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敢表达恨,是我们情感世界最大的坑
人和人的关系,实在有太多的“假性亲密关系”,我们不敢去爱,也不敢去恨。
心理圈里曾有一场微博论战。
起因是李雪在微博上发了一段文字,引起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北大教授徐凯文的不同看法。
李雪在微博中说:“有的父母总是逮个鸡毛蒜皮的事就反复攻击羞辱孩子,闹得好像天大的事儿一样,因为这样逼疯孩子,会感受到放松舒爽,跟吸毒成瘾差不多。当孩子被洗脑附体一样开始实施自残自杀行为时,是妈妈达到巅峰快感的时刻,看着孩子掌掴自己、刀割自己,会控制不住嘴角上扬,会心一笑。”
再看徐凯文的评论,他说:“不懂装懂最误人。”
这激起了李雪的不悦,她说:“我很好奇,作为北大心理学博士,遇到不同观点,为啥不是讲出自己的观察思考推理呢?”
徐凯文回复:“抱歉此前评论严厉了些,不能同意你的观点,误人子弟,太过极端。”
然后,他写了两篇长文,一篇主要说他20年的咨询生涯,从未见过父母会恨孩子。另一篇从咨询的伦理督导层面,告诫咨询师要谨言慎行,一旦触及受众的心理创伤层面,内心的创伤被唤起,会一发不可收拾。
随后,武志红老师用另一篇长文,肯定了徐凯文的学术水平,但不认可其观点,证明父母对孩子的确是有恨的。
如果爱恨情仇是人的基本情绪,那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就缺失了“恨”?如果缺失了“恨”,孩子是从哪里学会这种情绪的?(关于父母恨孩子的更多例子,可查看文末小贴士。)
父母“恨”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宣扬“恨”,真的会引发更多的“恨”吗?
这一系列问题都非常有趣,以至于我也想在此说说。
爱恨有正负之分
爱与恨,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几乎所有情绪都可以归于这两种类别。我的理解是,这场论战的核心在于爱与恨对我们的影响。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比昂说过,爱和恨都有正负之分:“+爱”,“-爱”,“+恨”,“-恨”。
咨询中,我问来访者:“你觉得你爸妈爱你吗?”
来访者:“爱啊,我爸爸天天忙工作,拼死拼活维持家里生计,没有他,我根本上不了大学。妈妈带我们四个兄弟姐妹,身体都被拖垮了,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替她去田里收割。”
我:“如果有‘但是’,你会说什么?”
来访者:“但是,爸爸经常揍我,多是因为我学习不好;妈妈常跟我说她的痛苦,希望我多理解她,爸爸觉得她太唠叨不愿意听。我不能拒绝妈妈,如果拒绝,我担心她身体会更差;可当我想让她听我说的时候,她总会说‘你不要给妈妈添麻烦了……’。”
这里面的爱,是正还是负,区别就在于是否把人物化了。
一个贫寒之家为了能生存下去,没有条件谈人权,必须被物化。
被工作和家庭折磨得精疲力尽的父母,需要孩子承受他们所不能承受的,做他们的倾诉对象和泄愤工具,这样,这个家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你无法要求生活在贫困线上的父母能给孩子多么强大的情感支持,因为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
被物化的爱,就是负的;被当作一个“人”看待的爱,就是正的。
所谓的“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爱,往往都是负的。一旦共情的需要是单向的,那么这样的爱往往就是负值。
“我都是为你好”
很多80后都有这样的体验,父母往往风里来雨里去,含辛茹苦省下钱给孩子买钢琴,送各种学习班,他们真的很爱孩子。可他们爱的,不是作为一个“人”的孩子,而是作为一个“物体”的孩子。
什么意思?因为他们从未问过孩子:你喜欢钢琴吗?你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爱,就是“母婴”之爱——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这样的爱;但这样的爱,不是爱的全部。
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我们的爱,都是负的。
作为婴儿,如果我想拉尿、喝奶,我才不管妈妈晚上起几次夜,我才不管爸妈刚吵完架,妈妈正在产后抑郁阶段,我就是要吃喝拉撒,你们必须马上满足,否则我就哭哭哭!
之后,我们才开始社会化。我们需要很多挫折,把自己和他人当成独立的个体区别看待。但如果这种挫折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范围,就会形成假性自我——我们会变成“孔融让梨”提倡的那种乖孩子,看起来过度早熟,但内核还是婴儿。
这样的我们会安然度过少年时代,直到进入亲密关系,内核中的婴儿本质会暴露出来,要求他人满足。此时我们就会转向自己的孩子,用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把“吸管”插到孩子身上……
残酷吗?我不认为。
你如果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狮子捕猎羚羊,可能会觉得羚羊很可怜。但你要知道,吃不到羚羊,狮子会被饿死,它就不可怜吗?就是因为它长了锋利的牙,就不能被同情吗?
在“物化”的世界,是不存在“残酷”这样的词的,只有“生存”。而“生存”要比“残酷”更根本性地决定我们的行为。
“+恨”vs“-恨”
我问来访者:“你的爸爸打你,妈妈强迫你听她絮叨,你恨他们吗?”
来访者:“不,我很爱他们,他们那么不容易,我怎么能恨他们。”
我:“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不辛苦,你就能恨他们了?你并不是没有恨,你是不能恨、不忍恨?”
来访者:“是的。”
我:“如果你恨了他们,会发生什么?”
