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语文公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细品文字背后的沧桑——《背影》教学实录与点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下面看大屏幕,预习时,你关注了这一组词吗?每个词读两遍,速度不要快。

屏显:

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惨淡

赋闲 踌躇 蹒跚 颓唐

情不能自已 琐屑

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

(学生齐读。教师抽查学生解释词语。)

师:下面大家将这一组词语再轻轻地自读一遍。(学生小声朗读)谁来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生1:惨淡

生2:凄凉

生3:伤感

生4:心里感觉很灰暗,压抑。

师:是的,老师读了以后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也许还真没有一篇课文的重要词语集中在一起会给人这样的感受。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我们看屏幕,看看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

屏显:

写作缘由

朱自清: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师: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画出来。

(学生圈画)大家一起读。(师深情范读,教室里短暂静默。)师:身体平安,又何来膀子疼痛?只是“举箸提笔”之不便,又何来“大去之期不远”

呢?父亲到底想和儿子说什么呢?

屏显:

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生5:对儿子很是思念。

生6:要儿子尽快回去看看他。

师:很有道理,作者读了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文中作者怎么写的。一起读读看。

(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在文中圈画,自读。教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画好了。请你来读一读。

(生7朗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屏显:

细细地揣摩,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

(学生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书写的沙沙声。)师:差不多了。我们来一起交流。

生8:我关注了“攀”“缩”“倾”这三个动词,这里写出父亲爬月台很艰难,不容易,表现出对儿子的深挚的爱。

生9:我关注的是“蹒跚地走”“慢慢探身”,这“蹒跚”“慢慢”写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怎么从这两个形容词里读出了父亲的爱呢?似乎还没读到词语的内部去。还有同学关注这两个词了吗?

生10:蹒跚的意思是走路摇摆的样子,不方便。父亲年纪大了,又是一个胖子,所以腿脚不灵活吧,走路摇摆,动作缓慢,加上铁道边难走。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去给儿子买橘子,这里面渗透着父亲的深爱。

师:很好。这样的品读,就进去了,读到当时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和情感。品析词句就要学习这样的方法,不能笼统地套。好,继续。

生11:黑布、深清布,从这几个布字里,可以看到当时父亲当时生活的艰难。

师:不错,这位同学关注了父亲的外貌。好。我们来读读大屏幕,看看丁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

屏显: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

(生齐读完,再自读原文比较。)

师:谁来说说。

生12:老师读得更仔细。攀着上面的两手和向上缩的两脚,您给去掉了。

师:你读得也仔细哦。为什么不能去掉?

生12:说明父亲很努力。

师:我们想象一下,年老的父亲,肥胖的父亲当时的情状。真的已是用尽全力了。

生13:还有外貌部分的“黑”字。黑是可以读到父亲在守孝。色彩灰暗。

师:小帽、棉袍、马褂可以说是当时男人的正装。可是父亲不顾这些,去为儿子买橘子,一门心思在儿子身上。父亲爬月台之艰难,甚至是狼狈的,都可以说是一种父爱的深沉。

其实,这里的“背影”也赋予了它另一种深刻的象征意味,那就是父亲无休止的奔波和说不尽的辛劳的身世。

师:这一幕,作者见到这时父亲的背影,有怎样的反应?作者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以前没见到过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这时流泪呢?

先看看,在父亲为送儿子踌躇犹豫的时候,在父亲一路上再三嘱咐的时候,在父亲忙这忙那的时候,我有怎样的想法?在前文中能找到吗?画出相关句子。

(学生圈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

生14:我找到两处。第四小节的“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第五小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第一处,当时作者感觉自己能行,父亲送有些多余。第二处嫌弃父亲说话不漂亮。

生15:还有第五小节结尾:“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里作者暗笑父亲迂腐。

师:这两位同学,读书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把这三段文字读一读。看屏幕。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齐读第三段。(生读)

师: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想法和现在想法的情感变化呢?

生16:现在作者想起来有些自责、后悔。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好像说自己自作聪明。

师:大家读一读,再体会体会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聪明的反义词是?对,愚蠢。

是说自己自作聪明,实质很愚蠢。说反话,这里用了反语的修辞。记下来。

师:这里的暗笑与泪很快流下来了,是一组鲜明的对照。也是父爱之重与“我”的不谙世事之轻形成鲜明的对照。大家再想一想,这时的父亲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日子里?

文中有交代吗?

