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才不伤感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金钱圈:钱包的界线,决定谁可以用你的钱

小米是我的朋友,刚结婚不到一年,就开始埋怨婆婆。

婚前,小米看到先生每个月扣除必要开销,会交给妈妈2万元补贴家用。小米以为,先生负责任,重感情,而且上进、勤俭、孝顺,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但兴冲冲结婚之后,一切都开始不对了。

首先,小米惊觉,婆婆一共有3个小孩,每个小孩固定给妈妈2万元,婆婆一个月可以拿到6万元,却总是唠叨着,不停抱怨。

小米住在娘家,东抠西省,为了存房子的首付和孩子的教育基金,她努力工作、加班,只为了多存一点钱,却总像孤军奋战,无人支援。

她先生薪资有限,每个月扣除必要开销和给妈妈的2万元,几乎无法存钱。小米焦虑极了。

小米跟我说,她不是虚荣的女孩子,她只想替自己和孩子存买房的首付。但先生付给婆婆的2万元,像压在井口的大石头,挪也挪不动。她想减少给婆婆的赡养费,但纠结的处境、尴尬的角色,让小米犹豫着,却步不前。

婚后,小米非常不快乐,她哭着告诉我,早知道会陷入这种处境,她不会结婚,不会跳这个坑。我拍拍她的肩膀,告诉她我懂,我能感同身受。

在我小时候,爸爸从不拿钱回家。奶奶缺钱,爸爸给钱,叔叔花钱,我家的“金钱链”牢不可破。

我爸爸跟小米的先生一样,从开始工作以来,薪水全数交给奶奶,婚后这样的形式完全没变。

奶奶买米、买油、买衣服,爸爸出钱;叔叔欠下赌债,爸爸还钱。妈妈婚后,只能适应着、挣扎着,无力改变。

几十年来,妈妈痛苦、愤怒、埋怨,隔三岔五就跟爸爸吵架、打架,互相诅咒、责骂,看着他们的婚姻一塌糊涂,我既感到无奈,也感到纠结。

从表面看来,爸爸爱他的妈妈比爱我的妈妈,似乎还多一些。

爸爸结婚了,在婚姻里,他奉养自己的母亲,却不曾松开旧的金钱界线,画一条新的来适应改变。妈妈被忽略,被牺牲了,他们夫妻间的亲密感、信任感,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中,走向毁灭。

但往深一层看,爸爸的爱也许没有差别,他只是忽略了、迟钝了,无法“看见”自己的内在,有一个“金钱圈”,这个圆圈决定他的信念,决定他的顺序、目标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生活和婚姻。他被金钱圈推动着,而他浑然不觉。

金钱圈是指钱包的界线,这个界线,决定了谁可以用你的钱

小时候,我们的“金钱圈”只有自己,所以常会看到小孩子拿着红包,霸气地说:“这是我的!”如果有人说分给我一点好不好,小孩子会很生气地说:“不可以!”

孩子年纪大一点,他开始发现,不把手上的钱分享出去,显得小气。他开始试着松开钱包,扩大自己的金钱圈,他会把钱借给好朋友,也会花钱买零食、买玩具,跟朋友一起分享。

随着年纪再大一点,孩子开始工作。这时他的金钱圈,会随着扩大的朋友圈,再扩大一点——伴侣、父母、同事,许许多多的“别人”,也许都可以跟自己共享,用自己的钱。

但随着朋友借钱不还、同事倒会 编者注:标会是民间的一种集资方式,是一种非正式金融制度。发起人称为“会头”,若会头跑路则称为“倒会”。、伴侣移情别恋、加入慈善组织,有些人的金钱圈会缩得小些,有些人的金钱圈会扩得大些,随着时间过去,每个人凭借着经验、境遇,摸索着、斟酌着,逐渐建立起一个清晰的“金钱圈界线”。

在进入婚姻之前,每个人的圆圈都是清晰明朗的,有些人的金钱圈很小,小到就只有自己,自己赚的自己花,别人赚的别人花,互不相干;有些人的金钱圈很大,父母、太太、孩子、手足、亲戚、很熟的朋友,都在里面,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圈。但不论是大是小,一旦进入婚姻,夫妻合并财务报表、合并银行账户,共同抚育孩子,一起还房贷,一起存退休金,一起奉养父母……两个人的金钱圈,被迫重叠了。

在婚姻里,重叠金钱圈的时刻,既痛苦,又危险。

金钱圈大的人,得缩小自己的圆圈,去重叠小的;金钱圈小的人,得扩大自己的圆圈,去重叠大的。缩小和扩大的过程,都是改变,而改变是痛苦的和挣扎的,任何一方如果无法完成转化,两个圆圈叠不起来,会面临决裂,就像小米的婚姻一样,她正遭遇这样的风险。

小米告诉我,她画出来的金钱圈如图3-1所示。

▲ 图 3-1 小米的金钱圈

而她先生画出来的金钱圈如图3-2所示。

▲ 图 3-2 小米先生的金钱圈

这两个圆圈一大一小,无法重叠。

小米说,先生把爸爸、叔叔、舅舅、妹妹,都当成了“自己人”;而自己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对她先生来说,妈妈的生活费、爸爸的股票融资、哥哥的卡债、妹妹的嫁妆,甚至外甥女的大学学费,他有义务,也该承担;给妈妈的2万元,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小米进入他的生活,不会改变什么。而这种超大的金钱圈,让小米崩溃。

小米的金钱关系,谨小慎微。

她哽咽着告诉我,小时候她爸爸帮舅舅作保,被恶意倒债,全家慌慌张张、憔悴踉跄地逃债十几年。十几年来,小米东奔西跑,惶惶不可终日。爸爸为了躲债,四处逃窜,整年见不到人;哥哥、妹妹住在各个亲戚家里,不停转学,每个人心事重重,有家不得归。说起这段经历,小米抽抽噎噎。她坚决地告诉我,钱算得越清楚,越不伤感情。资助兄弟姐妹,只会怨恨不断,遗祸万年。小米用手指着自己的圆圈,边噙着泪,边把头摇得像只拨浪鼓。她告诉我,她工作十几年,既不借钱给家人,也不过问亲人债务。婆婆的赡养费,她也实在给得心不甘、情不愿。她的金钱圈,小而独立,坚不可摧。

我听完他们的故事,就知道小米的小圆圈和她先生的大圆圈,从重叠的那一刻,注定天崩地裂。

小米没有先生的经历,不理解先生的观念;先生没有小米的经历,不理解小米的恐惧。他们夫妻俩从没有坐下来,好好观察自己、敞开自己,把过去的经验、过去的信念,整理一下、梳理一下,好好沟通,彼此理解。

他们根据情绪行动,依照旧的心智地图行动;先是抗拒、隐忍,接着唠叨、埋怨,最终冷战、吵架,在婚姻里施加压力,把两个人的联结感、亲密感,关在黑暗里,拉进深渊。

要说我从自己的经验里学到了什么,也许是我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独特的挣扎过程,没有人应受责备。大圆圈不一定就是好的,小圆圈不一定就是坏的。我们该像孩子一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坐下来一起画出彼此的金钱圈,做一次大脑的“心智扫描”。

大脑就像弹珠台,弹珠台里的铁桩位置是不一样的。当一个想法、一个动作像弹珠一样弹出来的时候,会弹出不同的路径,掉进不同的弹珠孔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看清楚对方的弹射路径,了解他有怎样的过去,有什么印记,不做出任何判断,不做出任何承诺,只是理解,理解对方的经验、理解对方的情绪,揣摩对方的处境,从对方的角度重新看世界。这才是敞开,才是沟通,才是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