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笔仙
上文讲到句天师和木生在手持天尺的书生帮助下,抓了井鬼,回到村里,自然是得到一番感激和许多报酬,表过不题。句天师提到这书生是自己的同门,但是详情没有再说起,此事也就暂告一段落。
===========================================
盛夏,天气炎热。
夏天的阳坡村显得特别热闹,到处可见小凉棚。就是用木和竹搭建的用于盛凉的小棚。
[真情互动环节]我有时很怀念小时候夏天的场景,那时候没有冷气、没有冰箱。大家都在院子外面盛凉,摇着大蒲扇,地面都洒上井水降温,大家在院子里有说有笑的,直到繁星满天,蝉声阵阵。尤其是夏天傍晚的场景,就像是一幅画或者是一首诗,藏在记忆的深处,很值得玩味。
小凉棚是大伙乘凉吹水的地方,老人们一般要讲一讲古时候的事,当然都是传说。
阳坡村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很多年前,可能大概在晋朝以前,阳坡村有一个乞丐。乞丐以前并不是乞丐,关于乞丐成为乞丐有两个版本,一说是该生出生时因感染风寒伤了大脑,导致智力低下,家人又死得早,亲戚也无人肯收留他,也就沦落至无依无靠,又因为智力低下,毫无谋生技能,于是便成为乞丐。另一说法是该生是一名潦倒书生,家财用尽却功名不第,一时气急攻心就发了疯,流落街头当了乞丐。
不管是哪种版本,最后他就是一名乞丐。这个乞丐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他非常虔诚,当然,现在我们称之为迷信。这个乞丐每次经过村里大大小小的庙宇都会进内参拜,在村里也传为佳话。
乞丐没有地方住,有时就在庙宇里过夜,一般睡在神几下,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庙宇里守夜的庙童,也算是庙宇里半个庙祝,有时还帮有钱人家按时上上香什么的(有钱人家一般都比较忙,但又想显示虔诚,就会托付庙祝代为上香),也算是谋得半瓦遮头。
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天空闪着紫色的闪电,乞丐刚好就在某一庙宇里睡觉,被突而其来的雷声和闪电给吓醒了。只见一道紫光射入庙宇之内,不偏不倚正好劈中乞丐。说来也让人难以致信,被雷电击中的乞丐并没有当场暴蔽,而是仿佛进入了梦境。他梦见有个像文曲星君那样打扮的天神(别问我是什么打扮)站在他面前跟他说话。文曲星君说自己被乞丐的虔诚打动了,在全国成千上万的乞丐中选中了他作为自己的化身,要借乞丐的身躯行天下大道。然后文曲星君就消失不见了,而乞丐迷迷糊糊中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觉又睡了过去。
等到乞丐一觉醒来的时候,他就不再疯癫了,变成了智力正常甚至有些超群的有为青年。手中还多了一杆判官笔,神奇的是传说中这笔不需要沾墨就能写字,而且写出来的墨迹是紫色的。乞丐感到一股诗兴从内而外地要涌出来,于是提笔在庙里的墙上题了一则七绝,诗曰:三界混沌何所窥,禅机道破万物摧,神形相寄无所识,四时往来自有规。据村里的人介绍,现在庙里还有这首诗,多少年过去了也没有褪色。
乞丐从此以后就四处行善,捉鬼治邪,画符救人,成了阳坡村最有名的赤脚大仙。据说他手上的大笔具有神鬼莫辨的道术,曾经点石成金、开山为河,仿佛一泼墨、一点笔就能改写江山。因而被号为笔仙。
阳坡村当时有一处狐狸洞,据称里面住了成千上万的狐狸。而且洞里的狐狸大多已经修练成妖,为害村民,很多人因此死于非命。笔仙听闻后便前往狐狸洞,与狐妖斗法三天三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笔仙在狐狸洞前立了一块石碑,碑上描画了一道封印,称为“枷楞咒”,用于镇住狐妖。更是放火烧了狐狸洞,只听得一片哀嚎,狐妖死伤无数,一阵阵恶臭弥漫整个村落,五天五夜才散去。笔仙也因为此役而杀孽过重,终而阳寿耗尽,不久便重病不起,最后死在破庙里。笔仙死时,村民们见到一则紫光冲出破庙,直射向天空而去,照亮了整个阳坡村,有如白昼。
村民们为了感激笔仙再生之恩,重新修缉了他死时居住的庙宇,因为年代久远,早已不知庙宇原先供奉的是哪位神灵,村民们就将重新修缉的庙宇命名为“笔仙庙”,长年供奉这位赤脚大仙,也希望阳坡村风调雨顺。
故事回到二十多年前,当时句天师也才十七岁左右,与他的师兄文意被钟师道选中下山出鬼宫。当时他们还不是天师,在钟师道中是新一辈的道士。句天师排行第五,师兄弟们称他句小五。文天师是大师兄,比句小五大了五岁,因为处事冷静识大体,在钟师道中得到师叔辈们器重,师兄弟们都戏称他文管事。此次二人被选中下山出鬼宫,代表了师门对二人的肯定。
“这是后来修建的笔仙庙,原来的笔仙庙在帽子山后面,因为有狐狸洞,大家都不敢前去,慢慢就把笔仙庙迁到这边了。”笔仙庙的庙祝向前来探奇的句小五二人介绍道。
