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短片创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开始之前,让我提一个假设:

许多年以后,如果人类文明消失了,新的地外文明出现在这个星球上,“他们”将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我们”和“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你这个假设不成立,可能“我们”的文明会一直存在着呢!假如人类历史没有中断,“他们”了解“我们”不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也有人说: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我们难道不是这个宇宙中唯一拥有高等智慧的生命?若真有地外文明,他们有什么必要了解一个已经消失的世界?

还有人说:“我们”是不是已经进化为更高级的文明了?或许“他们”能够乘坐时光机器回到“我们”的时代,亲眼看到我们生活的世界?

跑题跑太远了……

其实,我的提问并非是让你关注“地外文明”这个话题,而是期待你换一个更遥远、更陌生的时空维度来看待我们即将要做的事情。就类似于小时候,你的母亲为你打开书本,念出的第一句话:“很久很久以前……”当然,也可能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你听到的也许是个寓言,也许是段传说,还可能是首诗;但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想要学习人类的文化,都要从这里开始。姑且不去判断讲述的内容是故事还是历史,是虚构还是真实,因为隔着厚厚的时空墙壁,今天的“我们”无法触摸和感受到很久以前的“他们”,所以只能用这样一种讲述的方式来追忆和遥想。但可以猜测,这些流传下来的内容是在提醒我们大家,人类的世界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人类的一种保存集体记忆的方式,而且正因为有了记忆,我们才能够被称为“人类”。

比起“很久很久以前”要用故事和歌谣来储存记忆的人,我们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一百多年前,人类相继发明了照相术和摄影术,可以借助化学感光技术,把许许多多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保留在底片上。当你今天看到“他们”的时候,还是会有种种惊讶,“他们”长着和“我们”一样的面孔,但是行为、表情似乎又是那么不一样。

20世纪,人类又发明了数码摄影技术,我们能把拍摄的影像以数字文件格式储存在硬盘里。这意味着我们储存影像内容的成本越来越低,而且储存量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是,不用再担心靠化学方法记录下来的内容会随着漫长的岁月而消失。

没过多久,更廉价、更轻便、更容易操作的家用数字摄录设备又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用便宜的摄影机来记录生活、自由创作的行列,那种感觉就像写作和记日记一样随心所欲。因此,有些人将“摄影机”形容为“摄影笔”。

今天,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拍下你想要拍摄的东西:重要的时刻、美妙的瞬间、幽默的段子、灿烂的笑脸……或者,是在你身旁突然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这个星球的边远角落里,那些或残酷、或离奇到你难以置信的真实场面。

我们借助手机和电脑里的共享平台,就可以把影像的内容与全世界分享;站在地球的这一端,立刻就能看到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一切。时空的墙壁,似乎不再是阻碍远方的人和以后的人了解我们的难题。

你终于明白我在开篇假设的问题是想讨论什么了吧?我想要讨论的是我们即将要做的这件事情的意义,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做起吧!

打开你的第一部摄影机、照相机,或者智能手机,然后把它们放在支架上。此刻,无论你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青春灿烂的少女,还是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你都可以对着手机、相机或者摄影机镜头微笑,轻轻挥手,说一声:

“嗨,你好,未来的朋友!”

然后,你可以把这段视频文件储存在一个小小的硬盘里,就像是把一封信放进一个瓶子,密封好,埋到地下、藏入树洞、扔进大海……或者其他可以放很久也不用担心会腐烂、消失的地方。

这就是一个“时光的漂流瓶”。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

许多年之后,不管是“地外文明”还是其他什么更高级的文明,当“他”打开这个瓶子,“他”的第一反应也许是:

“哇,好亲切!”

“哇,好漂亮!”

“哇,好可爱!”

可能也不需要那么久,可能打开瓶子的是某个同样喜欢在地下挖掘宝藏、在树洞里藏东西、在海滩边捡宝贝的孩子。或者,看到视频的就是你的亲人,你的子孙,甚至是,若干年后的你自己。

你,或者他们,也许未必惊讶,但是至少会有一种感动。那种感动,就像是你小时候,母亲送你单独出门,你坐上车,开始会有些兴奋,坐了一小会儿还是忍不住回过头去,发现她依旧站在门口,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小很小的点,但是仍然向你挥着手……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制作“时光的漂流瓶”,我们要为自己,为亲人,为你最好的朋友,为更多的陌生人,甚至是为人类和宇宙储存记忆……“记忆”保存的时间久了,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历史”。

