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与点评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观沧海/ 曹操

一“观”字 感豪情——《观沧海》教学设计

张小宁

(学情文本定位)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初中阶段,应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作品,理解作品大意,初步赏析艺术手法,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一方面得区别于小学教学,不只是认知诗歌大意,还应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有所体认,对诗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所以进入七年级,要引导学生读诗,既感受体验,又理解辨析。《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意象丰富,虚实结合,气势雄浑,适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设计理念)

古典诗词大量引入教材,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致,但相比于浩瀚的古诗来说,这些也只是沧海之一粟。因此,突出学法指导,是变“学会”为“ 会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要著。《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诗中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诗歌先突出写大海边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 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勾画了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接着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和诗人的感情。教学时,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借助反复的朗读、充分的想象,体会诗的意境。这是阅读诗歌的方法之一。学生依靠本首诗歌对阅读方法的寻找,从题目入手,紧扣“观”字,感悟、认识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感豪情。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通过老师的启发,经过思考、讨论、明确,一直追踪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并获得成功体验。引起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热情。

(目标定位)

1.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诗人斗志豪情。

2. 结合诗歌内容,把握诗歌雄宏意境。

3. 结合关键词句,充分想象获得体验。

重点:以朗诵为载体,读中理解,解后再读。充分领会诗人的感情。

难点:领悟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美,结合背景,学会辨析。

(文本特色解读)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 年)八月,曹操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他的主要敌手袁绍,接着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统一了北部中国;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要心情激荡,浮想联翩,写下了《观沧海》。

这首诗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始,写出观海的地点,接着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最后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因为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所以当秋风萧瑟之际,借着大海的雄浑,于苍凉中又有慷慨,使得该诗作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而且诗作的这种壮美都是由一“观”字展开。

一方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那是从碣石山往下观沧海的情形。“澹澹”,水波荡漾、波澜壮阔;“竦峙”,山岛耸立、挺立不摇。一“何”字,有惊讶,有赞美:茫茫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此刻所观的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从大处渲染,给人坚定倔强的感觉。

另一方面:“丛生”,树木竞争向上,永不低头;“丰茂”,百草旺盛不息,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巍然的山岛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碣石山岿然不动,蕴藏着诗人标领历史潮流, 敢做敢为, 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品格;凝铸着诗人不怕艰难险阻,傲视群雄,坚毅从容的军事家风采;满山繁茂的草木,让诗人观到了他麾下摧枯拉朽的百万雄师……

第三方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阵阵风声突然迎来、涛涛巨浪突然涌起,此刻大海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密茂盛。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反而联想到风吹浪打,山高风急,凝铸着诗人不怕艰难险阻的风采,瑟瑟的秋风,是战旗作响;涌起的洪波,是南征北战的艰辛……这时都涌上心头,诗人的思绪怎能不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回荡激烈呢?

第四方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是一个动的画面 ,日月像被海浪抛出和吞没,运行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一个静的画面,独具匠心的动静构思,把大海塑造成一个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丰富想象力,同时也给我们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读之令人心胸开阔,信心倍增,成为千古名句。没有伟大政治家的胸怀和气魄,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是写不出这样前无古人的诗句的。而且动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写景雄奇壮丽,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真可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观海,神明气不凡。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观沧海》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志在容纳,以海自比。从点题直起,至“水何澹澹”六句,铺写沧海正面,转就日月星汉,想象其包含度量。写沧海,正是写自己,他的雄才大略和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这是一种宽阔豪迈的胸襟,这是一种远大宏伟的政治抱负!这样一位在政治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以一“观”字,展吞吐宇宙之豪情。

(教学环节)

一、导课,“观”题目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归纳你心中“海”的印象。海是神秘的,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恬静温顺,但总是壮阔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观沧海》,去感受诗人所“观”之景,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诗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二、初读,“观”内容

1. 齐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碣石 jié 澹澹 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xiāo sè 哉zāi2. 朗读三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 自由朗读,读出节奏以及感情。展开想象,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

紧扣原诗,从诗歌内容进行尝试。分组交流,然后各组推举一至两篇较好的作品(图画或者文字)。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

4. 学生齐读,要读出激昂豪迈的气势。

三、品读,“观”意境

1. 描述诗人观沧海的时间、地点、事件。

从“秋风萧瑟”读出“观”的时间——秋季。

从“东临碣石”读出“观”的地点——碣石山。

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读出“观”的事件——观沧海。

2. 描述诗人所观之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俯瞻沧海的全景,是实景。

其中,“海水”“秋风”“洪波”几句是动景,远景;“山岛”“树木”“百草”两句是静景,近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象出的景象,是虚写。

