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将团队合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28个领导力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 领导力的本质:先感染别人,才能领导别人

何谓领导力?

我们普遍认为领导力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队办事效率的能力。

显然,领导力是一种能力,而这种力的源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权力”“职权”。

那么,领导力到底和职权怎样的关系呢?

没有职权,则谈不上领导;但是有职权,就一定能具备领导力,一定能当个好领导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有权而无力,做不了好领导的管理者可谓比比皆是,一点儿都不新鲜。

可见,领导力虽然和职权有关,却也有根本性的不同。搞不懂这一点,是绝无可能掌握领导力,做个好领导的。

那么,真正的领导力到底是什么呢?

真正的领导力,其实建构在个人影响力之上。也就是说,领导力首先和做人有关。

招人喜欢的人、使人信服的人、叫人放心的人、令人尊敬的人、被人佩服的人、受人敬畏的人、让人崇拜的人、惹人神往的人……这些典型的人格特质,才是领导力真正的本质。

拥有了这些人格特质,你就具备了做领导的潜质。这种人格特质本身催生了特殊的资格(被授权),意味着你身边的人相信你的判断,并跟随你的脚步,只要你愿意号召,他们就会以行为做出响应。

请注意,这里提到的“授权”,并不是一种职权,而是一种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个“权力”并不是某个上司或某种制度授予你的,而是你的同事和伙伴自愿“授予”你的。换言之,这样的“授权”是非正式的,与团队的任务或使命无直接关系,只是一种群体中常见的自发行为。

一言以蔽之,这种状态叫作众望所归。这四个字道出了权力的本质。

可见,权力的本质源于影响力。只要有影响力,就会有权力。

鉴于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样的逻辑。在管理的世界里,领导力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职权、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统一(同时获得“潜规则”与“明规则”的承认),这种状态可以把领导力的效率发挥到极致;与之相反,领导力的最差状态,就是只有职权而没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样的管理者会举步维艰,职权越大,反弹就越厉害,副作用也就越大,于整个团队都有极大的弊害。最后,领导力的中间状态,是没有职权,只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样的领导力状态利弊参半,处理得好事半功倍、锦上添花,处理得不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因此,争取第一种状态,亦即职权和影响力和凝聚力完全统一的状态,应该是领导力建设的终极目标。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得到职权的人,在被授权之后展现出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另一种是在得到权力之前便展现出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顺理成章地被授予职权。

显然,无论是哪种方式,人格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第一位的。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被授予职权后,通过短时间突击努力便神奇地拥有了人格魅力。这便意味着,缺乏人格魅力的人,即便由于某种原因能够获得职权,也必将在领导实践中与实际的领导力失之交臂,从而让自己的领导之路倍加艰辛、充满荆棘。这就是我所谓的“领导力的最差状态”。

那么,只要具备人格魅力,亦即达到可以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状态,是否就一定能当一个好领导呢?

未必。如何使用权,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只有正确掌握职权的使用方法,并做出明显的成绩,你的魅力和权力才能加码,或至少保持住;反之亦然,如果你不懂职权的使用方法,没有做出成绩,你的魅力就会减弱乃至消失,从而让你失去职权。

可见,并不是只要有魅力,就一定能做个好领导,只有精通魅力以及职权的使用方法,才能给领导力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因此,如果用一个公式来形容领导力,那么这个公式是:领导力=魅力×成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魅力没成绩,抑或有成绩没魅力,领导力都会大打折扣、残缺不全,迟早会出大问题。这样的案例和经验教训可谓俯拾皆是、屡见不鲜。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对领导力的秘密进行一次彻底解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