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的配对游戏
只要注意碳、氧、氢以及周期表第一列其他原子的欲望,就可以了解它们如何让最外层环绕的电子填满。这些最外层电子称为共价电子,而共价电子的数目决定了一个原子的需求。当时,我们所研究的大多数原子都有个神奇的数字8。最外层不满8个电子的原子,寂寞而不满足,它们想跟别的原子结合,因此会把彼此最外层的轨道混在一起,共享共价电子。
G先生解释了电子如何在原子内排列,这时“最外层的轨道”才有了意义——它就像是原子的外皮。周期表上的原子数越大,就表示原子核内有越多质子和中子,也表示需要更多电子,才能保持电荷的平衡。每一种原子的电子排列都倾向于以下原则:前两个电子所占的轨道最靠近原子核。然后,下一层要用8个电子填满,再下一层一样需要8个电子,如此接续下去。
氖,原子序18,在最靠近原子核的轨道里有两个电子。下一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再上加8个。氖完成了“2-8-8”的电子配置,而且不需要更多电子,十分愉快满意。氯,是氖在周期表的左边邻居,原子序17。这表示它的核心有17个质子,外头还有17个电子围绕着它。氯的电子从内到外的配置是“2-8-7”个。哦哦,外层轨道并没有填满8个。氯很想再得到一个电子。有谁外层是一个电子的?就是它,寂寞的、小小的氢原子——穿着夏天的洋装坐在门廊,梦想有电子把它带走。一旦氯开着超跑飞驰而过,氢就被电到了。
氢原子伸出纤纤玉腿,用它的电子轨道缠绕着氯原子,十分愿意拿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和氯所拥有的七个共享。他们彼此都很满意,一生都守着八个共价电子的关系——这就是共价键:原子彼此共享电子,好让外层填满。周期表的每一栏(又称为“族”),各自具有相同的键结特性,这有助于我们当个现成红娘,帮它们找到理想的另一半。
周期表最左边,也就是第一栏的最上方,写着第一族。氢和它下方一整栏的好朋友,全都有着闪亮的外表,而且温柔可人(金属光泽和绝佳的柔软度)。它们的最外层轨道只有一个电子,不喜欢落单的个性,使得它们在键结时有点嗯哼,不挑。它们只希望有人爱,但它们的爱来得快去得也快。
周期表的第二栏,第二族,包含了长期受到忽视的碱土族。它们最外层轨道有两个可用的电子,和第一族一样乐于分享。第二族的原子很努力地想高攀比如氧原子,好让最外层的电子轨道填满。
从第三栏到第十二栏,每一栏的人丁都比较单薄,是所谓的过渡金属,但这称呼可骗不了人,是不是啊?我们只在乎第十一栏的金属——铜、银、金。它们是金属群中的明星:可延展够强韧,而且美丽又实用。它们从土里挖出来,和其他没那么耀眼的原子分离,因为纯粹的时候最美。这些漂亮的家伙让其他金属相形失色;不过这也不能怪它们。因为它们不容易生锈,也难以伪造,虽然有一个或两个电子可以分享,但要看上门的是谁,以及如何提出邀约。它们令人着迷,即使邀请也不会正面响应,但正因为如此,才大受欢迎。
第十三到十五栏,队长分别是硼、碳和氮。它们可以形成很棒的共价键。它们知道怎么跟其他人交往、共创家庭、组织早午餐聚会。硼族拥有三个共价电子,碳帮有四个,氮小队则有五个。它们只需要再多几个电子就可以凑满八个。这几个团体里的原子一个个长袖善舞,它们是原子圈里的重要成员,和第一栏、第二栏那些来者不拒的家伙不同。
第十六和十七栏,队长是氧和氟,外层分别拥有六个和七个电子。它们很清楚自己常常跟不同的原子交往,这让它们对自己满怀信心,并且觉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电子,不过生性火暴(嗯,真的会爆炸),而且要求很多。
周期表最右边,你总算遇到一整栏不需要任何电子的原子——惰性气体。它们的最外层有满满8个电子,所以不想和别人结合,也只想独善其身。其他原子认为惰性气体很无趣,但是,谁在乎呢?氖、氩,还有周期表右侧的其他原子,就像是原子世界的狄更生与特斯拉:聪明、多产、孤独。或许它们并不是最棒的舞者,但是用餐时不会慌慌张张,比锂或钙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