生17:第二小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第三小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生读)想一想,冬天是怎样的?寒冷!仅仅是季节吗?哦,还有父亲此时的心情。说得很好。不仅是季节之冬,更是父亲的人生之冬,事业之冬。

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在父子俩即将分手各奔东西的时刻,我注意到父亲。与其说眼睛看到,不如说是——对!心看到了。心灵的骤然注视,咯噔之间,泪很快流下来了。

师:细细读,你会发现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刚才有同学说,父亲穿的是布衣,而给“我”做的却是什么?对,紫毛大衣。那时的家庭情况和父亲的处境,能为“我”做出那么多的付出,真的是不易。

师:我们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生自读课文)告诉丁老师,你的父亲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

生18:父亲很高大,很魁梧。

生19:父亲很英俊,很伟大。

生20:父亲是我的偶像。

师:这些词语似乎与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都不搭。有人也认为,这里的父亲“不可爱”,“不潇洒”,写得也“不诗意”。你怎么看?

生21:我觉得这里父亲对“我”的那种爱是真实的。毫不影响我对他的敬意。

师: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作者没有刻意的美化父亲,这里父亲爬月台之艰难,先讲了还有些狼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审丑”的方式来丰满人物形象,造成情感上的落差,拨动读者心弦。

师:父亲买回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师范读:“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如果说前面是个特写镜头话,这里就是一个慢镜头。

父亲走了,又回头。父亲走了,又回头。为什么?

生22:依依不舍。

生23:还是不放心,牵挂。

师:都有。当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再找不着了,“我”怎么样呢?泪又来了。

生:不舍父亲离开吧。

师:一场聚会,一次相遇。席散了,人走了。“背影”作为最后的记忆留给了人们。

人们总是充满着翘首,期待,热望,甚或是伤感。也许这正是“背影”的另一个隐喻,意味着别离。背影的“背”字,其本义就有离别,分别之意。前文中说,我想起祖母簌簌地落泪,那是一种“死别”,这里呢?对,这里是一种“生离”。有人说,本文写了一段至爱,也写了一种至痛,人生自古伤离别。好,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父亲的信中的那句话,大家读作者当时的感受。

(师读:“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生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师: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看一个资料。

屏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师: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大家想想,这封信,是父亲在干吗?上课一开始大家说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现在想想呢?对,求和。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这里是儿子胜利了吗?对!没有什么胜者和败者。作者读到信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24:有了对父亲的理解。

生25:有了一种愧疚。

师:对,父亲能主动求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真的要到“子欲孝而亲不待”吗?

看资料。

屏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

《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倪文尖:《何以成为经典》

师:8年之后,作者也已为人父了。重新再看父亲的时候,作者就多了一份理解。

请一位同学读第七小节的开头部分。

(生26读: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师:除了教材的旁批(“老境”和两个“惦记”),体会两个“自然”的意味。与父亲的恩怨,只是淡淡地一笔“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笔法很含蓄简约。写得多的还是对父亲老境的那种隐隐的痛以及父亲的爱。所以作者最后说,齐读最后一句!

屏显: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27:两个感叹号,饱含作者想见父亲的热望。

生28:“唉”里有对父亲身体的担忧。

生29:“唉”里有说不尽的愧疚。

师:从不相见到何时才能相见。一声叹息,两个感叹。说不完的别离,言不尽的沧桑。

所以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读,看屏显。

屏显:

《背影》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背影》写的是一个时代和家庭的“大背景”下的人物的“小背影”。

——陈日亮:《:你读出了多少“背影”》

师: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

师:这篇文章就读到这里,也许我们真正读懂,也要在我们为人父母之后。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

屏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师: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或许会帮助我们读懂《背影》。

下课!

返璞归真读《背影》

金军华

语文,似乎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它与思想结缘,与政治靠近,与文学相关,与生活共存,与科学有亲。当下语文教学出现了“乱花迷眼”的现状,如“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把语文课上成了故事课”,“把语文课上成了常识课”……语文的这种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依性生存的艰难,稍不留意便容易淡化了语文本色。语文课程的本位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教学如何坚守本位?丁卫军老师执教的《背影》一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丁老师始终贴着文本教学,精心设计语文活动,紧扣文字中浸润的父子深情,不断引领学生在语言的玩味中走向文本深处。丁老师的课堂不花哨,不繁琐,不面面俱到,不枝枝蔓蔓,不富丽堂皇,简朴而温馨,丰富而有诗意,学生在简约而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里轻松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其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升。这是一堂返璞归真的语文课。

读词悟境,架构学生和文本的情感桥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下面看大屏幕,预学时,你关注了这一组词吗?每个词读两遍,速度不要快。

屏显:

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惨淡

赋闲 踌躇 蹒跚 颓唐

情不能自已 琐屑

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

(学生齐读。教师抽查学生解释词语。)

师:下面大家将这一组词语再轻轻地自读一遍。(学生小声朗读)谁来说说朗读后的感受?

