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弄巧成拙——村志碑被“泼墨”成画
南张庄这个村子,原本不叫南张庄,自古以来,一直以张庄为名,历史渊源非常久远,在村子西边的沂河里曾出土一块隋朝时的墓碑,上面刻着“盖医王”三个大字,墓碑上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生前事迹,他生前曾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医者。
在发现盖医王石碑不远处的沂河边,还曾考古发现过年代更久远的文物,并立碑一处,后来石碑不知所踪。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实行“包产到户”的张庄村还非常落后,经济以农桑为主,依稀记得,那时的我穿着开裆裤,常在公社大院里悠哉游哉地玩耍。
那天,公社里一大早就挤满了前来抓阄的人,叉筢扫帚独轮车等生产工具被以抓阄的方式分到了户里。
父亲随后分到了一块“责任田”,还分得了一套种地打场的工具,他把工具拿回家以后,却犯起了愁。这可咋办呢,因为我爷爷是木匠,在生产队的时候,父亲每天跟着爷爷在队里拉大锯,学木匠活儿,挣工分,因此庄稼地里的活他不太懂,所以就犯了愁。
正当村里有些人在为刚刚分到的“责任田”犯愁的时候,又一件事让全村的人炸开了锅。
在村口处刚刚落成的村志碑上,赫然写着“南张庄村”四个大字。“大美的张庄,咋就‘难’了呢?咱村的日子,本来就很难了,又再加上个‘难’字,这回可是难上加难了!”,村里的吴“神算”也是气愤不过,与同在一旁的人絮叨了几句。
远近闻名的吴“神算”,据说他早年当兵时,从部队带回来一部很古老的《易经》,村里人有丢了鸡的、小孩起名的、求学的,都乐意去找他掐算掐算,他都不要钱,您别说,有时候还真的很准。
村子在改名一段时间后,有村民路过的时候,发现黑色的沥青从石碑的上方或粗或细一道道流了下来,当然,被村人忌讳的‘南’(难)字也被沥青遮住了,本来,改名是因为本县有重名的,哪曾想改名之后,村志碑被泼墨成画了。因为村里人都不喜欢这个新名字,所以,“这幅画”不知何时又被弃置在了沿街的绿化带里,只有在用手扒开一旁小松树的时候,才发现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