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生家庭的几点理解
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突然流行起来,谁都拿原生家庭说事,似乎原生家庭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但我觉得,原生家庭很委屈。
这个源自社会学的概念如今得到广泛流传,这是社会观念的进步,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意味着这个时代的观念水位还是在上升的。就在前几年,很多人还把心理咨询跟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而现在大家会很自然地认为心理咨询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总之,整体的观念在进步。
这之中,那些心理学的通俗作者功不可没。比如武志红老师,在把心理学普及化的过程中,还是有功劳的,尽管也带来了简单粗暴化的思维方式。有的朋友不喜欢武志红老师,这点我也理解,无非觉得武老师比较武断而已,他并不学术,也与严谨无关,惯于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某种现象,偏于标签化的描述不科学,很前现代。但我们知道,通俗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简单化。
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自然也有一些特别珍贵的好品质。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一点。
原生家庭这个词被引用,多数是来声讨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的。但我觉得这不公平。原生家庭就是你建立新生家庭之前的那个家庭,你在原生家庭走过了从婴儿到青年的人生旅程,如果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只有伤害的话,那你的童年可真悲惨。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至深,但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是一个整体,而非事物的某一层面。你身上的优秀品质也是原生家庭的教育带给你的,只是这些正向的东西,我们习以为常了,觉得理应如此。而一旦我们出现了问题,就纷纷归咎于原生家庭。
比如,你很勤奋,你很质朴,这些不也是你的父母给你带来的吗?我就觉得自己很勤奋、很负责,而我从不以为勤奋是一种辛苦,也从不把自己的事情做坏让别人来收拾残局。因为,我自小目睹了父母的勤奋和负责,天然地认为勤奋和负责就是一种人生常态。这一点惠我良多。
原生家庭确实会给人造成伤害,比如爱的匮乏、安全感的缺失等,都会给我们成人之后的生活带来很深远的影响。但把今天所处困境的根源,一切的罪责都归结到原生家庭,这种说法也是不负责任的,这种逻辑是一种思维的懒惰,跟出了事要找一个替罪羊的思维模式毫无二致。
现在轮到你组建新生家庭了,出现了各种问题,于是开始声讨原生家庭。你的声讨自然是有道理的,原生家庭自然都有问题。事实上,原生家庭都曾带给过我们伤害,但并不能就此把现在的不幸福、不杰出、不努力、不勤奋,统统归罪于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之所以被一再讨论,就在于这个概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简单化、标签化恰恰会遮蔽我们认识原生家庭、认识自我的眼光。
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对孩子的伤害上,却是一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为什么我认为这句话好,就是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家庭这一说,也没有完美父母这一说。我们的父母都是凡人,总有力所不逮,从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跟我们现在的处境是一样的,我们组织了新生家庭,也成了父母,但即便我们发誓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也仍会出现各种各样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情况。
所以,一旦成为父母就别再装神了,谁能保证不犯错呢?我最讨厌永远能帮人解决问题的育儿专家了。得了吧,当了爹妈,你敢说自己没有焦虑过,你敢说自己没有崩溃过?不曾黑夜哭泣,不足以语人生;不曾情绪崩溃,不足以谈育儿。最主要的一点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育儿的过程就是见招拆招,做错了真诚反思再改回来不就得了。我们的孩子也不至于虚弱到连爹妈的一点点错误都受不了的程度。因为我们某一个不小心,断送了孩子的人生,这种情况是不存在,这也低估了孩子的可塑性和成长性。
要知道,我们组建的新生家庭,恰恰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一切的唯一根源,一个人后天的知解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他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但要建立在后来理性的自觉上面。你要是开始有理性,能自我反思,就能去发现在你的童年都发生了什么。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始,认识自我则是重新成长的起点。
现在,我们面前有一个极好的契机,令我们得以在最大程度上摆脱原生家庭的不好影响。这个契机就是我们自己也成了父母。
在我们与孩子的亲密相处中,在观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突然就会发现一点:呀,原来我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这就是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在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是这个样子的时候,我们已经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但现在,你有了孩子,在育儿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一个莫大的额外的奖赏,就是你突然可以去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了,你跟自己的童年握手言和了。
当你对成长这件事有了这样的理解的时候,你就走上了自我疗愈的旅程。这样,所谓的原生家庭就再也不能在意识深处牵绊你了,因为你得到了觉知的光照,你就会获得走出牵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