句小五和文管事觉得这笔仙庙和狐狸洞有可能是鬼宫,于是决定要去看看。
关于鬼宫,那是修道之人的一种修为里程碑。鬼宫类似于阵法中的异世道,仿佛穿梭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修道之人将面对一个异常强大的对手,称为鬼王,以及鬼王在阵法中设定的规则。只有通过鬼宫考验的人才能算是出了道,成为天师。因而出鬼宫是成为天师的重要考验,而鬼宫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各种怨气集结而成的极凶之地,鬼王往往就是这些凶灵的集结物,这种鬼宫一般就在废弃的阴宅、破旧的古墓里。另一种是人为形成结阵,设阵人会在其中布置机关和幻像,目的是摄取生人的魂魄以延年益寿,具体在道家的法术中各有区别。正道中人对人为设置的鬼宫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那是邪门歪道,即便出了这样的鬼宫,也是不为修道之人所认可的。但是话说回来,要结成鬼宫是需要极大法力的,一般人难以胜任。
寻找鬼宫、出鬼宫是修道之人的重大考验,现在句小五和文管事正面临这样的考验,他们断定笔仙庙和狐狸洞有可能是鬼宫所在。
被废弃的笔仙庙就在狐狸洞旁边,二人来到帽子山时,已是入夜,只看见破庙不到十步的地方有一个山洞,山洞前立着一座碑,从碑文图案来看,确实就是枷楞咒。很显然这就是传说中的狐狸洞。
二人进了破庙,果然墙壁上还依稀可以辨别出传说中言及的七言绝句。句小五喃喃自语道:“这几句诗是什么时候写上去的呢,这么多年疏于打理还依稀可见,确实不是一般的文书。可是传说所指的是晋代,但这绝句却是唐时兴起,按理说晋代是流行四言诗啊!”
文管事却不理睬,说道:“所谓传说,那便不过是以讹传讹。不过我倒是对那神笔感兴趣!”
钟师道崇尚的是道术的修炼,而认为借助于神兵是一种道术的退步,但文管事却认为凭借外物可以拓展自身,不过他在道中不敢多说,但私底下,句小五是明白这些事的。
句小五没有说什么,忽然一阵急风,他们手持的火折子便熄灭了,洞里一片漆黑。句小五心中叫糟,叫了两句师兄,已经没有人回应。句小五分不清方向,只是往前慢慢地走。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团朦胧的光影,看不分明。忽然有一名女子出现在迷团中央,看不清面容,只听得她轻声说道:“救我!救我!”
句小五入道时间不长,但是道术修炼自然是到家的,否则也不会被派下山来出鬼宫。他已经猜到自己可能是进了某种阵法之中,眼前看到的不知是实是虚。句小五施展道术,画了两道符咒,就向眼前拔开,那迷团果然散开,适才的女子不见了。却看到地上蹲着一只白狐。句小五想起这可能是一种狐妖,但是这狐狸洞据说千百年前就被烧毁,怎么还有狐狸出没?
那狐狸直直地看着句小五,眼神中有哀怨的神情。句小五分不清这感觉是真是幻,然后狐狸转身向洞里走去。句小五既然是为鬼宫而来,这时候便没有退缩的道理,也跟上前去。走了数十步,那狐狸便停了下来,句小五看到前面有一道白光,好像是从山洞外顺着洞顶的缺口直射入来的,但是他们进来时已是入夜,哪里还有什么白光?
白光照在地上,地上盘膝坐着一白发老人,正闭目养神,有仙家风采。那老人一动不动,山洞中却传来声响,只听一洪亮的声音说道:“今夕是何年?”
是密音入定?句小五不敢分心,手中已祭出两道符咒,一道消声,一道驱光,试图消除这眼前的幻像。可是那符咒竟一点效用也没有,那声音仍不止息,继续说道:“你还有多少道术,尽管使出来!”
句小五不免心慌,这迷阵非同一般,他使出看家本领,把背上的桃木剑祭出,书了一道“北斗咒”,挥剑就斩向地上的老人。那老人却忽地化成一道白光,与洞顶缺口射入的白光融成一体,忽地收成一束,向句小五射来。句小五横剑来挡,桃木剑当即折断,自己也倒坐在地。白光一阵收缩,又向地上的句小五射来。
句小五不及闪避,眼看就要被白光击中,那地上的白狐却突然跳起,挡在句小五身前,白光射向白狐,白狐恶叫一声,飞身百步之外。句小五被眼中的一幕吓呆了,不知这白狐为何替自己挡这一劫。
那白光却不消停歇,又向句小五射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白光袭近的一刻,句小五眼前横出一道紫光,紫光与白光相迎,白光便消去,句小五伸手去抓那白狐,想看看它还有没有气息,可是他只捉到几根狐毛,一转眼地上的白狐也不见了。
句小五看着手上的狐毛,突然一阵风就把狐毛吹走了。句小五反应过来时,才发现文管事就站在身旁,刚才的紫光来自文管事手上的一件奇物,句小五看不清楚。文管事说道:“我们快离开!”,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把戒尺,一挥一横,口中念道:“缩!”,眼前便晃出一道闪光,句小五好像迷糊过去了,然后二人就出了狐狸洞,回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