3. 运用联想说出诗中哪些词再现大海的神韵?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联想到大海动荡不息的力量;“竦峙”,耸立,联想到山岛挺立不摇的力量;

“丛生”,联想到树木竞争向上永不低头的力量;

“丰茂”,联想到百草旺盛不息的力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联想到宇宙一切都跃动迸发于沧海之中,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写景雄奇壮丽,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4. 以上是从内容上获得的体验,那么从情感上进行思考交流:诗中哪个词是大海留给诗人的最初体验?

“何”字,把作者宏观纵览,视野宽阔的意境蕴涵其中,真可谓: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观海,神明气不凡。

5. 思考这些描写与诗人宏大胸怀之间的联系。(学生回答,总结)①在这几句诗中,有哪些词语的含义相关?(临,登上。竦峙,耸立。均能感受到观海的地点之高。)

总结:此刻,站立于高山之上的曹操统一了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北方,正处于自己人生的巅峰之中。

补充材料:平定北方的战争经历了整整七年时间,虽然官渡一战获胜,但战胜袁绍及其家族还是极其艰险的。特别是在北方进军的过程,曹操甚至开挖了两条运河来运送物资。为此,他曾经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来记载这次艰苦的行军过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登上高耸的太行山,陡峭道路艰险难行!羊肠小路弯曲盘旋,车轮颠跛屡次摧折。幽幽深林冷落凄寒,北风哀号催人心碎!)

②起伏不定的大海与曹操的内心有什么关联?

总结:表现出曹操起伏不定的内心。

③从“萧瑟”一词中,你可以发现,眼前郁郁葱葱的一切很快会发生什么变化?

(凋零)“洪波涌起”,说明此刻风很大,才能卷起巨浪,刚才还只是起伏不定的大海会在转瞬间涌起巨浪吗?(这是曹操内心的反应)那么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浪涛呢?

补充材料:此刻曹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特别是在他获胜之后,他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因病去世,年仅37 岁。在官渡之战前,由于势力相差悬殊,曹操也曾经犹豫过,是郭嘉帮他分析了他与袁绍之间的优劣之势,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在进军北方的时刻,面对艰难的道路他也曾迟疑过,又是郭嘉敦促他不能给袁氏兄弟以喘息之机,最终使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打击极大,在第二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失败,此前他虽然也失败过但都能东山再起赢得胜利,可此战失利后,他也曾几次进兵南下但都无功而返,统一天下的机会就此失去。赤壁之战败后,曹操就痛哭郭嘉,认为如果郭嘉还在自己不会有如此之惨败。

总结:眼前的景物让曹操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在飞逝的时光中,曾经茂盛繁华的一切转瞬间都会凋零、消失。

五、悟读,感豪情

现在,请大家扣住诗中的景物拓展,想象自己就是一代枭雄曹操。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秋风吹动你的战袍,衣袂飘飞,放眼观望苍茫无际的大海,不觉豪情满怀,一起放声吟诵《 观沧海》。

六、作业设计

学习了这首诗之后,你眼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呢?

七、板书设计

观沧海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视野宽阔 胸襟博大

(教后反思)

本文教学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掌握方法,感知内容,体味情感,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更好地把握了诗歌。要引导学生读诗,既感受体验,又理解辨析。在诗歌赏析环节,采用了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名师点评)

中国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学习中,借助语言文字,体会并继承中华文化尤为重要。本着这样的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能仅仅停留在逐字解释、串讲、总结主旨的层面上,而应该通过诵读、理解、解读、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诗歌。

一、读中体验 真正的朗读是带领学生深入诗中意象,大胆想象,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本课教学设计第一环节从齐读开始,扫清文字障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紧扣原诗意象,分组尝试交流想象到的图画或者文字,最后到齐读,一气呵成,不仅读出了情感,更是读出了激昂豪迈的气势。这种循序渐进的朗读训练过程,显现出一步一个方法的训练,一步一个技巧的突破。不仅有效,更有意义。

二、读中点拨 诗中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本课设计反映了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文化内涵的过程。先描述诗人所观之景,再运用联想说出诗中再现大海神韵的词,把作者宏观纵览,视野宽阔的意境蕴涵在朗读中,交流中,点拨中。既有学生主体的展现,又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适当的将诗歌背景材料作以补充,水到渠成完成感悟、鉴赏。