生1:惨淡

生2:凄凉

生3:伤感

生4:心里感觉很灰暗,压抑。

丁老师的导入颇有创意,从一组词语入手,让学生朗读后说说感受。一开始就把学生带进了文本,具体而微,单刀直入,节约了时间。这既使学生积累了一些重要的词语,又让学生重温了文章的内容梗概,最为关键的是由此营造了一种与文本情感基调相谐合的课堂氛围,自然架构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

《背影》以情动人,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这除了因为作者用了平朴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外,还在于文章里头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是时世给作者的影响。

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这一组带着暗淡、伤感色调的词语,是整篇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淡淡的哀愁情绪的集中体现,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基调便有了准确的把握,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去读课文,学生们就不会再将文章简单地解读为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爱,而是做好了与作者对话,与作者一起来思考生活的准备了。这为后面对文本主旨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时候最简单的也许就是最美的,古朴亦是美学中的一大境界。对《背影》这样质朴的文字,过多的类似情境的导入无疑会大损其原味。

书信切入,聚焦文本的重点细节

师: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我们看屏幕,看看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

屏显:

写作缘由

朱自清: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师: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画出来。

(学生圈画)大家一起读。(师深情范读。教室里短暂静默。)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生5:对儿子很是思念。

生6:要儿子尽快回去看看他。

师:很有道理,作者读了这里以后,也是泪如泉涌。文中作者怎么写的。一起读读看。

(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

教师由朱自清的写作缘由引出父亲的一封来信,从而引发学生到文中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最后将目光聚焦在父亲的背影上,以此作为推动课堂的切入口,可谓抓准了文本的情感脉络。箭射靶要瞄准靶心,课堂提问也如此,每篇课文理解的关键点就是课堂教学的靶心。一堂课45分钟,不能满堂问,也不能对所有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抓住了课文理解的关键点提问,往往可以提挈全文,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串起来,能收到“一线串珠”之效果。这里,父亲的来信便是这篇课文理解的关键点,从而引出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于是便有了教师的顺势追问: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从而提挈起对描写背影段落的理解和赏析,指向文章的重点,开始聚焦于课堂细节。

读读品品,感受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1.批读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这里丁老师通过追问,引领学生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并说说自己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最后关注点落在“蹒跚”“慢慢”两个词上。教师继续问:“怎么从这两个形容词里读出了父亲的爱呢?似乎还没读到词语的内部去。还有同学关注这两个词了吗?”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在反复的品析中,自然而然悟出词语背后深沉的父爱,也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应该如何批注品读。

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与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地方,启发学生探幽析微,细细地加以品味和探究,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当学生说到关注“黑布”这个词语时,丁老师或许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衣着进行探究,黑布小帽、黑布褂、深青布棉袍表现了一种青灰色的基调,营造的是一种惨淡、低沉、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一种悲哀的情感。但在这种凄凉的气氛中,橘子的红、“我”身上大衣的紫色却是那样的夺目,那样的温暖!“紫”象征着大红大紫,在朱家算是一件华贵的服饰,不仅寄托父爱之情,更体现着对儿子的期待,和父亲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饰往往蕴含着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背影》一文中的服饰正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2.比读

在此基础上,丁老师又把原文作了修改,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品味那些往往不被注意却又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师:不错,这位同学关注了父亲的外貌。好。我们来读读大屏幕,看看丁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

屏显: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

(生齐读完,再自读原文比较。)

师:谁来说说。

生12:老师读得更仔细。攀着上面的两手和向上缩的两脚,您给去掉了。

师:你读得也仔细哦。为什么不能去掉?

