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1)

很多人都被自己心里的枷锁套住了,这个枷锁就是“观念”。想要拥有大的格局,就要勇于打破陈旧的观念,这样才能完善自我,给自己找到新的舞台。有位名人曾说过:“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突破’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只要你敢于冲破束缚,人生大格局将在不远处等你。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格局,都说一个人格局越大,成就就会越显著。那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说到这里,先来看一个经典小故事:

工地上,甲乙丙三个建筑工人正在刷墙,有人好奇地问他们在做什么。

甲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在刷墙吗?”

乙语气温和地说:“我们在建房子。”

丙笑容满面地说:“我们正在建设城市新面貌。”

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初刷墙的三名建筑工人身份也发生了改变。碌碌无为的甲仍然还是粉刷工人;乙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摇身一变成为工程师;丙就更厉害了,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成了甲乙二人的老板。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格局。俗话说饼再大,也大不过烙它的那口锅,不管你想烙大饼还是小饼,无疑都会受到那口锅的限制。如果把未来比喻成这口锅里的“饼”,那么人生能够走多远,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则完全取决于这口“锅”,而这就是格局。

所谓格局,就是从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境界的高度、胸怀的广度、眼界的宽度所体现出来的修养与学识。

读过的书,决定了你思想的深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倡导的一件事,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让人一展抱负。很多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读的书很多,可时间一长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看起来,读书似乎也没有多大用处。”

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一个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原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每天都会吃很多食物,但每天都会排泄,难道说吃进去的食物都白吃了,没起到任何作用吗?错,虽然排泄了大部分,但剩下的少数却变成了人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长成了血肉和骨头。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读书多的人,其实书的内容早已深入骨髓,融进了他的血液和灵魂,并最终沉淀成一个人的修养与智慧。

著名作家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马》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便是读书的真谛。读过的每一本书,它都会在日后的某一天、某一时刻悄悄地改变着你。喜欢读书的人,情感是丰富的,思想是活跃的,谈吐是睿智的,格局自然比那些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很多。

走过的路,决定了眼界的宽度

一个人眼里看到的世界,往往与他所走过的路有关。走过名山大川,踏遍万里江河,见识人生百态,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与认知便会宽广一些。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下面这个小故事中或许会获得启迪。

初秋,三个乞丐坐在草垛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做着白日梦。年老的乞丐说:“要是有了钱,就全部拿去买吃的,把这辈子没吃过的统统吃个够。”

中年乞丐斜眼看了下老乞丐说:“没出息,就知道吃。有了钱应该去买件加厚的羽绒服才对,这样冬天就再也不用担心被冻死了。”

听完二人的话,小乞丐一边哈哈大笑一边说:“瞧瞧你们这没出息的样子,有了钱应学会享受,花钱请保姆伺候。”

三个乞丐互相取笑,都以为自己的眼界是最宽广的,但其实也不过如此。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受到了局限,那么他就会如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只有那一方天地,永远也得不到进步。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在一二线城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举步维艰,也不愿在四五线城市安稳度日的原因。因为一二线城市资源多、机会多、优秀人才多,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都市,你会时刻想着要进步要努力,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然,你甚至都会觉得对不起这大好的青春年华。

眼界决定一个人的格局,如果不试着走出去,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你甚至会误以为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你的全世界。

见过的人,决定了你境界的高度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境界的高度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他所遇到的人。

如果身边的人思想迂腐、行为古板,那久而久之,你也会沾染这样的习气;反之,如果遇到的都是有文化、有素养的谦谦君子,那你的个人层次也会不断提高。

遇到的人不同,传递的思想与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不同,如此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境界。可以说,一个人境界的高低与他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受过的气,决定了你胸怀的广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凡事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那你每天便会有生不完的气,发泄不完的坏情绪。“谁人背后不说人”,即便你十全十美,也会有人羡慕嫉妒恨,无事生非。难道说,泼妇大街上骂了你,你就要立马还回去?此种行为与泼妇又有何区别。就算你赢了、报复了对方,你就能快乐吗?

既然如此,还不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用一种豁达而宽广的胸襟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提起胯下之辱,很多人就会想起韩信。但你知道胯下之辱是怎么来的吗?

