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本书第1版[1]于2002年出版,今年(2012年)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在此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在本书上一版中论述的风控管理原则依然在全球大多数消费金融业务中行之有效。如果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贯彻这些原则,21世纪前10年初期出现的高风险贷款及后期随之而来的巨额损失就有可能避免。贯穿本书,我们详细地论述了高风险贷款飙升的原因,以及风控经理在预测到具有潜在风险隐患时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再版本书的目的与第1版一致:主要是为消费金融从业人员提供信贷业务管理知识而不是讨论经济危机。
本书第1版讨论了银行业及整个金融服务业在过去25年(约1987~2012年)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有全球经济的增长、互联网和电子银行的发展,以及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产生。其中创新的信用卡业务是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信用卡在全球的推广和应用已彻底改变了人们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交易方式,而且为金融机构贡献了相当大的利润,提升了机构的盈利能力。
回顾第1版核心思想,良好的商业基础,特别是符合原则的用户行为是这次金融革命成功的前提,这些用户行为包括:
·多数借款人会理性地借款并按时偿还债务。
·多数人在经济困难时期会减少支出。
·多数贷款人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审慎的方式发放贷款。
换一个角度,历史经验表明,借贷、信用体系是有效的;否则大家将会自始至终使用现金支付,这样本书及其前一版也没有存在的必要。通过如租车、购票、入住酒店等消费场景,人们已经体会到在非常多的场景里,信用卡提供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必不可少的支付手段。除此之外,金融机构提供的房贷、车贷及其他大额消费信贷产品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前享受之前需要积攒多年才能享受的住房、教育等服务。
也有少数消费者不遵守信用规则,如有些借款人借了款,但并不打算偿还,他们甚至把破产当作理财的手段。有些借款人以金融机构促销鼓励他们申请并不需要的贷款为借口而不履行还款义务(2006年,美国各类金融机构寄发了接近60亿份各种贷款促销的广告)。
21世纪前10年初期滥发的不良贷款造成了2007年美国的房贷和次贷危机,随后这次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各地。毫无疑问,许多金融机构需要对此负责。当时有些从业人员不了解业务,有些不遵守业务规定而草率地发放贷款,还有机构甚至违反法规以快速扩张业务(例如,在互联网上有些金融产品只有300美元的信用额度,却有36%的年利率及超出现行法规允许的费用)。这些行为都是金融机构滥发贷款的恶劣例子。但是,这些案例是本书讨论的业务实施原则之外的特例,且我们也不打算借本书对借款人的借款行为或贷款人的放款行为进行说教。
本书的目的是为正规的金融机构介绍一系列消费金融业务管理的工具和配套的风控管理流程,从而使其获取相应的风险收益。
[1] 正文中提及第1版均指本书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