来访者:“我爸爸就会毁了我,我就会毁了我妈妈。”
到底什么是恨呢?恨就是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或遭遇入侵的时候,我们想要排除掉的不悦感的趋向。
没有人喜欢被爸爸打,没有人喜欢听妈妈唠叨,没有人喜欢自己需要被理解的时候却遭受指责、无视和误解。
当我们想要对方调整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要挑战对方的。如果这种挑战不能被环境容纳,反而会导致更糟糕的打击和更恶劣的结果,我们就必须忍受这种痛苦。
在咨询室里,我看到大量对自己空前指责的来访者,因为他们的恨不能被接纳,他们转而攻击自己,希望自己更强大,更没有依恋的需要,更不需要他人的理解,不需要爱。
他们的关系如此脆弱,以至于不得不给自己构建一个美好的幻想:我父母都是爱我的,他们也不容易,他们需要我更多的爱。
禁不起表达恨的爱,实在太脆弱。
这就是徐凯文提到当今社会盛行“空心病”的原因——人和人的关系,实在有太多的“假性亲密关系”,我们不敢去爱,也不敢去恨。
因为我们怕一旦拿出真正的自我,这个关系就会摧枯拉朽一样被毁灭。
“我不能表达恨”
很多的妈宝男和婆媳矛盾会出现,都是因为“不能表达恨”。
很多女人不明白,为什么一说到自己的母亲,男人会摆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生的革命姿态——我妈说的,都是对的;我妈不容易,你必须顺着我妈!你和我妈掉到水里?当然是救我妈啊!
妈宝男的养成,就像那个来访者表达的:对爸爸表达恨或攻击,我会被爸爸毁掉;对妈妈表达恨或攻击,我会毁掉妈妈。
无论是毁人还是被毁,都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很多妈宝男会找一个充满战斗精神的女人来斗妈妈,或者找一个疯狂的小三儿来斗妻子。他们会对领导唯命是从,但总会坏领导的事儿。
这就叫被动攻击,或李代桃僵。
因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永远被爸爸欺负的世界里,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要永远满足妈妈愿望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人”。
如果正面表达恨的方式无法实现,我们就会用负面的方式表达;不能向外表达,我们就只能向内或者换个方式迂回地表达。
我看过一个电影,因为很多矛盾分道扬镳的两兄弟,最后在拳击场上相遇,彼此打成猪头,最终两个人紧紧拥抱,那叫一个爱。
在女性世界里,扫地不伤蝼蚁命是爱;在男性世界里,不打不成交是爱。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的环境太艰苦,我们就无法实现“+爱”和“+恨”的转换,而长期滞留在“-爱”和“-恨”的世界里。
我们看到太多人沉浸在对父母、对伴侣、对孩子、对世界的仇恨里,因为他们不敢承认自己是有爱的。
真实,比爱恨更重要
一个来访者不断倾诉对父母的仇恨,无穷无尽地说着。直到我说:“也许你想要的,就是让妈妈好好抱抱你。”她愣住了,眼泪流了下来。
有的来访者对我说:“我可以攻击你吗?我可以拒绝你吗?我可以说你刚才说我的我毫无感觉吗?”
他们都在尝试走出舒适区,尝试发展曾经停滞的自我,尝试去发展“+爱”和“+恨”。
当他们表达出太多“-爱”和“-恨”时,我都无法承受了,我有时会失去咨询师的位置,和他们一起陷进去,然后好不容易我爬上岸,告诉他们:刚才,我也掉进去了,我那时候没有沉住气。
来访者说:“我喜欢你掉进去,我从没想发展什么正能量的爱和恨,我只觉得刚才失控时候的你很真实,我想要的,就是真实的你。”
对,那一刻,我不是咨询师,我是一个“人”;对方也不是来访者,他也是一个“人”。
没有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我相信是那些相遇,我与你的相遇决定了什么发生,而不是其他。而这种真实,可能会比爱和恨更重要,因为它是原初的、没有被扭曲或加工过的。我们人生太多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条件去“真实”。
如果有条件去“真实”,也会更有生命力。
小贴士:“母亲都是恨婴儿的”
著名的客体关系大师温尼科特,列举了18条母亲恨婴儿的原因,我发现,将这些原因放在父母双方和大一些的孩子身上,很多是同样适用的:
● 婴儿(孩子)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
● 养育婴儿(孩子)不是童年的游戏,爸爸、哥哥也不像我一样地对待孩子。
● 婴儿(孩子)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浪漫和神话色彩。
● 怀孕和生产的时候,婴儿(孩子)对她的身体来说存在危害。
● 婴儿(孩子)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对自己全神贯注做事也是个挑战。
● 生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因为她或多或少会需要一个孩子。
● 婴儿(孩子)伤害了她的奶头,甚至被咬破流血。
● 婴儿(孩子)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领取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 从一开始她仿佛就只能爱婴儿(孩子)、爱他的排泄物及爱他所有的东西。
● 婴儿(孩子)总是设法伤害她,周期性地咬她。
● 婴儿(孩子)表现出不再信任和眷恋她,还会嫌弃她。
● 婴儿(孩子)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就把她像垃圾一样扔掉,不再理她。
● 婴儿(孩子)一开始肯定至高无上,他必须被保护免于意外,生活必须以婴儿的步调进行,所有这些都需要母亲不断周到地学习。
● 最初婴儿(孩子)一点也不知道她所做的事,或她为他做的牺牲。
● 婴儿(孩子)有时候拒绝她给予的食物,使她怀疑她自己,与此同时婴儿却吃其他人给的食物。
● 明明她和婴儿(孩子)一起出门,度过了一个糟糕的上午,而婴儿向一个陌生人微笑,陌生人就说“他多可爱啊”。
● 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抛弃或疏忽了婴儿(孩子),她知道婴儿(孩子)将永远报复她。
● 婴儿(孩子)使她兴奋,但也使她感到受挫——他并不属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