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之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约公元前150年 星等

伊巴谷(Hipparchus,约公元前190—公元前120)

上图:该图是密集星场的一小部分,图中央暗淡的红点是能拍摄到的最暗的红矮星,星等为+26。下图: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球状星团 NGC 6397 ,其中最亮的恒星星等为+10。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约150年)

每一个仰望晴朗夜空的人都能意识到,恒星有亮暗之分。但是直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才有人开始尝试量化亮星有多亮、暗星有多暗。这项工作的先驱者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伊巴谷,他还因为创立了第一份完备的星表而闻名。

伊巴谷决定给每颗恒星分配一个从1到6的亮度等级, 1等包括20颗最亮的星,6等是肉眼可见最暗的星。每一个等级的星的亮度相当于上一等级亮度的一半。现代天文学家还在用亮度等级来描述恒星亮度,这个等级在伊巴谷原创的基础上做了微调。19世纪中期,星等系统重新定义为相差5级对应着亮度相差100倍。因此每一等级比它的下一等级亮2.5倍。这个指标扩展到6个等级以外,明亮的织女星的亮度定义为0等。极亮的恒星、行星、月亮和太阳分配负数的星等;极暗的恒星,只能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才看得见,把最大星等限制推到30等。越暗的星,星等数越大,看上去有一点别扭,但2 100年以来,天文学家已经习惯了这个系统。

除了测量恒星亮度的定义以外,伊巴谷还发明了三角视差法,发现了地球自转轴的进动,获得了当时最精确的亮星相对位置。作为对伊巴谷恒星观测技术的肯定,1989年,一颗天体测量卫星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