正是这段丁老师颇具匠心的改文,让学生们的精神高度集中,对那些被“遗忘”的关键字眼格外注意,体会到那些看似普通的文字的精妙与细致,同时又从字里行间深刻领悟了父亲在艰难处境中依然对我关怀备至的那份深情。所有的理解与体验确实是应从文字出发,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聚焦于某些看似不经意的词句,正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感力的匠心。课堂上有时可以不断强调,反复咀嚼,有时不妨换种思维方式,通过增、删、调、换等方式修改原文,让学生通过比读自然而然地悟出有些词句的表达效果。

实录中丁老师引导学生比读的地方还有多处,如父亲的忙这忙那与我的自作聪明比读,从中体会作者的自责和后悔,前后情感的变化;暗笑与泪很快流下来了,是父爱之重与“我”的不谙世事之轻形成鲜明的对照;冬天的季节和父亲的人生之冬、事业之冬、心情之冬作比读;父亲穿的布衣和给“我”做的紫毛大衣;生活中自己的父亲和文中的父亲……这些比读,或重点赏读,或勾连略读,或联系生活,文中父亲的形象在学生脑海里像电影镜头一样,由远变近,直至呈现真实而又清晰的特写。一篇文章,总有几个词语和句子的内涵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能集中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进行比读,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比较处品读,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又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获得较大进步。

有效拓展,将文本解读引向深处

师: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看一个资料。

屏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以此激发学生的悬念,借助拓展的资料,师生共同探寻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的父子之间的这场“情感战争”。丁老师巧妙引领学生:“作者读到信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情感?”又将课堂往前推进了一层。课的最后,丁老师再度拓展,展示龙应台《目送》中的片段,并推荐学生读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文本解读引向深处。

当学生只能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而理解文本内容时,学生们对朱自清、对《背影》

中厚重深沉的情感,对“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一句的理解,便都难以进入作者真正想要告知给读者的意义范畴之中。这时,丁老师利用拓展迁移引入关于父子情感纠葛介绍的文字,辅之以富有情感的归纳、提炼与点拨,将学生带入全新的思维空间中,让他们更为理性、更为全面地理解文本,并悟到了阅读这篇经典作品的方法: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读。此种拓展迁移的有与无,决定着文本意义解读的深与浅,也决定着学生学习收获的多与少。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应该落实在我们具体的语言教学环节中。传统并非落伍,返朴归真是一种大智慧。《背影》的语言是平朴的,却那么打动人;卫军执教的《背影》一课也是质朴的,它让学生沉醉于文本中。这种境界大概就叫作“返璞归真”吧!

(金军华,江苏省无锡市新安中学,特级教师)

还原写作现场,进行深度阅读

姜丽丽

朱自清的《背影》全文不足1500个字,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背影”展开、叙述、结束。文章以“背影”为题,4次在文章的内容中写到父亲的“背影”。

《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是父子之情,还是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背影”就是不平衡的父子之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这篇散文不论在内地还是在港台,是众多课本必选的经典,原因可能就在于《背影》中的爱的隔膜有着特别的深度。

教学这篇散文,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完整地理解文章内容,就要带领学生重新回到现场氛围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到各种细节。细节越多,学生看到的事实真相越逼真,脑海中浮现出来的艺术画面就越生动。丁卫军老师执教的《背影》课例,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回到写作现场

作家张晓风在谈散文创作体会时指出:作家的文笔,作家在特定时空中对生活的观察和人生的体悟,作家创作时的“感性的冲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知性的深度”都是读者希望了解和赏鉴的。散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回到写作现场,了解写作缘起,不仅有利于抓住散文的教学内容,更有助于以此为原点,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在这一点上,丁老师这样设计:

师: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我们看屏幕,看看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

屏显:

写作缘由

朱自清: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师:是因为父亲的一封来信。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画出来。

(学生圈画)大家一起读。(师深情范读。教室里短暂静默。)师:身体平安,又何来膀子疼痛?只是“举箸提笔”之不便,又何来“大去之期不远”

呢?父亲到底想和儿子说什么呢?

