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重要的面向之一
于是有人会说,这个佛教支系其实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佛教。但是我认为,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有机体,而有机体的本质就在于它绝不停滞在同一个存在状态里。一颗橡实,甚至是甫破壳而出的小橡树的新绿嫩叶,都迥异于魁梧壮硕而高耸入云的大橡树。但是在变化的诸相里,却有着一个成长的连续性以及明显的同一性痕迹,我们由此得知那是同一株经历了成长各阶段的橡树。所谓的原始佛教是种子,由它诞生了将会继续成长的东方佛教。学者或许喜欢谈论历史上的佛教,但我不想只是从历史发展的方面去探究佛教,而且要就其作为东方精神的源头活水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观点去看待它。
在已经成长茁壮的佛教诸宗派里,尤其是在中国和日本,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的宗派,主张直接得到佛陀密付正法眼藏护持,既不是经由秘典,也没有任何神秘仪式。该宗派是佛教最重要的面向之一,不只是就其历史的重要性以及精神生命力而言,更是在于它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演示方式。学者称它为“佛心宗”,但是人们更习惯称它为“禅”。禅不同于“禅那”,尽管“禅”这个字是梵语的中译,对此,我会在后面加以解释。
就许多方面而言,该宗派在宗教史里都非常独特。就理论而言,其学说可以说是属于思辨的神秘主义,但是由于其阐说和演示的方式,只有长期修行且窥得该体系堂奥的禅门弟子才能领略其究竟意旨。不得其法门的人,也就是没有在行住坐卧里去体会“禅”的人,它的禅法甚或它的话语,总会让人觉得怪异、粗鲁,甚或深奥难解。他们以概念去理解“禅”,认为“禅”根本是荒谬、可笑的,或是故弄玄虚,装得莫测高深,让外在批评不得其门而入。但是对于习禅者而言,它看似吊诡的说法并不是要故布疑阵,而只是因为人类的语言不是表现禅的深刻真理的合宜工具,那些真理不会是逻辑解说的主题;它们必须在心灵深处去体会,才有可能被理解。其实,在人类的其他经验里,没有任何语言像“禅”如此平易而直截了当。“炭是黑的。”这句话够简单了。但是“禅”会反驳说:“炭不是黑的。”这句话也够简单了。如果我们穷究其真理,它甚至比前者的肯定句还要简单。
[1] 正确地说,大乘的基本观念是由般若经系阐释的,最早的经论出现在佛灭度后三百年间。其种子无疑就蕴藏在所谓原始佛教的经典里。然则,如果佛陀弟子们无法在迁流不息的生命情境里实证他的教法,它们就无法开展,也就是认识到它们是创教者的根本教法。印度的佛教徒有了更丰富的体会和更成熟的反省,就成立了有别于原始佛教的大乘形式。在印度有两个著名的大乘教派:龙树的中观派,以及无著、世亲的唯识宗或瑜伽行派。在中国则发展出更多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此外,在日本有真言宗、净土真宗、临济宗。凡此诸宗皆属于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