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俨等疏[1]
陶渊明
告俨、俟、份、佚、佟[2]:
天地赋命[3],生必有死。自古圣贤[4],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6]四友之人[7],亲受音旨[8],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9],寿夭永无外请故耶[10]?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11],东西游走[12],性刚才拙,与物多忤[13]。自量为己,必贻俗患[14];僶俛辞世[15],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16]。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17],室无莱妇[18],抱兹苦心,良独内愧[19]。
少学琴书[20],偶爱闲静[21],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22]。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23],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24],自谓是羲皇上人[25]。意浅识罕[26],谓斯言可保[27]。日月遂往,机巧好疏[28]。缅求在昔[29],眇然如何[30]。疾患以来,渐就衰损[31],亲旧不遗[32],每以药石见救[33],自恐大分将有限也[34]。恨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35],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36]!
然汝等虽不同生[37],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38]。鲍叔、管仲,分财无猜[39];归生、伍举,班荆道旧[40]。遂能以败为成[41],因丧立功[42]。他人尚尔[43],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44]。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45]。《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46]虽不能尔[47],至心尚之[48]。汝其慎哉!吾复何言[49]。
点评
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考证,这封书信写于义熙十一年(415),时陶渊明五十一岁,这一年他的痁疾(疟病)一度加剧,自以为大限将至,不放心五个儿子的以后的兄弟情谊,因而遗书谆谆告诫,语重心长,在总结自己大半生出仕与归隐的纠结中,流露出父辈未能给年尚稚小的后代创造更好生活的几许愧疚之情。作者另有《责子》五古一首,有论者认为当写于义熙四年(408),作者时年四十四岁。诗中有“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之叹,从诗中可知,当时五子中最大者陶俨年十六岁,最小者陶佟不过九龄。时过七年,长子陶俨当已有二十三岁,幼子陶佟也十六岁了。作者舐犊之爱,实出天然,信中所表述之生死观、荣辱观、忧乐观,豁达淡远,至今仍有认识价值。
[1] 选自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七。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晋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大司马陶侃曾孙。历官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里,以诗酒自娱。其文学成就以诗歌为最,散文、辞赋也有特色,卒后,友人私谥靖节。著有《陶渊明集》,《晋书》卷九四、《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七五皆入《隐逸传》。疏(shù树),书信。《与子俨等疏》是陶渊明写给他五个儿子的信,类似于“遗书”性质。
[2] 俨俟份(bīn彬)佚佟:陶渊明五个儿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即陶渊明《责子》诗中小名舒、宣、雍、端、通五人。
[3] 赋命:谓给人以生命。
[4] 圣贤: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
[5] 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春秋卫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事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
[6] “死生有命”二句:意谓人的生死与富贵皆由天定,属于儒家命定论思想。语出《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7] 四友:据《孔丛子》记载,孔子四个学生颜渊、子贡、子张、子路为孔子四友,子夏为他们的同辈。
[8] 亲受音旨:谓皆受到孔子的言辞旨意的教诲。
[9] 将非:岂非。穷达:困顿与显达。妄求:非分的追求。
[10] 寿夭:长命与夭折。外请:谓在自身宿命以外的求索。
[11] 家弊:家境贫寒。
[12] 游走:奔波。
[13] 与物多忤(wǔ午):谓触犯自身以外的事物,即与社会人事不相融合。
[14] “自量为己”二句:意谓自我估量这一为自己考虑的辞官行为,必然带来世俗的生计之累。俗患,谓世俗事务的牵累。
[15] 僶俛(mǐn miǎn敏勉):这里是勉强的意思。辞世:避世,隐居。