屏显:

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文章写于1925年,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和四个孩子的父亲的朱自清,突然接到了两年不见的父亲的来信,他泪如泉涌,回忆起八年前的往事。整整八年,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

例如,文章中写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事实是,从那以后,一直没有成功,也就是长期失业。

这就导致了家庭经济处在近于破产的边缘。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获得了程度上,甚至是性质上的改变。可以说,这封信拉近了朱氏父子的关系。没有信,就没有下面的回忆。

二、重建写作现场

真正读懂一篇作品,我们必须知道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丁老师以信切入,快速带领学生进入回到写作现场后,他们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为什么时隔八年,朱自清回忆起来会泪如泉涌?学生在丁老师的引导下,不自觉地开始重建写作现场。

接下来,丁老师这样处理:

师: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下子激起了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那“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请圈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在文中圈画,自读。教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画好了。请你来读一读。

(生7朗读)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这是父亲在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大家细细地读,进行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屏显:

细细地揣摩,圈画、批注,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

(学生圈画、批注,教师巡视。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书写的沙沙声。)……

师:我们来读读大屏幕,看看丁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

屏显: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着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

这一部分,丁老师带领学生研读文章第六自然段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这个细节是父爱的集中体现,也是送别场面的高潮部分。丁老师在此处的处理,没有表演,没有模仿,有的只是语文学习中最实在的方式——咬文嚼字。咬一遍不行,还得再嚼一嚼,必须在词语里走上几个来回才罢休。第一个层次,说说你关注了哪些词语?学生们敏锐地发现了动词“走”“探”“穿”“爬”“攀”“缩”“倾”等,形容词“蹒跚”“慢慢”。丁老师及时点评,品析词句就要学习这样的方法,读进去,读到当时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和情感。第二个层次,看看老师的修改,与你们关注的还有哪些不一样。对照比较原文和改文,学生也是很快有所发现,丁老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小帽、棉袍、马褂可以说是当时男人的正装。可是父亲不顾这些,去为儿子买橘子,一门心思在儿子身上。

父亲爬月台之艰难,甚至是狼狈的,都可以说是一种父爱的深沉。其实,这里的“背影”

也赋予了它另一种深刻的象征意味,那就是父亲无休止的奔波和说不尽的辛劳的身世。

词语的品析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基本活动,永远不可忽视。《背影》一文的第六自然段是词语品析的经典段落。对于经典段落的处理,诚如余映潮老师所言:精段阅读,是课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材处理方式之一。阅读教学离开了精段阅读,在深入课文文本方面有可能失之于肤浅。那么,丁老师上出了语文课的本味,的确给我们做出来很好的示范。跟随语言文字,重建写作现场。在词语的品析中,渐渐还原人物形象,体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追问写作现场

要找到作者创作的原始动机和作品的真正意图。我们回到写作现场,重建和分析事发过程,追问现场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就成了关键。《背影》中父子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平衡的关系,从不平衡到平衡之间经历了什么,是谁在这不平衡到平衡中做出了让步。

丁老师借助一些助读资料带领学生不断追问写作现场,通过一步步触摸文字,来体悟文字背后的温度。丁老师是这样选择和确定助读资料的:

师: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看一个资料。

屏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033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师: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大家想想,这封信,是父亲在干吗?上课一开始大家说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现在想想呢?对,求和。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这里是儿子胜利了吗?对!没有什么胜者和败者。作者读到信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情感?

……

师:对,父亲能主动求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真的要到“子欲孝而亲不待”吗?

看资料。

屏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

《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倪文尖:《何以成为经典》

……

师:从不相见到何时才能相见。一声叹息,两个感叹。说不完的别离,言不尽的沧桑。

所以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读,看屏显。

屏显:

《背影》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背影》写的是一个时代和家庭的“大背景”下的人物的“小背影”。

——陈日亮:《:你读出了多少“背影”》

如果没有助读资料,学生读出的也许只有“父爱”这个主题。丁老师选择借助助读资料,以文解文,来捕捉作者的情绪态度,触摸作者灵魂。关于《背影》的解读文章数不胜数,拿来主义显然行不通。选择的材料必须与文本,与学生相融相生。丁老师选择了王君、倪文尖、陈日亮的文字,这些材料与文本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相得益彰。从课堂表现上看,助读资料的引入将课堂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对于学生文本,体悟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把这些助读资料看作是第二文本,它已然与第一文本的语言水乳交融。我们欣然发现在文本语言的理解分析过程中,在文本情感的体会中,学生对助读资料的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借力打力,以活激活,何乐而不为?

