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想占便宜,你的婚姻才能持久
一个人成熟与不成熟就看一个指标:他有没有内化父母的爱。
什么是占便宜?
占便宜就是人生的逆转,不是靠自己的本事,而是靠别人的本事。
《灰姑娘》就是一个占便宜的故事。灰姑娘凭借外挂神仙的帮助,战胜了现实。童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灰姑娘翻身是小概率事件。当我们有了一定的理性以后,就会了解到,那终究只是幻想而已,做不得数的。
可是在情感中,我们却试图把它变成wonderland(仙境)。为什么我们在情感中喜欢做梦和幻想呢?
第一个原因是:惯的——未曾吃过亏,以为情感可以占便宜。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在家里调皮捣蛋,但在幼儿园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为什么?如果他在幼儿园还拿出在家里的那套,对老师和同学是不管用的,他自然就吃亏了,然后就学会了尊重现实。
所以他学会了两套系统,在家里,他执行童话的系统;在学校,他执行现实的系统。当他走入婚姻的时候,他也会如此分区。
第二个原因是:伤的——吃了太多的亏,所以幻想占点儿便宜。
为什么有的老人喜欢“碰瓷”?只要调查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老人的幸福感往往是很低的。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心态:我吃了一辈子的亏,太亏了,我要捞回来一些。还有另一种人,比如灰姑娘那样的女孩,她们也是吃了太多的亏,是什么让她们可以坚持在父母的冷遇中存活下来?就是她们的幻想。
一个人幻想能力越强,越说明他在现实中乏善可陈,甚至充满创伤,如果有人可以理解和安抚他,他不至于启动幻想这样的防御机制。
情感中大概有这样四个童话。
第一个童话:只要我发愿,会有一个人把我从灰姑娘变成公主。
小A,遇到了B先生,在他的注视下,她觉得自己如盛装出席于华美的舞会上一样,成为世界上最闪耀的发光体。
最终当情感结束的时候,她发现痛苦的事情在等着她:她甚至无法容忍自己原来灰姑娘的地下室了。一个做过公主的女孩如何忍受这样的灰暗世界?可是她只是月亮而已,当太阳不再照耀她的时候,她的世界就陷入了更加难以忍受的黑暗之中。
第二个童话:只要我发愿,会有一个人永远始终如一地为我负责。
小C,遇到了D先生,他一直都是那么体贴、珍爱她,开车接送,煎炒烹炸为她做尽美食,为他们的孩子鞍前马后,是人见人爱的特号好男人。可是有一天他说,我累了,我不想这么照顾你了,我也想有人照顾,我对你仁至义尽了。此后,她发现自己像被豢养的小猫,已经没有生活能力了。
第三个童话:只要我做个好孩子,他就永远会爱着我。
小E,遇到了F先生,她极尽圣母之能,甚至他出轨的时候,她还怕他被其他女人骗,还想要保护他。她是人人称道的好妻子,连F先生都说,我想找个理由和你离婚都很牵强,也许唯一能找到的理由就是你太完美了,在你这样无懈可击的人面前,我没有存在感。
第四个童话:只要我足够努力,爱就会一直在。
小G,是一个努力成长的女孩,因为婚姻出了问题,她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逼迫对方就范,花了很多时间做心理咨询,参加各种课程,性情大变。但老公还是决绝地要离开她,她很悲催:我都改变了这么多,为什么你还要离开我?
因为现实不是你建构的,不是你抱着美好愿望、努力做个好人或者努力成长就一定会给你同等回报,现实有现实的规律,童话有童话的规律。相对来说,童话的规律主要就是简单和省力。我们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喜欢童话。
我们该如何从童话中梦醒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成熟与不成熟就看一个指标:他有没有内化父母的爱。往往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那些父母所爱的孩子,长大以后未必很黏父母;那些父母所忽视的孩子,长大以后反而常常会和父母纠缠不清。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爱,其实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是外化他人的爱的。
此时,我们是一体的,就如同婴儿和妈妈的关系,两者难分难解。对婴儿来说,妈妈就是全部;对妈妈来说,婴儿就是她的全部。如果对方不在自己身边,就会怅然若失。
很多人分手后有这样的痛苦:我感觉自己的一部分离自己而去,甚至感觉自己的灵魂已经被他带走了,只剩下一具躯壳。这样的爱,自然是激情无限的,彼此的边界都消失了。
第二阶段,我们是可以内化他人的爱的。
此时,我们开始发现,我们不再是彼此的一切。妈妈还有爸爸,而小婴儿还有其他的小伙伴。世界这么大,想四处看看。
此时很多小孩会尝试爬着离开父母,然后回头看看父母是否还在。然后慢慢地父母可以在另一个房间,而孩子也可以安之若素,因为他的内在可以有一种父母爱他的画面存在。这种客体的恒常性与稳定性,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安全感。
父母如何安抚我们,长大以后我们就会如何安抚自己。当这种影像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内在去检验我们的“客体恒常性”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人生发生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内在的负面语言超过了我们内在的安抚语言,说明我们早年内化父母的爱抚的影像不够。
我曾看到一个小孩跟在姥姥身后走,小孩走起路来也是弓腰驼背,颤颤巍巍,这就是一种内化。
父母对我们的赞许,对我们的笑脸,也会如走路姿势一样,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内在。父母如何安抚我们,我们长大以后就会如何安抚自己;父母如何伤害我们,我们长大以后就会如何伤害自己。
如果我们和父母的爱的连接在早期不足,比如父母在我们生命早期经常不在我们身边出现,或者我们身边的照顾者总是变换,那么我们内在的父母爱自己的影像是不稳定的。我们就会停留在外化他人的爱的阶段,体现就是,我们很黏人,希望对方时刻陪伴在身边。
初级的爱,只享受快乐,不承担责任。喜欢生活在爱的第一个阶段的人,往往就会希望对方在身体上永远不要离开自己,甚至可以放弃和牺牲一切,只求对方可以有身体的陪伴。
他也更容易生活在幻想之中,希望对方可以像父母一样无私地给予所有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超量的补偿性的爱——他期待爱人可以给予他过去几十年残缺的所有的爱。他想穿越回到婴儿时代,让伴侣做他的妈妈,他只享受爱,不承担成人的责任。
而如果对方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使用控制的方法,因为他不能接受对方不爱他,伴侣必须爱他,必须永远爱他,必须一直保持高浓度地爱他。他可能也知道自己在爱的时候的确有些霸道,的确有些幼稚,但他没法改变。就像我们没法让只有7秒钟记忆的鱼(科学证明鱼的记忆没有那么差,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一种象征)有长久记忆一样。
要敢于松手,就像让一个孩子饿的时候不哭泣一样。对一个婴儿来说,每次他饿的时候,都是生死危机,他不知道妈妈是否存在,是否会继续给他生命唯一的滋养。
从必须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到可以内化他人的爱在心中,然后自己去寻找资源,是一条心理成长之路。
最高级别的爱是袒露与分享。
一个人去狩猎,他的干粮决定了他探险的距离,还有他的求生能力;如果他带的干粮(父母的爱)和他的求生能力(他内化父母的爱的影像的能力)足够,他就能跨越人生的种种崇山峻岭、戈壁险滩,最终找到人类最高级别的爱与幸福。
所以,我们的人生更多的是和袒露与分享有关,而非与压抑和控制有关。
心理成长,是一个真正地回归自我和找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攒起足够多的爱的影像,最终将其变成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温暖,让自己能在这个宇宙中驰骋。是的,不用去寻求发光体了,我们自己就是发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