三、读出关键 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紧扣住诗歌题目的“观”:“观”内容、“观”意境、“观”豪情等。问题设计从“观”字出发,通过想象与联想让不同学生展示个性的结果,进行多层次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对关键字词、关键语句挖掘其内在信息,这种信息会给人带来一种惊奇,增强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王荣生教授说道:

语文教材教学价值是未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言语智慧,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言语智慧,它对教学内容的选定都是有益的。无疑,在张小宁老师对《观沧海》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观”到了景,更是读到了情。

(崔益林点评)

(作者简介)

张小宁,陕西省定边县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王艳芬名师工作室成员,省教学能手、首批学科带头人,榆林市“名师大篷车”授课教师。曾荣获“陕西省课改先进个人”“中语会第六届‘语通杯’教改新星”等荣誉称号,分别获陕西省中学语文课堂大赛、全国中语会语文课堂大赛一等奖。主持完成省级课题《语文阅读教学“字词导读法”研究》,参与曹公奇名师工作室课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定的原则和策略研究》。2015 年参加部编教材审读工作,2013、2017年参加陕西省中考语文命题工作。

观沧海壮阔 显英雄本色——《观沧海》教学设计

陈 静

(学情文本定位)

《观沧海》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第一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四季美景”。能力训练点一为感受和赏析写景作品的能力;二为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三为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

单元前三课均为现代散文名篇,本课为古诗。赏析古代诗歌较现代散文难度要更大一些。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也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前面三篇现代散文的学习为本文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课教学,应该在熟练运用前面所学习的朗读技巧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提高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克服语言障碍,进入诗歌意境,真切体会诗歌情感。本诗作为四首诗中的第一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首诗,“责任重大”。要通过本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经典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初步了解、积累初中古诗学习的要求、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古诗的学习要“实”还得注重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理解和赏析。要适当提高学生诵读的要求,变“诵读”为“美读”,通过对重音和停连的指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诗歌蕴含的情感,还要注意朗读时的仪态要落落大方。学生小学阶段没有正式学习过曹操的作品,但对曹操并不陌生,通过小说《三国演义》都粗略了解曹操作为政治家的一面,会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本诗可借助背景,让学生在领略美景、赏析美言后进一步了解、欣赏曹操政治家、文学家集于一身的魅力人物形象。

(设计理念)

1. 注重古诗文教学的“实”,重视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经典的古诗文一定要带学生去领略到它的美,语文核心素养第三条是“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观沧海》这首诗音律之美、景物描写之美、表达情感之美、人物形象之美都值得好好去揣摩和品味。但是审“美”不是灌输和强加的,必须是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美”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以读贯穿课堂,注意朗读设计要有一定的匠心,注意朗读的梯度和方式的灵活多变,这样就能带着学生一步步读进文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体验。也避免了朗读方式的单一乏味,产生审美疲劳。

2. 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能力,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古诗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鉴赏更是要求较高。为了避免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在环节的设计上,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从学生熟悉的《三国演义》入手,结束回归到对曹操形象的定位,都是为了激发学生从探究曹操的诗歌到探究这个人物形象的兴趣。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时多调动学生想象景物、情景,融入诗歌,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深入理解诗歌。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单元目标和本课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大声诵读诗歌,把握韵律、节奏。

2. 变换诵读,梳理诗歌结构,品析语言,理解景物美、情感美。

3. 结合背景,美读诗歌,展开想象,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欣赏曹操的人格魅力。

(文本特色解读)

《观沧海》这首诗歌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这一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大破乌桓族和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山,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共四章)。本诗是首章。

这是首四言古诗,诗人描写了沧海宏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一统河山的雄心壮志。诗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伴随着景物描写,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直至达到高潮。全诗分为三层:第一层( 开头两句) 交代了观海的地点。第二层(中间六句)描写了海水和山岛。实写景物,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与威严。第三层(最后四句,附文除外)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罗宇宙万物的宏伟气魄。这一层是虚写,想象之景。

这首诗歌的魅力,实际上就是曹操个人的人格魅力。曹操其人才高志大,梦想统一全国,是一个有抱负有野心的杰出政治家。北征乌桓为他统一全国打了重要的基础。得胜凯旋,经过了秦皇汉武曾经登临的碣石山,曹操心胸激荡,胜利的豪情,对前途的乐观,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都融在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中。诗歌既表现了一个诗人奇特的想象,含蓄深沉的情感又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霸气与豪迈。

