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调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26.41%迅速增加到2018年的59.58%,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显著变化(冯健,2004;熊国平,2006),城市开放空间的数量锐减、质量下降、系统结构失衡、生态效应减退,进而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1世纪人类居住区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之一。健康和可持续是发展的主要宗旨,科学和理智是发展的思想内核。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课题(王发曾,2005)。

(一)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调控是应对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城市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加剧了城乡空间的环境压力,致使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举步维艰,近年来频发的城市生态质量恶化引发的城市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显现出城乡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城区中开放空间与非开放空间、不同类型开放空间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导致本已十分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的空间弹性主要蕴含在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中,城乡开放空间与非开放空间之间的用地置换是实施空间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区域有序、健康地建设发展的基本前提(王胜男、王发曾,2006)。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居环境科学、城市人居生态学等是我国当前城市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吴良镛,2001;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8),城市地理学者历来重视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的相关研究,关注通过城市空间的布局调整、改善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的结构组织、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益(顾朝林、柴彦威等,200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2006),为开放空间系统的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开放空间系统的调控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尺度开放空间系统的结构调整,影响国土空间的组成结构,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效应的发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推进,进而探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调控开放空间系统是为了缓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与人口压力,协调城市扩展过程中的空间与人口矛盾。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城市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完善开放空间系统的调控理论,将会全面促进地理学、生态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等诸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效缓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系统环境压力,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稳定。

(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调控将改变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举步维艰的局面

高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势必带来一系列无法回避和难以克服的矛盾与问题:城镇数量扩增与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就业之间的矛盾,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脆弱的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城镇强劲的社会需求与落后的基础设施、有限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镇负担加重、人均资源量相对降低的难题,经济资源在城镇的集聚泡沫成分加大的难题,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的难题,盲目拉大城市框架导致城镇环境质量非理性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难题。城市是一个自然调节能力较弱、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完全开放的人工巨系统。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日益增强而并非都是理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遭遇诸多困扰,进而招致了区域生态系统的重创。贯彻生态优先原则,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走生态建设之路是克服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的重重压力,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实现最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王发曾,2008)。

生态城市是以现代生态学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控为手段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够促使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共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城镇型人类聚落地(王发曾,2005)。生态城市建设,是通过有目的、合理的人类活动,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改造和营建结构完善、功能明确的城市生态系统;而城市生态系统则是以城市人群为主体,以城市地域空间、自然资源和各种人工设施为环境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内核与主旨。生态城市这种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最终都要以城市的地域空间作为载体,城市地域空间的优化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问题。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人工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不断增长、产业不断集聚的今天,其数量逐渐减少、生态效应日益弱化、生态质量急剧下降,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凸显(王发曾,2006)。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地域内人与环境协调共处的空间前提,也是改善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空间调节器,更是城市建设体现生态思想、促使城市发展进入可持续状态的重要空间载体(房庆方、宋劲松、马向明、余琪,1998)。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是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是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聚焦城市开放空间调控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向生态城市建设转变

近代城市规划与设计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从发端于改良主义的城市公共卫生运动和改善并保障工人住宅区环境的英国城市规划,到遍及欧洲和美国的以城市美化运动为目的的现代城市规划,近代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社会改造色彩(谭纵波,2005),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考察以往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实践,规划师和研究者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于城市非开放空间(即各类建筑与设施等封闭型空间)的布局和营造,以建筑体的内部空间设计及建筑群的组合关系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微观尺度活动的切入点;以与人密切相关的建筑空间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要义,而不重视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空间(即建筑实体之外的开敞空间体)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在长期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运作中,人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各种性质的建设用地的布局和各类建筑、设施等非开放空间的营造上(王发曾,2005);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关注则主要放在道路、广场、绿地、水体景观等单体要素的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上,较少将开放空间的各类型组成要素(道路、广场、绿地、水体景观等)视为一个要素系统,并将其构成的各类要素系统组织为统一的完整系统发挥其生态效应,较少关注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在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问题丛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发展压力,生态城市的建设效果不显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遭遇诸多困扰(王发曾,2005)。

从当前看,资源、环境、生态等要素已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基础条件,而不是作为规划师理想蓝图的后置条件要素,且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之中。尝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等多门学科的不断涌现兴起,推动了我国的城市规划研究向生态城市建设方向转变。在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恪守生态学原则,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与设计入手,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设计,打造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的宜人、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最佳人居城市,将是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和有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