总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回写作现场、帮助学生重建写作现场,启发学生追问写作现场,在写作现场中考察作者特定的写作动因,并以此来统摄文本中作者的语言修辞、个性风格和主观情思,而这也正是进行深度阅读的有效方式。

(姜丽丽,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借助写作背景资料走向文本更深处

鲍益民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执教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师可谓数矣。不同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着重通过重点阅读“买橘送别”一段,引导学生品析描写父亲背影的词句,从而理解文章要表达的“父爱”这一主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没什么不妥,通过品析语言,体悟文章的感情,符合散文教学的要求。但仅仅这样来处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一课的教学,总感到未能引导学生精准地理解这篇文章要表达的特殊感情。这篇文章仅仅只是表达一般的父爱之情吗?朱自清仅仅是因为想起父亲为自己买橘不易而写下这篇文章的吗?要弄清以上问题,恐怕仅仅通过品析文章语言是不行的。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丁卫军老师在执教《背影》一课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表达的情感。丁卫军老师这节课告诉给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在合适的时机,适当地向学生提供文章写作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精准地理解散文要表达的情感。

对于写作背景介绍,许多教师存在两种不当的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写作背景介绍完全等同于文学常识教学,在教学设计上,一般是放在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教学中,介绍作家生平、主要作品等,对学生的要求是记住作家的代表作。当然,按照课标要求,中学阶段学生应该记住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忽略了或者说是没有认识到写作背景对于把握有些作品的主题和理解作家要表达的感情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这些课上,教师对作家的介绍,仅仅起到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常识的作用,虽然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必要的,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写作背景对理解文本的作用。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对作家的介绍,没有写作背景的介绍。当然,许多课文的教学设计没有必要向学生提供写作背景资料,但有些散文,特别是名家名篇要表达的特定时期或特殊情况下的感情,如果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就很难精准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表达的情感。丁卫军老师在执教《背影》时,充分考虑到了这篇散文写作背景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上所起的作用,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上,通过向学生提供朱自清写这篇散文的背景资料,很好地引导学生精准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深层感情时,丁老师以父亲的信为切入,引导学生研读第六段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当学生通过品析重点词语,体会到文章表达的父爱之情后,丁老师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把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了深入。

师:一场聚会,一次相遇。席散了,人走了。“背影”作为最后的记忆留给了人们。

人们总是充满着翘首、期待、热望,甚或是伤感。也许这正是“背影”的另一个隐喻,意味着别离。背影的“背”字,其本义就有离别、分别之意。前文中说,我想起祖母簌簌地落泪,那是一种“死别”,这里呢?对,这里是一种“生离”。有人说,本文写了一段至爱,也写了一种至痛,人生自古伤离别。好,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父亲的信中的那句话,大家读作者当时的感受。

(师读:“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师: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我们看一个资料。

屏显: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雛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师: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大家想想,这封信,是父亲在干吗?上课一开始大家说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现在想想呢?对,求和。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这里是儿子胜利了吗?对!没有什么胜者和败者。作者读到信泪如泉涌,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有了对父亲的理解。

生:有了一种愧疚。

师:对,父亲能主动求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真的要到“子欲孝而亲不待”吗?

看资料。

屏显: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师:8年之后,作者也已为人父了。重新再看父亲的时候,作者就多了一份理解。

请一位同学读第七小节的开头部分。

(生读: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曰。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我的儿子。)师:除了教材的旁批(“老境”和两个“惦记”)体会两个“自然”的意味。与父亲的恩怨,只是淡淡地一笔“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笔法很含蓄简约。写得多的还是对父亲老境的那种隐隐的痛以及父亲的爱。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一声叹息,两个感叹。说不完的别离,言不尽的沧桑。所以读《背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来。

——陈日亮:《〈背影〉:你读出了多少“背影”》

师: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

丁老师这节课,正是有了最后一个环节,向学生提供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资料,才把学生引入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没有写作背景资料介绍,学生对《背影》理解只能停留在“父爱”这个层次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因回想起父亲的背影而体会到父爱,带着深深的愧疚回忆父爱,这种复杂的情感学生就很难体会到。

有人说,《背影》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向父亲写的一封道歉信,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背影》如果没有作者把自己的愧疚感融入要表达的父爱之中,那么,这篇文章就显得单薄多了,也就不能成为一篇经典之作,甚至我们可以把它等同于一篇写亲情的中学生优秀习作。但是,正是经典散文创作与我们现代人之间的时代距离感,给我们阅读经典带来了障碍。如何突破障碍,走入作家情感世界,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家的情感,方法可能很多,但我认为,适度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章写作背景资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我们通过阅读作家写作背景资料,身处作家当时的写作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丁老师这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经典散文教学中,要重视写作背景资料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作用。

(鲍益民,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