早年的韩信,食不果腹,穷困潦倒。某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群恶霸。恶霸看到韩信的腰间别了一把佩剑,便挑衅地说:“今天你若有胆量刺我一剑,就让你过去,否则,你就只有从我胯下钻过去,这样我才不为难你。”

围观的人都知道这群恶霸是故意羞辱韩信,不免有些替韩信担心。哪知道,韩信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便从那恶霸的胯下钻过去了。顿时,在场的所有人纷纷嘲笑韩信没骨气,是个胆小怕事的窝囊废。

后来,韩信一战成名做了大官,对于昔日羞辱他的恶霸,他不仅没有心生怨恨,反而以德报怨,还让此人做了一名小官。众人不解,但韩信说:“昔日他辱我,但我今日若杀他,岂不是变成和他当年一样的恶霸,冤冤相报何时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韩信是为了生存才受此大辱,其实只是他心胸宽广,懂得隐忍而已。胸怀宽广的人,绝不会因为一时的荣辱而耿耿于怀,方寸大乱,他们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更懂得有舍才有得,会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进。

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最终都会形成一种气度与胸怀,影响着他以后的人生格局。心有大格局,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在人生的不断历练中拥有豁达而从容的格局,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你对待弱者的态度里,藏着你的人生格局

格局的大小,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与身份、学识、金钱没有半点关系,在于后天的修养与藏在心底的那份善良。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格局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事物也有所不同,透过《芳华》,有人看到了青春美好,有人看到了善良坚韧,也有人看到了世态炎凉。

但其实,不管你看到的是哪种层面,《芳华》都在向观众传递着这样一种思想:你对待弱者的态度里,藏着你的人生格局。

父母离异的何小萍,从小便受到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的欺负。缺少家庭温暖的她,满心欢喜地以为来到部队可以得到战友的关怀与爱护,摆脱之前的心酸。

可事与愿违,她因偷穿室友军装照相遭到室友的谩骂与排挤;她被人嫌弃身上的汗味太馊,没人愿意和她搭档排舞。放眼整个文工团,也只有刘峰对她好,在何小萍受到孤立时陪她练舞,在她饱受众人的欺凌时,对她伸出援手,给予温暖。

刘峰突逢变故,文工团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何小萍打心眼儿里鄙视,以至于后来有了当主角的机会,她宁愿装病放弃,也不愿与这些人继续为伍。若干年后,当昔日对她施以温暖的刘峰身患重病时,何小萍也毫不犹豫地选择悉心照料终生陪伴。

男主角刘峰,在文工团里任劳任怨,不仅脏活累活抢着干,还帮战友修手表、做沙发,就因为太古道热肠,连文工团食堂的猪跑了,人们也是第一时间喊刘峰去帮忙。

抗洪抢险中,刘峰受伤导致腰部残疾,却把进修名额让给了他人。就这样一位活雷锋,却因为“触摸事件”成了众矢之的,在拥抱自己喜欢的女孩林丁丁时,被路过的战友撞见并调侃,说林丁丁“腐蚀”活雷锋。林丁丁不愿担上这“腐蚀”的罪名,便向保卫科举报,说刘峰强行摸了她,解了她的内衣扣子。

瞬间,活雷锋变成了人人敬而远之的猥琐男。被“发配”到伐木连时,文工团里那些刘峰平时给予帮助照顾的人,为了与他划清界限,竟无一人为他打抱不平。也只有何小萍,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顾众人异样的眼光,坚持在刘峰离开的时候去送他。

后来,刘峰在海口做起了小本生意,却遭遇海口联防队员的故意刁难,为了讹诈1000块钱,他们信口开河,扣下了刘峰用以糊口的三轮车,甚至对刘峰——这位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英雄拳打脚踢。

或许在这些人的眼里,道德、人性都形同虚设,刘峰在他们面前只是一个残疾的普通小商贩。所以,他们任意欺凌那些手无寸铁比自己弱小的人,把善良抛之脑后。殊不知,在弱者面前显示自己的强大,反倒暴露了自己的丑陋与不堪,丢了做人的格局。

人为什么要善良?因为善良会让人变得胸襟宽广、从容淡定,因为善良会让人活得问心无愧洒脱自由。也正是因为心底的那份坚守与本能,使得刘峰、何小萍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绝望与痛苦,依然不怨天尤人,坦然微笑着面对生活。

刘峰善良,所以即便身患重病,亦有人陪伴左右不离不弃;何小萍善良,虽然经历了被排挤与精神失常,但清醒后,她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哪怕一生未婚,但最后能与刘峰互相扶持,相依相伴,对她而言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你对待弱者的态度里,藏着你的人生格局。《芳华》中,那些曾经欺凌何小萍,受过刘峰恩惠却又冷眼旁观的人,在后来的生活中就过得心安理得吗?尤其是看到何小萍精神失常,刘峰失去一条手臂之后,他们的内心还能淡定吗?

