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词全鉴(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②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③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④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多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译文】

边塞秋天的风景与南方截然不同,雁行阵阵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军号和着四面的边地悲声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荒漠上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饮一杯浊酒更加思念相隔万里的家乡,可是功业未建,归期无法预计。悠悠的羌笛声在寒霜的夜空回荡。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士卒泪流不尽。

【赏析】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词作数量较少,存世仅五首。

1040年至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抵御西夏的重任,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重内轻外,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这首词当作于此时期。

此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词的形式来描写边塞生活,唐人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也缺乏真实的生活基础,因而,范词对边塞词而言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这首词的内容和风格还直接影响到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为词坛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

②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译文】

碧蓝的天空飘浮着流云,金黄的落叶铺满大地。秋天的景色同远处的江水碧波相连接,水波上弥漫着略带寒意的秋烟。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岸边的芳草不谙人情,向远处延伸着,直到斜阳之外的天际。

思乡的情怀令我黯然神伤,旅居塞外更加使愁思缠绕不休。除非在回乡的好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当明月映照高楼之时,我不想独自依倚望远,还是让美酒进入愁肠,再化作相思泪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但它不是普通的游子秋思之作,而是边关统帅写的征人思家之作。作此词时,范仲淹正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全词借助对秋色的描写,真切地吐露了征人的“旅思”之情。其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婉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别有悲壮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