书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一些著名书法家开始在汉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隶书的发展
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画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