当刘峰在海口联防队遭遇讹诈时,郝淑雯慷慨解囊交了那一千元赎金,难道不是为了求个心安,为自己曾经的冷漠寻求一丝安慰吗?

林丁丁呢,当刘峰对她深情告白后,她的内心是愉悦的,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为了爬得更高,她忽略了刘峰对她的好,对他进行言语污蔑,改变了刘峰的一生却没有任何愧疚。

这样的人,凡事利益当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在他们眼里,谁有利谁就是值得他们攀附的对象。纵然他们赢了人生又如何?失了善良,迷了心智,被局限了的眼界自然狭隘,心胸不够豁达,格局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岁月漫漫,芳华刹那。就像萧穗子在《芳华》的结尾时所说:“多年以后的战友聚会,别人都埋怨生活的苦难与上天的不公,但刘峰与何小萍却温文尔雅、心平气和,给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让人看了,不免心生羡慕。”

虽然,每个人的格局都不同,但你对待弱者的态度,却恰恰反映着你的人生格局。一个人的格局越大,眼界才会越宽,心胸才会越广,才能处变不惊,平静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才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去伤害他人来成全自己。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处处彰显着你的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大小何以显现?很简单,透过他的处世方式便可明了。甚至还可以这样理解:小格局的人,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必争输赢,希望自己永远是赢的那一个;中等格局的人,懂得互帮互助,更希望与身边的人共赢;而最高格局的人,早已将名利置之度外,他们不在乎输赢,反而更注重过程。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人生在世,想成就一番作为,想活得轰轰烈烈,自然离不开大格局。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处处彰显着你的格局。

咽下委屈,修炼胸怀

小美哭哭啼啼地向表姐抱怨:“我想辞职,这工作干着真没劲,实在是干不下去了!”表姐细问缘由,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小美的上司一大早就让她把一份加急的文件送去给经理签字,可直到下午上班上司急着找她要的时候,那份文件还没有签字。于是,上司当着部门员工的面狠狠地责骂了小美,批评她办事不力,可小美却委屈得直掉眼泪。因为她觉得,并不是她办事不给力,而是一上午,她压根儿就没有看到经理,这字又怎么签呢?

或许,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小美,并不能完全理解“人生在世,难免会承受一些委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在世注定要承受许多委屈。一个人越成功,遭受的委屈也就越多。”相应地,一个人的内心能承受多大的委屈,以及对待委屈的态度直接反映着一个人的格局。

人们不是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吗?大格局的人,会把每一次的委屈都当成生活的历练,不骄不躁,泰然处之,化悲愤为力量,砥砺前行;而小格局的人则恰恰相反,受一点点委屈就四处抱怨,有的甚至撂挑子不干,在他们心中个人利益是永远摆在第一位的。

殊不知,咽下了委屈,修炼了胸怀,浴火重生的,是你的格局。

承担责任,修炼胸怀

有责任心才会有担当,有担当才会心怀天下,顶天立地,任何时候都无愧于心。也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高瞻远瞩,放眼更长远的未来。而缺乏责任感的人,往往只想着敷衍了事完成任务,所以一不小心就失了信誉,丢了格局。

有一位在外打工的老木匠,辛苦一生为老板建造了好多漂亮的房子。

某天,老木匠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于是向老板辞别,说要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虽舍不得老木匠离去,但又不忍让他继续辛劳,于是便让他建造完最后一栋房子后再离开。老木匠虽满口答应,但归心似箭的他,却完全没有将心思放到工作中。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栋房子的建造水平与老木匠平时的水平相差甚远,因为房梁是倾斜的,门框的边也很毛糙,楼梯扶手的油漆也没有刷均匀。

就在完工那天,老木匠正准备向老板道别时,老板却将这栋房子的钥匙送给了老木匠,说这是对他辛苦多年的奖励。

这下老木匠惊呆了。他从未想过,这栋房子是送给他的,更没有想到,自己一生给他人建造了无数质量上乘、精美实用的房子,到最后却给自己建了这样一个“豆腐渣”的房子。

可见,没有责任心,再精湛的手艺也形同虚设。老木匠没有负起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以至于失了晚节,丢了做人的格局。

