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81 郭沫若对中国近代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郭沫若塑像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后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在日期间,潜心研究甲骨文、金文,1930年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开创了唯物史观派,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抗战全面爆发后,郭沫若回到中国,推动文艺界抗日,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等话剧剧本。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两职位,于1978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