当然,从你拥有自己的第一台设备起,我们还能够做更多。

你可以给自己记影像日记,例如每天都对着镜头说一小段话:“今天我吃到了一种特别美味的水煮鱼”“今天我听了一首非常动人的歌”“今天我看完了一本有趣的书,有一段文字很美妙,我想念诵出来”“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是个女孩子,我觉得她……好可爱”

不要怕这些琐碎的话没有意义,它们其实是记录你如何一点一点展开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你的成长。

我们也可以首先拍摄自己的亲人,比如拍摄妈妈亲手给你做的一道菜,那你就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了。你可能要考察一下厨房的光线,确定你是否能够拍清楚;还有厨房的大小,确定你能站在那里拍摄而不会干扰到妈妈的工作;你还要了解一下妈妈做菜的工序,避免遗漏了重要的环节而让你的记录不够完整。不要忘记拍摄菜上桌后大家津津有味吃的过程,那会让我们感受到菜的美味。哦,最重要的一点差点遗漏,还要拍下妈妈做菜时的表情,甚至她头上的汗珠……因为,这是一道有爱的菜……而等到下次拍摄的时候,你也许会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怎样把妈妈拍得更美?

你可以由此开启思考,在此之前,你有这样认真观察过自己的父母吗?用一个一个镜头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日常劳作?尤其当你走向成年之后,外面的世界会更吸引你的眼光,而回到家里你就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观察与你最亲近的人,也不会想到要和他们沟通。

此外,你还可以拍下和他们在饭桌上的交流。是的,你可以把机器架好,然后像一个记者一样去提一些问题。例如,爸爸是怎么认识妈妈的?他们又是如何决定在一起的?他们也许不想说,那你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开口说——当然要用更巧妙的方式而不是强迫。这就好比是你自己的一段“史前史”,它对你而言非常重要,会让你搞清楚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让你了解了上一代人的爱情。你也可以问自己出生那一刻,他们对你的第一印象,因为对于那一段“历史”,你不会有任何记忆,但是那一段时光里却凝聚着父母对你最浓郁和最甜蜜的“爱”。

还有一种可能,你也许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你发现自己每一天都处于和父母的争吵和对抗之中,那你就更有必要像一个摄影记者那样沉着地工作。你可以选择一个父母都不忙碌的时刻,在一个能让双方都放松的环境坐下来,然后把你的设备打开。有相机或者摄影机出现的环境的确难免会有一些尴尬,但有时候却需要这种正式的感觉,因为它让你们获得了某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记住,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像个记者一样理性而亲切地提出你的问题:父母对你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现在的你?你可以比较一下你们看待问题有哪些不同,然后你也可以在镜头前平静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不要指望这种“采访”的形式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我只是想告诉你,“拍摄”视频本身除了“记录”,其实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沟通”,而理性的“对话”至少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开始。过一些日子,当你和你的父母再次去看这段视频,也许会获得新的感受,也许会加深你们对彼此的理解,也许会让你产生某种自省,你可能会想:“我该如何去提出更好的问题?”或者“更好地去提问题?”

我知道,大多数人拿到自己的第一台拍摄设备,不会想着要去拍摄和采访自己的亲人。他们开启自己的工作,往往还是基于一种好奇心,他们会举着机器在大街上和公园里游走,拍花儿、拍鸟、拍流浪的小猫、拍云、拍行色匆匆的路人、拍世间万物……但是他们拍下来的内容,只是一些漂亮的画面,却不能构成一条有意义的短片。

所以,有时候如果想让你的创作之路走得更远,就要给你的好奇心找到一些方向。比如,你在路边遇见了一个寂寞的老爷爷,你发现他每个傍晚都守在那里,用废弃的钢丝做非常精巧却没有人买的玩具。你就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一样,决定把他制作玩具的过程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开始聊天,几乎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你甚至了解到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爷爷可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嚯!这是你发现的另一个宝藏!

于是你的采访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你想搞明白他为什么会热衷于用废弃钢丝做玩具,你想知道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你还想记录他有些贫穷和寂寞的现实生活。你产生了一个念头:“如何帮助这位老爷爷,把他的故事和他的手艺做成一个短片,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来买他的玩具?”