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人做事的态度才会更积极、更阳光。所以,一个人承担的责任有多大,心中的格局便有多大。

承载使命,成就大我

如果说承担责任是为了挺起那份担当,那么将责任与担当无限放大,便成了一个人的使命。一个带着使命感活着的人,哪怕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其人生格局也会更加广阔。

提起白方礼,很多人都会热泪盈眶。没上过一天学,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从1987年开始,74岁高龄的白方礼依靠自己蹬三轮车的收入,成功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子圆了读书梦。

2001年,年近90的白方礼已经蹬不动三轮车了。即便这样,他仍然不停歇,又在车站给人看车,靠着一角、两角的零钱继续给孩子们攒学费,攒够500元就捐给学校。

一个冬天,白方礼捧着饭盒里积攒的最后500元钱来到天津耀华中学,对老师和学生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捐不了了,这是我最后一笔钱……”全校师生听完都忍不住哭了。

2005年9月,93岁的白方礼走了。出殡当天,自发送行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来送别他们最敬爱的白爷爷,这其中,很多人都曾受过白方礼的恩惠。

对于白方礼的选择,很多人都替他感到不值,认为他这个年龄应该在家安享晚年,但就如白方礼自己所说:“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挺好的。”

可能有些人觉得,只有那些名人、大人物才会拥有使命,普通人根本谈不上使命。其实不然,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世界属于每一个人。就像电影《大路》中的一句台词所说:“即使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都有它的使命。”

所以,不管你有多平凡、多出色,也不管你是教师、工人、学生、老板、服务员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有勇于承担使命的人,才会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去照亮身边的人,也只有带着使命感生活,你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逆袭而上,冲破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束缚

有人说,孩提时代见过的人,看过的风景,都会存在于他的脑海中,并不断丰富他的人生阅历、充盈着他的生活。为什么说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束缚会给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因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原件自然脱不了干系。

有的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遇事不焦不躁、淡定从容;有的人慌里慌张、手忙脚乱,遇到点儿挫折就悲观厌世、怨天尤人。之所以会这样,与他们的家庭环境也有关。成长经历不同,长大后拥有的人生格局也不同。

然而,成功不分早晚,逆袭不分先后,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影响,都可以通过后天改变。

安妮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给她灌输的思想便是:女孩子读太多书没有多大用处,只会浪费钱,因为迟早都要嫁出去的。尽管安妮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排在全年级前十名,高考时,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上一所好大学。但在父母的坚决反对下,安妮高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了。

由于认知水平与眼界的局限,加上缺乏一技之长,安妮只好在餐厅做起了服务员。没过多久,她因心地善良、勤劳热情受到了老板的赏识,被提拔为餐饮部长。身份发生了改变,安妮接触的人也慢慢多了,眼界也变得逐渐开阔起来,她开始意识到父母给她灌输的思想是错误的,并决心做出改变。

于是,闲暇之余,她重新拾起书本,报名参加夜大进修并成功拿到了毕业证书。不仅如此,她还学习了烘焙、插花等手艺,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虽然,在此期间经历了多次失败,但她始终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早晚会有成功的一天。

现在的她,早已不是那个父母眼里只会浪费钱的女儿,反而成了父母的骄傲。她进了一家不错的贸易公司,不仅工作上顺风顺水,而且还利用周末时间教授烘焙与插花。脱离了原生家庭的束缚,安妮的生活过得越发精彩与滋润。

逆袭而上,冲破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束缚,从心底跨过这道鸿沟,你才会拥有更大、更广阔的人生格局。

不管身处何方,都别忘了读书和学习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并不是只限于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和积累经验,陶冶情操、沉淀修为。

虽然说,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知识,你一定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你所读过的每一本书,看过的每一段文字,学习的每一种技能,都将在日后影响你的人生格局。

越挫越勇,将每一次经历都看作是一次提升

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人的眼界与思维会受到局限,以至于看待问题会以偏概全,但认识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交际的朋友圈广了,思想与眼界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一定要试着走出去,你只有接触不同层次与不同环境下的人群,才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在此过程中,你每前进一步,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挑战成功你便可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也只有在挑战中越挫越勇,将每一次经历都看作是一次提升,你才会不断进步。

总结反思成就更大的人生格局

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小格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的言行,但这并不能成为你不思进取的借口。你不能自以为是,把工作不顺看成是上司的故意刁难;失恋分手是因为对方不懂得珍惜;出门不顺是因为流年不利……

