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我为什么开始写?

大约在2015年,我开始在豆瓣上写日记;2016年开始转为在自媒体上写文章。最开始的时候,写作对我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记录,不为传播,虽然有了一些固定的读者,总归还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程度。

但几个月后,我写了一篇《回家别告诉你妈》,这是一篇关于“被爹坑”的故事,写的是我小时候跟我父亲的一些互动情景,“击中”了不少人的回忆。大家纷纷围观,希望我多写一些诸如此类充满生活乐趣的故事。后来我开始写起我和两个孩子以及家人们的互动场景,大多数的故事气氛轻松,搞怪、搞笑,渐渐地,看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我收获了很多“哈哈哈”,也乐得做一个生活乐趣的收集者。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看完你写的文章会笑,笑完之后又想通了一些事,谢谢你。”还有人告诉我:“看您写的文章,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我,这也提醒了我,不要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这样走心的回复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朋友袒露心声,把我这里当成了树洞。

我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了一些意义。

于是,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你的孩子独一无二

很多人问我,亲子关系里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被放得很大,有很多教育专家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不少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一些家长竭尽心力去践行各种教育方法——我认为这是家长们对亲子关系的投入,值得尊重。然而我认为,万千种理论总归需要一个基础:你首先要舍得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

倘若离开这个基础,不区分孩子个体差异而单纯地套用理论,那么你所有投入精力去执行的方法不但有可能失去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孩子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你用缺乏个性的程序是运行不起来的。

要知道,你的孩子,是一个有思想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所以我一直抱持一个观点:亲子教育中,你固然得学一些“教育”理论,但更要在亲子关系中摸索经验,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

很多家庭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

家长在孩子面前,会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居高临下,说话的语气和用语都不太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这种自信在成年人的社会生活里基本不存在,这种态度放在任何社会关系中都是奇怪的,然而在亲子关系中却被任性释放,甚至有些肆无忌惮。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维护社会关系上,心甘情愿耗费心力去揣测、去琢磨、去取悦,让身边各种关系融洽,并认为这是生活必须要投入的心思。唯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那种天然的霸道立刻上了身。

我见过因为很小的事情把孩子批评得抬不起头的家长,也见过不就事论事把孩子说得一文不值的家长。

没有人不喜欢自信阳光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却亲手把孩子往黑暗里推。这绝对不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你不能因为他是个孩子,就忽略了尊重的意义。

做一个有趣的家长

有一些家长总喜欢端着家长的“架子”,平日与孩子交流时总是过于严肃,他们认为一旦没了这个严肃的形象,教育孩子时难免缺乏威严。这大可不必。你不是孩子的领导,也不是孩子的老师。相信我,孩子也绝对不会希望家里再多一位老师,你只需做他生命中最亲密的伙伴就行了。

即便跳出亲子关系,任何一种想要主动吸引对方关注,让别人喜欢你、信任你、接受你的意愿,也绝不能靠制造权威形象来达成。

很多家长在社会生活中深谙讨喜之道,且明白这是获得好人缘的好办法,却因为亲子关系天生存在、不可分割,便忽略了去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人。

任何一段关系,即便是亲子之间,也需要花心思去维护,好的亲子关系不会因为你生出了这个孩子就存在。选择当一个有趣的爸爸或者妈妈,准不会有错。

亲子关系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然和轻松的关系,彼此应该以让对方快乐为相处原则。作为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喜欢,那拿什么底气来让他认同你呢?

你是家长,也是孩子

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但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在成年后就忘记了自己孩提时的模样,甚至变成了孩提时自己最讨厌的人。

好家长的难得之处,在于有共情能力。孩子的那些“幼稚”“不懂事”“不听话”是否事出有因?那些叛逆、顶撞、崩溃,是否情有可原?孩子的表情、语言、动作是否似曾相识?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记得自己孩提时的所感、所想和所受的伤,回忆自己当年对父母的那些期待。在这种心境下,你会发现很多“坏孩子”其实都可以被理解,而这种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成为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完成自己曾经对父母的期待,是我作为一个父亲要求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我希望你们也能这样。

写在最后

我是一个不太常规的父亲,所以这是一本不太符合常规的“家教”书。你从里面很难找到什么理论的名称,而只会读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生活片段,但我保证它们绝不枯燥,你甚至在看后会哈哈大笑。

我希望你们真心大笑,然后,用心思考。

这就是我写出它们的愿望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