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 大红斑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乔凡尼·多米尼克·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1625—1712)
旅行者2号探测器拍摄的木星大红斑。这个风暴的宽度相当于两个地球。
木星(约公元前45亿年),第一代天文望远镜(1608年),伽利略的《星际信使》(1610年),先驱者10号在木星(1973年),伽利略号环绕木星(1995年)
17世纪,科学家胡克和卡西尼试着用他们的望远镜观测木星的时候,他们首先注意到和追踪木星南半球表面的圆形红色斑点。他们想象不到他们正在跟踪一场猛烈的大风暴,这场风暴有整整两个地球那么大,将要持续350多年,可能还会更长。
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利用现代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研究木星大红斑的诸多细节。对大气科学家来说,大红斑是连续逆时针旋转的大气旋涡。风暴旋转的延时照片显示,大约经过地球上的6天时间(木星上的14天)可以旋转一圈。风暴的边缘部分与其他大气中的带状结构相互作用,这里的风速的峰值大约是430公里/小时。
大红斑比木星大气的周围部分冷,因为风暴比周围的云层高10公里。如果我们能用某种方式飞越木星的大气层,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雷暴云在雾气中升起。向大红斑南北两侧喷发的强大气流将大红斑保持在同一纬度上。在过去几十年里,大红斑的尺寸已经有所减小,没有人知道这场风暴还将肆虐多久。
大红斑呈现的红颜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谜团。有些假设认为其大气层中包含硫、磷和有机分子的气溶胶导致了这种色彩。实际上,大红斑的颜色已经被天文学家观测了几十年,发现这些色彩有所改变,从红色到棕色到黄色甚至白色。理解大红斑颜色的起源和理解木星大气的其他特征一样,是行星科学研究的活跃领域。大红斑的起源及其未来的神秘感,给这色彩、这旋转着的云更增添了一分梵高才能画得出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