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2019年初冬,我与本书的另一位译者雷涛、发起人景韵有幸作为Jenkins社区最有价值贡献者的代表,受邀来到葡萄牙里斯本参加DevOps World|Jenkins World Lisbon大会,同全球顶级专家们一起探讨DevOps的未来发展。欧洲人固有的浪漫主义在此次大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在会后Party上,我邂逅了本书的作者Manuel,他一边吃着比萨,一边随意地拉了张桌子签名送书,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错,这本书正是呈现在你面前的《高效能团队模式》一书的英文原书。
其实在很多年前,网上就开始流传本书的前身DevOps拓扑相关内容。彼时DevOps刚在国内起步,作为一个新鲜玩意儿,大家都不清楚DevOps应该是哪个团队的职责,以及怎样才能在组织内部实践和推广DevOps。DevOps拓扑的出现恰逢其时,它用最浅显易懂的图形总结了企业中实践DevOps的几种模式与反模式。特别是,DevOps拓扑针对组织是否应该组建一个独立的DevOps团队给出了负面的观点,这一时间成为业内争论的热门话题。
随着行业内DevOps知识体系的不断成熟,以及多年以来在企业中身体力行的实践,我越发感受到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很多时候,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在人身上,确切地说是在由个人构成的组织身上。引用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领导的话来说:“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情,只要人对了,那么事情就都对了,所以组织最重要的事情是去发现人、培养人、激发人心中的火花。”对此,我深以为然,可见组织和人的问题才是“Being DevOps”的最大障碍。
道理虽如此,但组织的问题往往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纵观行业内的大会分享主题,大部分人关注的是可以快速见效的自动化工具,而忽略了组织和文化的变革,毕竟组织和文化的变革难以可视化,也更难度量有效性。每家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竞争模式、产品形态和人才结构都不尽相同,组织变革也没有一条普适的“成功路径”,那么何谈总结出一套通用的组织类型和交互模式呢?于是乎,DevOps中最重要的组织和文化渐渐成了一种迷思,即便一些广为流传的成功案例,也被认为是“别人家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适用”。可回避问题真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Manuel和Matthew对此给出的答案就在本书中。
我第一次阅读本书的英文原书是在去年国内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封闭在家,但也多了很多自己的时间。我不得不承认,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艰辛,一方面欧洲作者的艺术气息让整本书充满了大量难懂的词汇和复杂的嵌套语句,另一方面书中涉及的多元文化,大量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像一条巨大的鸿沟。回想起我当年第一次看《持续交付》一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觉,认知的差距让我很难轻松理解书中的观点和理念。
随着翻译工作的推进,在逐字逐句的推敲过程中,书中很多闪耀光辉的观点开始慢慢显现,这本书就像一个隐藏的宝藏,总能让你获得感同身受的惊喜及对实际工作的启发。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并非一本快餐读物,而是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场景,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作品。无论你是团队管理者、架构师,还是平台产品经理、普通的研发技术人员,都能从书中汲取思想的养分,享受属于你自己的知识盛宴。你会不停地反思组织设计、交互、角色、职责等方面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在项目中进行实践。相信我,随着工作经历的丰富,你会慢慢感受到与作者思想同频的愉悦感,而且这本书也能为个人和团队的发展指明方向。
翻译过程历时一年,前后大改了三稿,以及进行了无数次字斟句酌的优化。很庆幸在整个翻译团队的相互鼓励下本书终于接近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那就是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做成一件事而努力。其中董老师老顽童一般笑看人生的境界,对工作流程的精益求精,雷老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都让我受益良多,我充分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魅力。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内心感慨良多。我们一直秉承追求极致、谨言慎行的态度,希望你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感谢博文视点付睿编辑的专业指导和精雕细琢,她是本书的幕后英雄。感谢高效运维社区的景韵和萧总促成了本书的引进和出版,他们共同书写的推荐序是如此文采飞扬、激荡青春。感谢我的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正是他们教会了我心中要充满热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句话出自《诗经》及《荀子·修身》,意思是前行的道路漫长并充满阻碍,只要坚持心中的火花,就一定能够抵达目的地。组织效能是企业永无止境的追求,愿本书能够陪伴你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
石雪峰
2021年5月
读者服务
微信扫码回复:41082
· 获取共享文档、线上直播、技术分享等各种免费资源
· 加入本书读者交流群,与译者互动
· 获取博文视点学院在线课程、电子书20元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