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公司金融的含义

一、对“金融”的不同理解

何谓金融?20世纪60年代的试用本及1979年首次公开发行的《辞海》对金融的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主要通过银行的各种业务来实现。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及收回,国内外汇兑的往来,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贴现市场和证券市场活动等,均属于金融的范畴。”我国传统的金融被界定为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关系的一门经济科学,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资金的流通,侧重于研究如何供应和调节经济活动中的货币量、构筑金融体系、建立金融制度等,以促进储蓄资金向投资资金转化。

这种局面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仅从宏观角度研究金融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经济运行对金融学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关注金融学的界定及金融学科的推进。国外对“金融”一词的解释也有许多差异,比较常见的解释有三种:

(1)Webster Dictionary和2005年版《牛津词典》对“金融”一词的四种解释:①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或其他可变现的资源,做此解时常用复数形式;②一个包括货币循环、授信、投资和银行业务的系统;③管理资金的科学;④筹集资金或资本。

(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将“金融”解释为资本市场的运行、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

(3)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在2000年版《金融学》一书中,将“金融”定义为“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跨时期配置的科学”。

这些解释引起了理论界的不少争论和探讨。

在国外,金融被称为“Finance”,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在国内,“Corporate Finance”被称为“公司财务”,人们会把它跟会计联系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本教材之所以将“Corporate Finance”译成“公司金融”而不是“公司财务”,是因为它的实际内容远远超出了财务的范畴——它不仅包括公司投融资,还包括投融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公司治理、金融契约等。第二部分,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即不确定条件下金融工具及其衍生产品的定价,包括均衡定价、套利定价。

二、从生产要素市场的基本构件理解“金融”及金融学体系

究其实质,上述解释并不冲突,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金融”,即与货币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相关的一切活动。作为微观经济理论中四大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品(capital goods)和货币资本(money capital)。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有自己的市场,货币资本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四个基本构件:交易品种、交易双方、交易价格和交易制度(含中介制度)。对货币资本市场来说,交易对象是货币资本,它可以各种形式的载体出现,如信贷协议、票据、股票、债券、基金、金融衍生品等,这些载体都可以视为金融资产。购买金融资产的交易者就是资本的供方,即投资者。他们为了在将来获得更多的报酬而放弃了目前的消费,暂时将货币的使用权让渡给缺少货币的人。而发行金融资产的交易者就是资本需求方,即融资者。他们接受投资者让渡的货币使用权,提前消费或提前使用资本,并支付相应的报酬给投资者。不管是提前还是延后使用资本,行为主体都必定要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且将这种不确定性因素添加在放弃即期使用权的补偿上,决定货币资本的定价并承担风险,这便是兹维·博迪所言的“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资源的跨时期配置”。“人们”可以是个体、集体、企业、社团等社会组织或经济组织。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必须遵循一定的交易制度或游戏规则,价格机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因此,资本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是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的市场化程度会受到一国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性和抗压性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交易制度远比价格机制复杂,它是分层次的。从整个经济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制定货币总量及其运行制度等,属于第一个层次;不同货币载体的设计、交易规则,如与股票、债券、基金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交易制度,属于第二个层次,有公约和合约两种不同的模式,前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后者则以交易双方约定的形式出现,即金融契约。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市场中介应运而生。

货币资本交易市场的基本构件及资本的流转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货币资本交易市场的基本构件及资本的流转过程

金融学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探讨资本市场外生变量的相关问题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如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与金融的关系,金融机制的运行,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

第二层次:研究货币资本市场内生变量的相关问题,主要是货币资本的交易问题,包括货币资本价格(利率)的决定、货币资本载体即金融资产的定价、风险的管理、交易双方及交易中介的资格与行为规范、投资者和融资者的群体性行为特征、交易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等。从市场本质上讲,货币资本的价格应由市场供需内生决定,但基于风险考虑,不排除市场外的干预,如政府管制。

第三层次:研究资本市场交易双方的个体行为问题,即从政府行为、资本市场条件和投资者心理特征等方面来分析个体的投融资决策等。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单个市场或单个主体行为的理论属于微观范畴,而研究整体行为的理论属于宏观范畴,所以钱颖一等学者将上述第一层次的内容归类为宏观金融,通常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而将第二、第三层次归类为微观金融,包括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

公司金融学属于第三层次,主要研究公司制企业跨时期、跨空间、跨行业配置资本的问题,包括投资、融资、收益分配及相关问题,如公司治理机制、金融契约等。

正确理解公司金融需把握两点:①“公司”这一主体是公司金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契约特性、产权性质及利益相关者的索取权结构是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所不具备的;②“公司”这一主体本身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与投资者、资本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