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金融案例年度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者序 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首位

新望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防控风险居首,而防控金融风险是重点。党的十九大之后,监管部门出台了整顿金融市场乱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此,所有新金融工作者都应当坚决拥护,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近两年,金融风险有可能集中爆发,这绝非杞人忧天。目前,大家普遍能感受到的风险包括:政府、公司和家庭普遍的高杠杆率;债务风险,尤其各类信用债、公司债的违约有此起彼伏之势;地方政府平台公司隐性担保,公私合营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项目盲目扩张;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累积放大;汇率短期剧烈波动引发的风险。

2017年下半年严监管以来,一些新的风险也值得关注:因为抽贷引发大面积流动性枯竭;由于相互不信任导致回款周期加长,应收款抵押踏空;股市剧烈波动,股票抵押引发连锁反应;个别大型金融集团的风险波及面较大;合规渠道融资困难,民间借贷引发新的风险。

面对风险,我们通常想到的对策是加强监管。毫无疑问,严监管非常必要。但是,面对潜在的风险,监管部门也没有必要搞运动式监管,因为过犹不及;各部门政策出台还应注意节奏性、协调性,3年攻坚战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避免政策共振和监管竞赛;监管政策还要关照经济宏观面的变化。不能只重监管,不管宏观,更不能引发新的国进民退,尤其应当以改革推进风险防控,因势利导,倒逼金融市场形成风险定价机制及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

归根到底,所有新金融从业者,应牢记习总书记金融要回归本源,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指示,让金融回归表内、回归场内,使实体经济更实、更强,从以往的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新阶段。

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确存在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违规金融机构、违规金融活动有蔓延之势,非持牌经营大量存在;个别企业借互联网、区块链之名,躲避监管,其风险正在向社会传递;名目繁多的资金空转、资本游戏,越来越趋向脱实向虚,投资者依旧迷恋刚性兑付。

当然,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值得我们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思考分析。譬如实体经济亦存在严重的扭曲,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供给侧改革尚在途中。因此,资金回归实体可能还有一个过程,必须更紧迫地指导和推进问题企业破产重组,加快僵尸企业的退出。另外,在经济转型期,对实体经济亦应有新认识,要树立“新实体经济”的理念,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面对金融风险的严峻形势和防控金融风险的重大责任,我们建议所有新金融企业首先从自身做起,拥抱监管,自查“双违”(违规机构和违规经营)现象,要敢于壮士断腕,走阳光金融之路。我们也建议一些大的企业在党委层面成立专门工作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遵守市场纪律,自查风险点,制订风险预案,建立明确的风险责任人制度。

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新金融家联盟秘书长 新望

2017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