对沧海景色的描写突出一个关键词“宏伟壮阔”,首先描写的景物都是宏观之景,“沧海”“洪波”“日月”“星汉”。景物的特点也极具特色,海水动荡,山岛耸立在海心的险峻,让人对大海一下子产生了敬畏之情。虽然“自古逢秋悲寂寥”,但诗人笔下秋天的树木和百草却欣欣向荣,生机勃发。当秋风吹动,洪波涌起的时候更见大海的壮观,这一描写也是为下面的想象造势。诗人的想象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更加宏伟的世界。大海的辽阔到了无边无际,连日月星辰都在它的怀抱里运行,大海就仿佛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奇特的想象让人叹为观止,也使得这四句诗迸发出动人的光彩,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写景的顺序,情感的表达也有它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总写大海全景,渲染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视角转化,写出了岛上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与诗人此时内心的激昂与自信是分不开的。视角再次回到海面,景色又起变化,海上风云突变,涌起滔天波澜。大海越汹涌越能突出曹操的英雄气概和他此时的壮志豪情,大海的节奏与他的内心的波涛是吻合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时代英雄竞折腰。而接着大海吞吐日月的辽阔正如曹操本人博大的胸襟,他仿佛与大海已融为一体。情感从赞美开始,伴随着景物的变化,层层推进,直到达到高潮。作者不仅表现了大海的形象,更展现了大海的性格,孕大含深,动荡不安。诗歌情感奔放,但思想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达到了情理结合,值得带着学生细细品味。

(教学环节)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吗?了解曹操这个人吗?请大家齐读《古代诗歌四首》课下注解一。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第一个身份是政治家,也是《三国演义》

这部小说给我们呈现的形象。下面想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三国演义》里所塑造的曹操的形象。(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奸雄”这一评价)这是小说家眼中的曹操,带有一定的虚构色彩。有个词语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学习曹操自己的诗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了解一下曹操,也许会有新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走入诗歌《观沧海》。

二、资料助读(幻灯片)

1.写作背景:《观沧海》这首诗歌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这一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大破乌桓族和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山,诗人登上秦皇、汉武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共四章)。本诗是首章。(提示学生关注标注了下划线的词语)2.文体知识:这是首四言乐府古诗,语言质朴刚健、音调铿锵。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初读诗歌 大声准确

1.请同学们先大声自由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然后请同学起来展示诵读。(提示:四言诗的短句一般是2 / 2 断)

2.请同学起来展示,其他同学听读正音,纠正断句。

3. 全班大声齐读,读准读顺。

四、变换诵读 理解悟情

1. 自读诗歌,思考,本诗描写出沧海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用1——2个关键词概括。请从文中圈划出关键词并批注。

(预设: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找出大海辽阔、波涛汹涌等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概括能力,用一个词表达——宏伟,并将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诗人情感是赞美大海,这一点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答出。少数思考力强的同学也许能联系到背景,谈到诗人胜利的喜悦,这里不作强求,尊重学生初读的体验。将赞美一词也板书在黑板上。)2.教师提问:本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请听读诗歌,动笔将诗歌正文划分为三个部分。一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划分。

(预设:此题难度不大,但可能少数粗心的同学会将附文也进行划分,需要教师引导和强调。讨论明确后,四个小组分别诵读三层以及附文,感受诗歌层次分明的特点)

3.要求学生关注黑板上的板书,教师质疑:诗人如何表现景物宏伟的特点,请同学划出文中描写的所有景物,齐读诗歌,重读描写景物的名词,并思考诗人笔下所选择景物的特点。

(此题略有难度,学生可能不明白老师要求观察诗人选择了哪些景物来写,可能会回到到景物有什么特点,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和要求,将词语从课文中摘出来单独读,让学生体会思考进而总结出宏大的景物来表现出“壮观”这一特点。)

4.继续圈划出诗人对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词语,全班再换角度诵读,重读表现景物特点的句子。读完展开想象在大脑中再现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并批注在诗句旁,准备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能够概括,但有的地方未必概括得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时候,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取长补短,最后总结出大家都认同的词语。此外,在这一环节中,必须再次让学生明确,日月之行一句之后的内容属于想象之景,极言大海之大,此处不用分析。再次对学生强化实写之景和想象虚写的差别。)

五、美读想象 感受壮志

1.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出体现情感的重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然后自由诵读、体会,同座位相互评价。

