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找到对的合伙人,慢就是快
我觉得找合伙人和找另一半是一样的道理,可遇不可求,有时候需要我们真心等待,等不到合适的,便不勉强自己。我们在想做成一件事情之前,一定是要找到对的合伙人,而不是为了形成团队,硬给自己塞一个。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工作。想想当年雷军为小米找的各个联合创始人,想想马云早期劝说十八罗汉的情景。
当下,大家很火热地谈股权分配,谈要把握好控制权,在宣导很多好企业、好项目因为股权架构不合理,导致惨淡的结果,也的确是这样。对于企业发展,合伙人是非常关键的,那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合伙人?
一、共同的价值观
古代对婚姻的观点是讲究门当户对,其实是有道理的。这个门当户对并不是完全指两个家庭一样富有或者处于同一个阶层,而是指同样富有或者同样阶层的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认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会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只有趋于相同的价值观,才能让捆在一起的人走得更远,现代人所讲的夫妻之间的共同语言正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所以共同的价值观,是验证合伙人能否走在一起,能否走得长远的根本标志。
二、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
为什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能力放在第三位?人品,正解是人的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当然,每个人的人品也受他所生长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态度是可以被影响的,唯有人品,是很难改观的。“正人用邪法也正,邪人用正法也邪”就是这个道理。
三、遵守规则、遵守原则
我服务的一家公司在梳理关于他的合伙人的问题时,谈到他和合伙人算是校友关系,也想参与他做的事情,当时也是急于用人把项目运转起来,所以很快便谈妥了,分配股份、前期投资、分工等都安排好了。但是在公司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了这位合伙人的一些问题:
·后期公司需要再次投入,以没钱为理由,不想再往里投钱;
·每天上下班非常自由,自己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分给他的工作没有结果,最后又去负责别的事情;
·没有创业者的心态,有种打酱油的感觉。
这种人综合看起来人品多少有点问题,最关键的在于不遵守规则、没有原则。工作就应该是工作的状态,创业就应该有创业的样子,把自己当成大爷,怎么能长久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很不好意思,只能请出局。
四、见过大钱的人
其实重点看的是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要找合伙人,各方一定要在金钱的态度上达成一致。金钱的背后能看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合作伙伴,他常说与人合作一定是先付出,再谈回报;但是经过事之后,发现他看重的是别人先付出,自己要先看利益。遇到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只能遗憾地说声再见。
比如一个企业里面有A和B两个股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资金不足,A是拼命地想办法解决困难,不惜将自己家房子抵押贷款,用来解决公司的困难;而B则是拼命地想办法将公司不多的利益归为己有,更别说再出资了。这个时候,A看的是事业,B看的是利益,其实就是价值观不同。事业面前事为大、钱为小,如果有人是钱为大、事为小,这样的合伙人一定走不长远。无论你是哪种金钱观,一定要选与自己一致的。
五、愿意付出,懂得尊重他人
很多时候我们与人合伙,找到好的合伙人真的比找对象还要难。可能在项目成立之初,大家都愿意为之付出,不在乎是否有工资,不在乎是否加班,因为创业的项目是自己的,都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懂得尊重他人,也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尊重他人,就是几个人一起合伙创业,在工作中有分工,在股权上有多少,但是在尊重上大家都一样。并不存在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谁的能力大谁的能力小,合伙人之间应该是彼此支持、互相鼓励。多看对方的优点,懂得赞美对方,而不是觉得他的股权比例比我小,就应该什么都听我的。
六、有能力,有梦想的人
这句话看起来像一句空话,其实是在说一种人,自燃型的人。人像物质一样,也分为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
·自燃型的人,没有任何的监督,他就能够熊熊燃烧。
·可燃型的人是他人给他能量他就能够燃烧起来。
·不燃型的人很冷漠,或者很盲目,即使他人给他力量,他也不能够燃烧起来。
自燃型的人是能够做成事情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燃,还能够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他们富有能动性和积极性,不是等上司安排命令才去做事,而是能够在别人吩咐之前,就主动带头成为众人的模仿对象。我们创业选择合作伙伴就应该选这种自燃型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得从事上看人,如果你和你的合伙人之前没有一起共过事,那就一定要好好评判,至少要有过3次或3次以上的面谈、沟通。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你会事半功倍;快速地找到勉强的合伙人,你会痛哭流涕,最后搞得两败俱伤。为什么我们在写商业计划书时,里面有一项就是团队的介绍,投资人不一定看项目,但是一定会看人。同样的项目不同的人去操作,效果肯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