“怎样把妈妈拍得更美?怎样提出更好的问题?怎样制作一个短片让更多人来买老爷爷的玩具?”当你的脑海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一起上路了。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如何制作更艺术化和更生动有趣的时光漂流瓶,为自己、为亲朋好友、为人类储存记忆。

撰写这本书的起因,是我从2015年开始到2020年期间给上海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两门专业课:一门叫“电视采访与写作”,另一门叫“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这两门课让我和很多学生成为朋友,并且孵育了不少小作品,所以学校的郑涵教授和赵为学教授建议我把课程内容整理出来,编成一本书。感谢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勇气总结自己做导演和记者时的创作心得,并且结合前人的艺术理论以及六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此书。关于本书的内容定位有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内容开始是聚焦于电视节目的创作,但是这些年媒体生态风云变幻,在和我的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连他们自己都很少看电视了,所以课程主体内容重新调整为“纪实性短视频”或者“纪录短片”的创作。定位于“纪实性短视频”或“纪录短片”,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意味着要更适应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和分享,这的确是我调整教学内容的出发点。

第二,从媒体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看,短视频已成为公共媒体和个人表达的重要形式,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场“碎片化”和“平民化”的狂欢。许多短视频产品是粗糙低劣的,而更多所谓的专业化产品则陷入一种低水准复制,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并不多,真正能够引导大家进行专业化创作和艺术性探索的书也不多。所以我虽然考虑到“新媒体”环境带来了创作生态上的变化,又希望学生们刻意和那种批量生产的“新媒体产品”保持一种距离。我们要去创作的是“作品”而不是“产品”,要培养的是导演和记者而不是粗劣的技术工匠。

第三,这本书不打算过多介绍拍摄和剪辑技术,这并非是对于技术的轻视,而是因为市面上介绍技术的书已经很多了,没有必要重复信息、浪费资源。随着摄录设备变得操作更简单,价格更便宜,技术本身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是,技术可以交给同学们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这是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的内容,但大部分人缺乏的是对艺术表达的理解、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尤其缺乏对人的关注;而“采访和写作”要围绕的核心,不正是“人”吗?

第四,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条”“二更”“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都有各自类型的短视频产品,越来越多的人也掌握了在微信朋友圈里创作和发布视频的技巧,但它们都不是本书要介绍的重点。我们要感谢所有优秀的企业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者,为丰富我们的“漂流瓶”种类所作出的贡献,但是我更希望去探索的是一种能够超越于历史时间而存在的艺术表达形式,我也希望我的朋友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所谓的“纪实性短视频”或者“纪录短片”。何况在技术进步如此迅速的今天,新和旧还是我们描述媒体的准确概念吗?为什么不能去关注那些更恒久的东西?

第五,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居然是一本纯文字的著作,一本介绍纪录短片创作的书,却没有配一张图片。没错,这恰恰是我刻意为之的。因为今天最流行的一些短视频作品,几乎都将“套路化”理解为“专业化”,甚至将“真、善、美”都变成了一种模版化的东西,因此鲜有能举出的经典例子。我们认为它们从视觉的角度限制了我们的理解和想象,反而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漂流瓶——“文字”——能够解放我们的想象,释放我们的创作活力。让文字更有画面感,让画面更有逻辑性,让我们靠文字帮助大家恢复对画面的感受和味觉吧!

第六,这是一本由浅入深启发你进行短片创作的书,但我并不想把它写成一本规规矩矩的教科书,更希望这是一本具有开放性的专业著作,或者至少是一本可爱的书!我的交流对象大多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最可贵的地方恰恰是强烈的表达欲、不受约束的想象力和不被抑制的童心,这一切引领着他们创作出个性十足、独具特色的作品。这让我越来越不想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来写作,或者用一种完全标准化的语言来规定和约束每个人的创作。希望这本书适用于所有纪录短片创作爱好者,包括那些刚刚获得自己第一部手机或相机的孩子,和所有保留了童心的大人。它未必能够教会你拍片,但是也许能引导你开始艺术创作,或者至少让你开始热爱生活。

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帮助的朋友们,但是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学生。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制作了几百个“时光的漂流瓶”,它们或者散见于网络,或者安放于学生自己的公众号,或者沉睡在学校的档案袋里,等待着许多年后被人发现和捡起。

每当我点开他们的作品,就能再次看到、听到、闻到、品到、感受到那些已经被封存的时光,那是影像的力量,也是青春的力量!凝望那些作品,或许能够让我们这些创作者不断点燃创作的火热激情,能够鼓舞我们在创作生涯中探索更丰富的可能性!

观看年轻人的作品是一件让人获取灵感和能量的事情,所以我期待更多朋友加入我们,一起来从事纪录短片的创作。虽然我们无法抗拒时间的流逝,却可以用手中的“摄影笔”记录当下,记录美好,与岁月为敌。

一千年、一万年之后,如果有人点开“时光的漂流瓶”,他们未必会知晓我们的姓名,却将记住我们曾经站立的角度、设计的构图、关注的人物和投入的感情——我们对于世界的贡献,就是将时间凝固为最动人的风景!

汪 洋 于深圳

2021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