所有的借口,其实都赤裸裸地显示着你的失败。你为什么就不能试着做出改变呢?难道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影响,你要背负一生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只有学着自我进步,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能成就更大的人生格局,塑造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的出身都是无法选择的,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格局固然有限,但它决定的只是起点,你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格局,决定人生的方向。只要你想、你愿意,又何须担心眼前的困难与失败呢?要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你不甘于平淡,想拥有人生的大格局,那么不妨从现在起做出改变,假以时日,你会发现,你的修养与谈吐,你的气质与胸襟,会让你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光彩夺目。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王健林有次做客鲁豫主持的节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当普通人听到这句话时,不免为之震惊,小目标就是一个亿?什么概念?就算一辈子拼死拼活不吃不喝,也绝不可能赚到,可是这一个亿对人家王健林来说却只算是小目标。

这个关于目标的话题很快便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们纷纷调侃,自己也要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在市中心买套房、出国旅游、做大老板等。不过调侃归调侃,当一切归于平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差异之所以存在,其实就是因为人们对待事物的认知和想法不同。目光长远,对待事物的整体认知也就更全面深刻,目光短浅,做起事情来就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思想与行动皆受局限。

就好比天桥下衣衫褴褛、邋里邋遢的乞丐,对来来往往衣着光鲜、干净整洁的人视而不见,却整天盯着那些比自己“生意好”的人,甚至不惜为了抢夺地盘而大打出手,如此眼光与胸怀,除了做乞丐恐怕也做不了其他了。

一个公司小职员,因为学历不高所以收入不多,日常生活精打细算,尽可能在晚市或商家活动促销时购物。久而久之,小职员的眼光便被这种占便宜的心理占据,根本无暇考虑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增加收入,长此以往,小职员在事业上估计也很难有所成就。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与想法不同,最终的人生格局也完全不同。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未来的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把栀子花的种子放到普通大小的花盆里作为盆景来栽培,即便施以再好的营养,也只能长到40厘米左右的高度;但如果把它放到一个特制的大花盆里,它就会长到1米左右;如果把它移栽到大自然的土壤中,它便能长到3米以上的高度。

你看,同样是栀子花,但生长的环境不同,最终的结局便有明显的差异。这不正和做人的道理一样吗?只有心胸开阔目光长远,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事事洞察先机快人一步取得成功;如果鼠目寸光,那思想上就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却永远不知道外边的天地有多宽多广,于是停滞不前不思进取,最终碌碌无为,耗费光阴。

小李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一家公司实习。由于勤奋努力,踏实肯干,五年之后他便当上了车间主任。家人为此欣喜不已,小李也觉得苦日子熬出了头。

有次同学聚会时,聊起目前的现状,有位已经当了老板的同学提醒他说:“老同学,以你现在的资历,想要自立门户当老板,完全是小菜一碟呀!”听到这话,小李心中泛起了涟漪,当时恰逢“下海”创业的高峰期,形势一片大好,身边的一些同学与朋友都选择创业当起了老板。

聚会结束后,小李回家与老婆商量这事。结果他老婆听完之后,连连摆手说:“目前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万一创业失败了怎么办?搞不好鸡飞蛋打,还会丢失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呢!”

经不住老婆的枕边风,小李便打消了创业的念头,继续安于现状做着他的车间主任。一年又一年,转眼十年过去了,厂里也招收了很多年轻人,吸收了很多的新鲜血液,小李也变成了老李。不久后,厂里进行人事调动,老李由于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车间主任的位置被他人取代。愤愤不平的老李十分生气,觉得老板过河拆桥,有了新人忘了旧人,但不管他怎么抱怨,这一切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果你不朝着远大的目标前进,只盯着眼前的这一点儿小小成就,把自己的未来局限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那么终有一天,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最后被这个社会所抛弃。试想下,如果小李当初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规划,对生活有所追求,也许十年之后他便成了老板,决定别人去留的就是他了。

如果把人生比作放风筝,那么你的思想与眼光便是牵引风筝的那根线,放了线,风筝才能自由翱翔,广阔天空任其飞。人也如此,当你跳出狭小空间,走出去,你就会发现只要你愿意,脚下的土地随时都可以成为你施展抱负的舞台。

目标的大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很多人由于害怕失败,遇到困难挫折就选择逃避,甚至觉得有些目标不可能实现。

实际上,这样的人就是缺乏远见。而那些目标明确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有远见、有抱负,懂得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敢想敢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所以他们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