[16] “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三句:据《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东汉太原王霸,字孺仲,他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汉光武帝连征王霸做官,王霸隐居不仕。令狐子伯为楚相,其子为郡功曹。有一次子伯令其子带书信给王霸,王霸见令狐子服饰光鲜,自己的儿子耕田回来,举止局促,惭愧中卧床不起。王霸妻再三问故,王霸回答:“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其妻说:“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于是王霸起身而笑,与妻儿终身隐遁不出。败絮,破旧的棉絮,此就王霸“客去而久卧不起”而言。
[17] 靡:没有。二仲:指汉羊仲、裘仲二人。《初学记》卷一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字符卿,舍中三径,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后世即用以泛指廉洁隐退之士。
[18] 莱妇:即莱妻,春秋楚老莱子之妻,历来为贤妇的代称。
[19] 良:甚,很。
[20] 琴书:琴和书籍,多为文人雅士清高生涯常伴之物。陶渊明《归去来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21] 偶:恰巧。闲静:安闲宁静。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2] “开卷有得”二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23] 时鸟:应时而鸣的鸟。
[24] 暂:突然。
[25] 羲皇上人:羲皇谓伏羲氏,古人想象中的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士自称“羲皇上人”。
[26] 意浅识罕:谓以上“常言”四句想法单纯,识见无多。这里是自谦的说法。
[27] 斯言可保:意谓“常言”四句所记述的生活可以维持下去。
[28] 机巧:谓诡诈之心。好疏:很生疏。
[29] 缅求:远求。
[30] 眇然:高远貌。
[31] 衰损:谓身体衰弱亏虚。
[32] 亲旧:犹亲故,谓亲戚故旧。不遗:谓不遗弃,不舍弃。
[33] 药石:药剂和砭石,这里泛指药物。
[34] 大分(fèn奋):大限;寿数。
[35] 役:谓被驱使。柴水:打柴汲水。
[36] 若何可言:意谓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若何,怎样,怎么样。
[37] 不同生:谓非一个母亲所生。陶渊明三十岁,原配去世,长子陶俨为其所生;其馀四子全为续弦翟氏所生,其中陶份、陶佚为孪生。
[38] 四海皆兄弟:语本《论语·颜渊》。
[39] “鲍叔管仲”二句:据《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即鲍叔牙,春秋齐人。他与管仲为莫逆之交,将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管仲辅佐桓公建成霸业。管仲,名夷吾(?—前645),字仲,春秋齐人,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无猜,没有猜疑。
[40] “归生、伍举”二句: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国伍举与公孙归生(又名声子)两人交好,伍举因受其岳父事牵连不得不出逃,准备通过郑国到晋国作官。归生作为楚使去晋国,在郑国的郊外遇到伍举,两人将荆草铺在地上,坐下一同吃饭,重温旧好,归生答应伍举一定帮助他回国。归生返楚后,向令尹子木巧妙列举陈说楚材晋用的危害,终于令楚王下令增加伍举的官禄爵位,请他从郑国回到了楚国。班荆,布列荆草于地。
[41] 以败为成:承上文鲍叔与管仲交友事。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对抗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以争夺齐国王位,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因鲍叔推荐,又辅佐齐桓公,终成霸业。
[42] 因丧立功:承上文归生与伍举交友事。伍举不得已逃亡至郑,在归生帮助下返回楚国,后于鲁昭公元年(前541)帮助公子围(楚灵王)继承王位,是楚灵王的功臣。事见《左传·昭公元年》。丧,逃亡,流亡。
[43] 他人尚尔:意谓别人尚且如此。
[44] “颍川韩元长”六句:意谓东汉末韩融以名士被征辟为高官,至八十岁去世前,兄弟一直在一起生活。按,韩融兄弟同居事未见他书记述。颍川,汉郡名,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卿佐,指辅佐国君的执政大臣,这里即指太仆,汉代为九卿之一。没齿,指老年。
[45] “济北氾(fàn范)稚春”四句:意谓氾毓是有操守的人,其家已传七代没有分居。据《晋书》卷九一《儒林传》:“氾毓,字稚春,济北卢人也。奕世儒素,敦睦九族,客居青州,逮毓七世,时人号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毓少履高操,安贫有志业……年七十一卒。”操行人,谓有品行、操守者。
[46] “诗曰”三句:语出《诗·小雅·车舝》,大意是:山高人就仰望,大路就有人行。这里引用《诗经》,意欲其五子向上述数人学习。
[47] 尔:如此,这样。
[48] 至心尚之:意谓诚心诚意地尊崇上述有德者。至心,最诚挚之心。尚,尊崇。
[49] 吾复何言:意即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属于一番告诫后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