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产业地产2:系统化经营与操盘攻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产业新生态:小镇与新城

由浙江兴起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小镇营建热潮。早在2016年4月,浙江印发的《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建设发展。

浙江的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而与小镇具有相似性的产业新城的建设规模通常要超出此范畴。有关信息透露,华夏幸福公司前几年在全国扩张建设产业新城时,与浙江政府多次沟通商洽,但由于华夏新城的用地规模大,双方没有顺利达成合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70%以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有关信息表明,中国的城镇化率没有出现刹车的迹象,正在举步前行。这意味着国内的产业新城建设在一定时期还将呈现跃马扬鞭的态势。

相对于农村郊野的城镇化,在城市中心的主战场上演着另一大战役——规避“城市病”,建设新城区。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文化问题,表现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地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新经济形势下,产业新城建设、产城融合会有什么样的新趋势、新特点?当下的形势,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角度看,都在强调围绕本土的综合基础做出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产业链群。其实,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原则同样反映产业新城的建设趋势,就是前面所说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这三个词六个字概括了我们产业新城、产城融合的重要特点,即产业新城首先形成产业集群、产业提升,这是核心、是基底;同时必须形成完满的生活配套服务、商业配套服务、社会配套服务,从而建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新城必须围绕几个主导的产业链去打造产业集群,同时不仅要打造产业链,还要打造系统化的、围绕产业而形成的丰富多元的产业生态体系。笔者研析认为,“三生”进而可以演化为“五宜”,即“宜产”“宜创”“宜商”“宜居”“宜游”,如图3-1所示。

图3-1 产城规建从“三生”到“五宜”的演进

1.宜产

毋庸置疑,产业新城的发展核心是区域形成产业集聚,尤其是打造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与带来区域转型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居于主导的、首位的显然是“宜产”。

2.宜创

产业集群、产业转型需要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离不开产学研的基础性工作,也需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所以这第二个宜就是“宜创”,适宜创业、适宜研发创造、适宜创意萌发与创新发展。

3.宜商

从产城融合角度讲,新城必须具有24小时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商业商务配套,即社区配套这可以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丰富且便利的商业消费、文化消费,同时满足外来临时性商务人群的商务需求,即第三个宜,为“宜商”。

4.宜居

反思我们多年前以北京为代表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产城建设所暴露的空间、交通、能耗等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产业新城的职住平衡,在新城和周边配套相当比例的住宅与商住公寓等,以避免职场人群“披星戴月”式的上下班流动(清晨披星上班,晚上戴月回家),让人们能够举家入住新城,安心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即第四个宜是新城的“宜居”,让人们安居乐业。

5.宜游

说到宜游,恐怕人们会有多种想法,甚至产生歧义。宜游是适合旅游吗?当然,一个漂亮的、有亮点的新城,是可以、也值得人们参观游览的。很多知名的特色小镇和新建产城不是已经被踏破门槛了吗?其实这是表面的游,深层的游应该是我们对产业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考虑区域的科技前瞻性、带动性和文化的引导性、丰富性,不仅区域招商和聚集相宜的科技企业、文化企业及新兴服务型企业,还要打造新城的新文化调性与高科技属性,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突出打造特色文化品位、品质与品牌,让区域拥有独到的文化体验和科技体验,形成体验文化、体验经济。如此这般,新城绝对是一个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的魅力产业新城。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的产业新区,着力打造区域的软环境与创新创业氛围,不断加大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

滨海新区图书馆(新馆)既是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头戏,也是滨海文化中心多种业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图书馆(新馆)是由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其他专项团队共同设计建造的城市新型图书馆。新馆坐落在滨海文化中心东侧,总建筑面积33700m2,中厅设计取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并有“滨海之眼”的形象构筑,“滨海之眼”的设计构思表达了一种愿景——“你在我眼里,我在你心里”。这两个特色建筑单元匠心独具,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品位与场所精神,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赞许,不仅成了区民、市民学习交流的学习园地,而且成了国内外书友、网红的打卡之地,如图3-2所示。

