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丘吉尔曾讲过,“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黑狗”一词便成了抑郁症代名词。随着有些影视明星和社会名人因患抑郁症自杀离世,抑郁症渐渐在大众的视野中呈现并被人熟知。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30年前后,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中排第1位的疾病。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境障碍类疾病之一,心境障碍还包括双相障碍、恶劣心境、脑或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抑郁等,而双相障碍又包含很多临床类型,因此心境障碍类疾病亚型很多,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也相对复杂。目前心境障碍的识别率及就诊率仍然不高。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黄悦勤教授在The Lancet Psychiatry杂志上公布的全国精神障碍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仅15%因情绪问题向专业人员咨询、求助,13%接受治疗。可见,心境障碍知识的科普宣传任重道远。
心境障碍就诊率低常与以下3种情况有关。①不敢看病。在国内精神病患者仍然广受歧视,进入精神病院(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就要戴上精神病的“帽子”,在社会上容易受到歧视,造成患者及其家人的病耻感,影响个人工作、生活和未来发展,自然患者不是万不得已很少就诊。对精神病院的恐惧,误认为进入后将会被其他精神病患者或工作人员殴打,尤其是封闭的精神科病房。②不愿看病。患者及其家属常常认为心境障碍不是疾病,是“被某种事情气出来的,出去散散心,旅旅游就好了”“压力大导致,减轻压力就没事”。部分家属不能理解患者的痛苦,认为患者“气量小”“比较作,无病呻吟”“求关注”等,自然也不会带患者至医院就诊。③不会看病。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躯体疾病而到内科、中医科、康复科就诊,常常经过若干科室周转,最终被其他科医生建议转诊至精神科,尤其是以躯体或认知改变方面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抑郁症可以到精神科就诊,自己忍受病痛,在落后的地区不乏有“请大仙来跳大神”的迷信方式应对的。
临床工作者这些年见过各种类型的心境障碍,看过形形色色心境障碍的患者及其家属,常被询问关于心境障碍病因、治疗、康复、护理甚至与疾病相关的国家政策问题。在日常诊疗中,给每位患者的诊疗时间是有限的,尽管我们尽力解答,但从他们依依不舍离开诊室的情形,相信他们心中仍有很多疑问。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很繁忙,难以详尽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和科普时间有限,这些都会影响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科学认知,进而影响就诊、复诊、依从性及疗效。这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境障碍这类疾病,内容包括概述、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及照护、法律政策等。本书通过向临床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学校老师等征集与疾病相关的常见疑问,以问答形式由编委一一释疑解答,编委们都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医护专家,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基本涵盖了心境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关注的常见问题。限于专业水平及科普能力,一些问题和困惑不能详尽表述,不尽如人意之处,请患者、同道们理解和包涵。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委会的指导,感谢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同事们共同努力,感谢兄弟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省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的同道们共同参与,感谢编委们认真细致的编审工作,感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赵敏教授、彭代辉教授的指导,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贺琦老师的支持。现在,这本《谈“欣”解“忧”话心境》终于可以和大家见面了。我真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广大的心境障碍患者及其家属!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2020年6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