(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感,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听老师的诵读,应该能标出部分重音,但可能不全面或者少数词语有争议。这里教师带领学生边读边品,确定应该重读的词语如:沧海 何 澹澹 竦峙 丛生 洪波 日月 灿烂)2. 通过感受诗人对沧海的赞美,我们了解了曹操作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知道了曹操是一个爱美和会表达美的文学家。那么,老师想再问问大家,你能从这首诗歌中读出曹操作为政治家的特质吗?请全班同学读诗歌,想象诗人站在碣石山上观赏沧海吟咏诗歌的情景,结合背景揣摩诗歌第二层和第三层诗人赞美沧海和想象沧海背后的心理活动。他为何热情洋溢地赞美沧海,又为何把沧海想象得比宇宙还要大。最后得出结论,从政治家的角度,你会用一个什么词语评价曹操。

先读,接着批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这个问题,信息量较大,但是学生如果听清了问题,逐一解决,就能明白老师的意图,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条理清晰地解决问题和表述答案。第一个小问题,联系背景应该很快能解决。学生能够联想到曹操刚打了一场重要的胜仗,所以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这么壮阔的沧海与他内心的雄心壮志是吻合的。在这里,教师顺势强调北征乌桓的胜仗对曹操意义重大,为他统一全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出,用想象极言沧海之大,实际上大的是曹操的胸襟和曹操的志向。他渴望像秦皇、汉武一样成就一番伟业。曹操英雄的形象也就是呼之欲出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英雄壮志。)

六、角色诵读 激发志向

1. 全班闭上眼睛齐背《观沧海》,脑海中想象曹操彼时踌躇满志的形象。

2. 角色诵读,请有兴趣的同学,登临讲台,展示背诵《观沧海》。同学点评其气质。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希望能突出古诗文的朗读教学特色。通过诵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诗人情感和宏大的志向,进而感受到曹操的英雄魅力。但是在读上,我又希望能有所创新。从初读到后面的背诵,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伴随着读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到逐步理解,到透过文字,结合背景想象人物心理,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和志向。其中我认为难度最大的环节是文字理解,由表及里理解诗歌文字。

这里,我采用变换关键词诵读,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的要点在关键词的理解。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也能积累学习的方法,明白阅读中抓关键词理解赏析的重要。但是,为了追求教学上的理想效果,有些问题的设计还是预设性较强,牵着学生的思想跟自己走。课堂容量也比较大。

(名师点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强调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陈老师在《观沧海》的教学设计中,“结合背景,美读诗歌,展开想象,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欣赏曹操的人格魅力”,特别是要求学生想象诗人站在碣石上观赏沧海,吟咏诗歌的情景,想象曹操此时踌躇满志的形象,更是激发了学生们想象的情绪。

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没有生命力的黑字变成了多彩的画面,让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进入到文本所描绘的阔大境界,得到了美的体验,真切地感受到曹操刚打胜仗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体会到壮阔的沧海和诗人此时的雄心壮志是相吻合的。正由于如此的想象,让学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界。很难想象,本堂课如果没有想象的环节,仅仅凭老师的言语灌输,学生如何将景情融合。陈老师的想象设计,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砸碎了禁锢学生头脑的枷锁,让学生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达成一致。

世界缺少了想象,未来的人类也将无法想象。

(崔益林点评)

(作者简介)

陈静,西安市航天中学教师。曾获市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古诗文说课大赛特等奖。被市教育局、市共青团授予过“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西安市雁塔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教师送教下乡研修项目讲师团讲师。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并发表。

“观”沧海“品”豪情——《观沧海》教学设计

张 敏

(学情文本定位)

《观沧海》是部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第一首。教材定位为教读课文。这是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首次学习中国古代诗歌,要注意教学的基础性:一是与小学相衔接,了解学生读过哪些古代诗歌,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二是教学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不要随意提高学生的接受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年级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理解作者奇伟的想象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朗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学生对作者曹操的诗歌风格是比较陌生的,在执教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讲清曹操的生平,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

积极创设情境,提供一个体验式的学习平台,要激发学生有所感悟,珍视学生的初读体验。学生的初读体验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把握“读”——“品”——“悟”层层递进的学习方法,读讲结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来体会诗歌主题。要注重朗读,以朗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熟读感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当堂背诵;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注重激发联想和想象,把课本上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脑海中的鲜明形象或画面。注重引导学生初步赏析古代诗歌,谈谈个人的感受或看法。注重“知人论世”教学法,给学生讲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教师必须结合作者生平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并体会曹操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教师一定要掌握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个原则。