图3-2 滨海新区图书馆成了书友、网红打卡地

产业新城建设的“五宜”原则,其实隐含着地产行业和园区运营商的发展机会。“宜产”的产业集聚特性,让产业新城继续成为主打制造加工的工业地产(无环保和能耗等问题)和主打研发办公的科技地产的投资建设沃土,而三四线城市的产业新城给拥有新型商业模式和先进技术支撑的物流园区留有一定机会;“宜创”让一二线城市的产业新城保持科技园区和文创园区的高热;“宜居”“宜商”自然为传统地产商保有住宅与商业地产的建设机会,但是政府越来越要求地产商(包括头部地产商)要从产城融合层面筹划、拿取综合用地并夯实产业用地建设;“宜游”则为成熟的、高端的文旅地产商开启一扇窗。

【案例】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没有“城市病”的新城区

2017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提出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规划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如图3-3所示。

图3-3 北京通州副中心(城区)整体规划图

据悉,“引导城市副中心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成为北京通州副中心的建设准则。通州副中心将更合理地确立城市布局和结构,将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40%是生态空间;建立更良好的职住关系,将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从现在的1:1.3调整到1:2,到2035年达到平衡,基本实现在副中心工作、在副中心居住;鼓励功能兼容和复合利用,就近满足居民工作、居住、休闲等需要;完善住房体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住房调控体系;加强与公共交通耦合,实现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一次换乘可达,如图3-4所示。

建设通州副中心,下一步要制定控制性详规实施工作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要继续深化规划设计,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搭建城市骨架。抓好行政办公区后续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约11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通州堰”分洪体系建设;建设六环路入地等重要工程。

图3-4 北京通州副中心规避“城市病”的建设筹划

图3-5 北京通州副中心的复合性城市功能

通州副中心要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等功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如图3-5所示;构建大尺度水绿空间,实施主要河道景观提升,特别是水环境治理工程,在城市副中心外围预留生态廊道和绿带;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挖掘运河文化;切实提高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与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2019年后将有一系列对接,交通、产业、设施等措施届时会陆续公布。

【案例】京津(宝坻)中关村科技城:产城融合新典范

北京在建设通州副中心,寻求北京再度发展,而北京的另一块金字招牌——中关村也在寻求发展的新路径、新区域。在京津唐的交界地天津市宝坻区,中关村又开始书写浓重一笔,共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总体规划占地面积14.5平方公里,建设周期15年,开发运营周期30年,预计总投资额约1100亿元。在北京以外尝试了中关村倡导的科技园区“六位一体”规划,找准自身定位,统筹开发管理。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重点发展能源互联网、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四大产业板块。

中关村科技城项目不同于一般产业园,秉承“中等城市”的建设标准,打造一个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建成后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科技城项目不仅包括产业园区,还囊括了住宅、学校、医疗、商业、文化场馆、绿地景观等配套设施。科技城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符合现代人居的优质生活圈,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人才战略长远规划的重要部分。科技城从商业配套、一贯制学校、医院的引入等方面匹配优质资源,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热土。

据悉,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建设发展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通过承接北京产业外溢,到2021年实现产业的快速集聚;第二阶段,计划到2025年形成产业人口2.5万、常住人口2.4万的产城融合集聚区;至第四阶段,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将在2035年建成一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多元功能复合共生,拥有12万产业人口和7.5万常住人口的新城。

作为京津冀三地“2+4+46”平台的15个协同创新平台之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志在打造北京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促进京津冀产业升级。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计划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立北科高精尖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分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鲍矛介绍,天津分院将于2020年春季开工,通过近三年建设,200名到300名副高以上职称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将会常驻宝坻工作,届时分院年产值可达5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为宝坻增加800个就业岗位。

如今,产业新城承载着区域的未来希望。前瞻定位与建设规模决定了其一旦出手亮相就是恢宏巨制、波澜壮阔的大手笔。产业新城的规划与建设从“三生”到“五宜”,让我们明晰了产城融合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主导内容与发展路径。不管怎样,充满勃勃生机的产业新城可以这样描述:企业乐于投资在那里、创业在那里、生意在那里,人们乐于工作在那里、居住在那里、娱乐在那里。换成一句话:快乐工作并幸福生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