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个学科与一个班的幸福作业:学科学习与班级建设的综合融通
2014年9月,我所带的五8班率先开展了学期中的语文“幸福作业”改革,以家庭作业为主。以下是2015年4月8日,一位大学教授在没有任何科任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对8班学生进行的随机性访谈录音。
P:作业是不可能幸福的,没作业才是幸福的,“幸福作业”是否有点名不符实呀?
S:没作业才是不幸福的。
P:那“幸福”到底在哪里?
S1:“幸福作业”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让我们变得聪明。
S2:有家长互动,亲子共赢。比如“玩转世界”,我们和家长一起做,一起盘点。我们还和家长一起评选“最佳美文小神探”呢!
S3:以前我们的作业很多,很累,很单调。现在作业很丰富,量少了,成绩不但没下降,还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
P:“幸福作业”让你感到变化特别大的是什么?
S3:我的表达能力变强了。我以前上语文课不敢举手,老师讲啥都不关我什么事。现在,我喜欢语文,上课举手很积极。
S4:在阅读能力方面,以前没有方法,总是文不对题。现在有方法了,而且渗透在作业中。考试的时候觉得很容易,有成就感。
……
P:那你们的家长会觉得幸福吗?还是觉得更辛苦了?
S5:他们觉得比以前更幸福。因为每星期每天一种形式的作业,都是我们和老师、家长一起讨论设计的,减轻了负担。家长自己选3项陪我们一起做,没选择的项目他们还主动抽查呢!
S2:他们也很幸福,以前看我们作业很多,成绩也不咋的,觉得有点不舒服。现在的作业我们做得舒服,旁边家长看得也舒服。他们最喜欢“龙娃说事”,我们会跟他们讲学校里的事,他们不知道我们在学校干些什么,也想了解啊。
S3:以前我们做作业到很晚,家长等睡觉,会感觉有点烦。现在作业少,家长和我们一起互动,不知不觉就做完了。
P:你们的“幸福作业”,其他班会不会觉得很奇怪?
S2:不仅不奇怪,他们还在模仿我们呢,觉得我们班很奇特。比如说,我们班在作业中学会了阅读、作文的一套方法,他们不知道,我们还专门给他们的老师上了一堂“作业讲评课”呢!
(注:P,大学教授;S,学生)
作业,能成为一种幸福吗?上述对话揭示了这种可能性。
学生的话语首先突出了“幸福作业”的主要特征——确立了教师、家长、学生的三类主体地位,合作参与作业的设计、开展、评价等。如这里提到的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等。
其次,也能初步感受到“幸福作业”的内容结构具有不同于以往作业的相关特点——努力跟学生的班级、家庭、社会生活关联,在其中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灵活转化。例如,学生在访谈录音中提到的“每天一种形式”“和他们讲学校里的事”“家长互动,亲子共赢”“减轻了负担”“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等。
最后,这一作业改革的有效作用已经体现在了学生丰富多样的发展上。如学生所提到的“成绩名列前茅”“有成就感”“喜欢语文”“作业做得舒服”……
综合审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以作业变革为平台的“班级幸福共同体”正在真实地凝聚,一种对“学科学习与班级建设综合融通”的追寻正在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