(目标定位)

1. 朗读诗作,反复诵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2. 结合写作背景,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 在诵读、赏析中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浑壮阔。

(文本特色解读)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 年)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山,写了这首有名的《观沧海》。诗作借沧海之景,抒发曹操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诗歌的题目《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咏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下,视野辽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碣石”,据《汉书? 地理志》载,在丽城( 现在河北乐亭) 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实景,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澜壮阔,海水荡漾,是动态;“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力,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蔚为壮观!草木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跃然纸上。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吟诵诗的第二层,我们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种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壮观。“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心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壮丽的诗篇的。

《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宋人敖陶孙曾这样评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想一想:“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你了解多少?

(学生可根据课前预习简单谈一谈,不必深入。)

二、初读

1. 读准字音

(1)个别学生试读,其他学生纠正字音。注意“澹澹”读dàn dàn,“竦峙”读sǒng zhì 等。

(2)学生齐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调。

2. 读出韵律(诗歌的韵律也就是诗歌的节奏,即把握住停顿节点。)(1)学生自由读。要求出声读,注意感觉诗歌节奏。

(2)教师强调四言古诗的读法,一般可按二/ 二的节奏来划分朗读。学生练习划分节奏,自由朗读。

(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3. 读出情感

(1)教师提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 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因为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战争,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因此,要读出壮美、豪迈的特点。

(2)学生个性朗读。学生毛遂自荐或教师指定朗诵基础好的学生个性朗读,注意读出气势。

三、品读

品沧海之景

1. 通过反复诵读诗文,学生已经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小组讨论:作者都观了哪些景色?

明确: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辰。

2. 小组讨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诗人又是如何来描写景物的?

明确: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竦峙,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是静态;秋风洪波,是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对日月星辰的描写,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四、悟读

通过着重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感悟体验曹操宏伟的抱负和阔大的胸襟。

1. 忆一忆: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

诗人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身为主帅,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山,秋风萧瑟,海水涌动。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荡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正是因为曹操有着这样的宏伟抱负,有着这样的阔大胸襟,所以他才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打动人的诗句。

2. 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的?

明确:这四句诗,写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海天相连,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蔚为壮观。作者借景抒情,既表现了大海的辉煌饱满,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

诗人通过夸张的想象,让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都来自大海的怀抱,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3. 想一想:你能不能理解诗文中的宏观景象和豪情壮志?

预设:东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一直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抱负。诗文中,作者通过夸张的想象,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作者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来观沧海壮阔之景,品作者想要一统天下之豪情。

五、小结

诗人通过观沧海所见之景,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罗万象的壮丽景象,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博大的胸怀以及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伟大政治抱负。通过学习,我们也领略了曹操“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艺术特色。

六、作业设计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反复诵读《观沧海》,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

七、板书设计

55

(教后反思)

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脱离出来。《观沧海》又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有所感悟。学习《观沧海》,一定要结合写作背景,结合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想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深刻感情。

(名师点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词贵吟读,非读不解其义,非读不悟其情,非读不品其味。

一、在读中悟。本课教学设计由学生试读,教师纠正字音;到学生齐读,教师指导读准音调;再到教师指导诵读诗歌的要求和方法,从而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朗读不是简单的重复,朗读是要讲究策略的,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点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从字音到音调再到韵律,教师在逐步提高朗读的要求,也在不断丰富朗读的形式,用朗朗读书声点燃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之火,这也是开启品读、悟读诗歌之旅的前提。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师生和谐共生共长,尤其是教师指定让朗诵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既让这部分学生有了一个展示机会的获得感,同时在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中进行比较,学生体会了不同的语速语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能初步体会大海的气势磅礴,诗人的豪情壮志。朗读是支撑语文课堂的骨架,特别是对于诗歌来说,朗读更要入味。通过反复诵读诗文,学生已经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

二、在议中练。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诗人又是如何来描写景物的?

这里安排了小组讨论活动,出发点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也是试卷练习上的常规题型,这是老师着意围绕考点而设置的实践性题目,既强化了诗歌的赏析,又不忘诗歌的常见考点,正所谓“胸中有丘壑”。

因为有了这样的讨论,而且是切实可行的讨论,所以又使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有了针对性。

(崔益林点评)

(作者简介)

张敏,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