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理论背景
城市群的发展是一定区域内城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在国内外众多地理学家、经济学者等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此做大致介绍。
国外对城市群的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①1945年前的启蒙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空间组织思想,包括霍华德从城市群体角度来研究城市的《明日田园城市》、恩文对格迪斯的“卫星城”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沙里宁在其《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提出的城市群发展“有机疏散”理论等,以及中心地理论(德国的克里斯泰勒首次将城市群体系统化,并论证了中心地理论)等。②二战后到1970年城市群理论的丰富阶段。地理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及“计量革命”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理论成果有空间依存理论(维宁从理论上对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论证、邓肯的“城市体系”的提出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等。③20世纪70—80年代城市群理论的深化阶段。出现了对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景观动态研究。④城市群的研究与现代经济、技术的有机结合。伴随信息技术革命、交通网络化发展而不断前进,出现了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发展与交通结构的研究、空间流与城市地域系统空间特征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交通网络化的形成,城市群的研究将围绕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产业区位、集聚产生的影响,以及给城市群空间结构带来的变化,信息空间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展开。
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相对较晚,到目前为止,也不过30多年,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而逐渐被学者和政府重视。国内以理论探讨为主的城市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城市职能分工、等级规模和空间布局城市体系及当前状态的城市群及都市连绵区的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主要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城市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整体规划城市群环境、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群的功能定位等;城市群内城市间的经济运行关系与原理;我国个案城市群形成机制研究;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城市群的结构;部分城市群间的比较分析等。总体而言,对城市群的基本内涵、发育程度的测定,空间范围界定、城市群发展的重点等还存在很多的争议空间和不确定性。
1.1.1.2 实践背景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业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核心城市(特别是大都会)为中心的城市群竞争,只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的城市群,才能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性的城市竞争和合作。城市空间拓展,城市集聚,形成了目前世界上的六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英格兰城市群、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曾指出,21世纪全球进入社会大转型时期。在中国,不断涌现出生产要素高度密度、要素近距离移动与专业化、浅分割的区域一体化三大特征的功能地域体,并逐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有着主次序列、分工协作的城镇群体。中国政府与时俱进,城市群研究成果也不断应用于实践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则直接要求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与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1)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形成“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正是在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这些密集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多数以城市群为主体。主要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以及2015年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同时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2016—2018年,《国务院关于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等密集获得国家批复。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下,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中央政治局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些都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城市群建设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比城市群概念提出的初期,当前城市群发展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城市群建设探索中城市产业分工不明确且同质化、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大城市病”、因行政分割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城市发展与人的需求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认为,将积极推进城市群建设,全面提升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题为《关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几个问题》专题辅导报告中,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时强调,要立足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而非量的扩张和速度的加快;立足服务业的发展,而非单纯鼓励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立足创新驱动,而非投资拉动和增加劳动力数量;立足节约资源,而不是之前靠资源和能源投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宪磊教授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议是“八个字”:规划功能、就业优先。用了城镇化的功能规划可以避免走弯路,如城镇化的功能及功能等级,可以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把当时人们的需求变成城市的功能设计出来。就业优先,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居民收入成了城市收入的标准之后,持续几代人就形成了城市的文明。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应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可见,当前我国城镇化及城市群研究更多趋向于如何结合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理清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重视城镇化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未来城市群发展研究应该用全球化的视野,客观地分析我国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与态势,加深认识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面向人们需求,结合我国国情,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研究城市群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优化,区域创新平台的搭建,城市群功能的完善,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目的
通过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群发展态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力求发现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特色与规律,寻找推动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路径进行有益探索,以提高城市群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充实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1.1.3 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低成本扩张模式难以为继;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城市提供的物质文化、公共服务、生态条件等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为继;城镇的功能和角色也在逐步变化,规模城镇化无力承载。因此,当前的突出问题是,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把城镇化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群将成为未来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这有利于发挥其在资源、环境、经济效率、承载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中国城市群发展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推动城市(镇)间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空间效率的提升,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双赢;有利于破除限制城市(镇)间经济发展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城市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产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协同发展,打造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升级版,增强城镇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有利于推进城市(镇)间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协同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人的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形成有利于各创新主体要素在不同区域、城市的联动机制、高效高质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以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上,立足我国国情,研究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重点、途径以及推动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增强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使我国城市群发展在形成东、中、西部呈梯度分布、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一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进程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中国城市群发展研究,是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有益探索。立足我国城镇化建设及城市群发展现状,更进一步认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减少建设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避免城镇化建设的盲目与无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