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①望。明代②暂遗贤③,如何向。未遂风云便④,争⑤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⑥,依约丹青屏障⑦。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⑧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释】
①龙头:意为“鳌头”,这里指状元。
②明代:圣明的时代。一作“千古”。
③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④风云便:指好的际遇。
⑤争:怎么,如何。
⑥烟花巷陌:旧时烟花女子的街巷。
⑦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
⑧恁:如此。
【译文】
【赏析】
柳永(约984—约1053,字耆卿)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宋代豪放词创作的先驱。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开北宋豪放词创作之先河,为宋代豪放词创作绘制出了写作模板典范。
这首词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据说,后来柳永本来已中进士,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此词直抒胸臆,直率地、赤裸裸地鼓吹知识分子与统治集团分离,与娼伎一类下层人民结合,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全词直抒胸臆,铺排有序,回环呼应,条理清晰,语言自然流畅,颇具豪放之风。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①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②,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嗽③,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④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⑤满、鬼使来追,待倩⑥个、掩⑦通⑧著到。
【注释】
①道:指“拆白道字”,是宋元时盛行的一种用拆字法说话表意的文字游戏。
②令:指曲调。
③嗽:即喷嗽。指吐出和吸入,语出《西京杂记》,是谈养生的术语。宋人盛行修炼延年之方,嗽是其中之一,类似于今天说的气功。
④剩:尽,多。
⑤限:大限。指人的寿命期限。
⑥倩:请求别人做事。
⑦掩:捕,捕者。
⑧通:到达。
【译文】
【赏析】
这首词是《鹤冲天》的姐妹篇。《鹤冲天》中流露出的轻视功名利禄和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情绪给柳永带来了不幸,已经考中进士却被无理除名。这使他对现有的封建秩序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使他产生了怀疑性的思考。长期与乐工歌伎等下层人民接触,又使他找到了生命的价值。这首词就体现了他的生活信念,体现了他自我价值意识的强化。词中有他乐观顽强的性格力量,有他坚持自己生活道路至死不渝的意志,当然也有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中失意的辛酸。但这种辛酸已为他的乐观所化解,追求个人精神中的自由、满足,已成为他的新取向。全词笔调狂放,乐观奔放,雄浑浩大,语言俚俗浅近。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①都会,钱塘②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③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④叠巘⑤清嘉。有三秋⑥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⑦,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⑧夸。
【注释】
①三吴:多指《水经注》之说,指吴兴(浙江吴兴)、吴郡(江苏苏州)、会稽(浙江绍兴)。
②钱塘:指杭州。
③云树:树木如云。
④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里湖和外湖,因此也叫重湖。
⑤巘:山峦,山峰。
⑥三秋:这里泛指秋季。
⑦高牙:本意为高矗的旗杆上以象牙饰之的将军之旗,这里指高官孙何。
⑧凤池:指宫苑中的池子,这里指朝廷。
【译文】
【赏析】
望海潮是词牌名,系柳永创制。
柳永一直不得志,到处漂泊流浪,寻求入仕之路。到杭州后,得知老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于是写了这首词请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在孙何面前唱。可惜孙何只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并没有提拔他。
这虽是一首干谒词,但并无阿谀吹捧的庸俗之气,从艺术角度看,此词在构思上匠心独具,作者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繁荣、壮丽的景象,铿锵有力,壮伟激越,形容得体,体现了柳永的豪放词风。
双声子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①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②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③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注释】
①兰棹:装饰华美的游船。
②牢落:稀疏。
③香径:指采香径,语出《吴郡志·古迹一》“采香径,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译文】
【赏析】
《双声子》词牌由柳永首创。此词以“晚秋”作为背景,展开了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荒凉、图王取霸与江湖隐者之间错综的对比,豪放地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柳永的这首词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所流露出的繁杂心绪、自我解脱的思想以及“郁怀”的情结,对词的沿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从苏东坡的几经贬谪的失意与悲苦,还是陆游的郁郁不得志,还有辛弃疾的生不逢时与壮志难酬,都可以看到柳永《双声子》的影子。
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①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②、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③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④畔,鹭飞鱼跃。游宦⑤区区成底事⑥,平生况有云泉约⑦。归去来、一曲仲宣⑧吟,从军乐⑨。
【注释】
①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②行客:柳永自称。
③桐江:即长川,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又名富春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
④严陵滩:在桐江畔,又名严滩、严陵濑。
⑤游宦:离乡求官。
⑥底事:何事。
⑦云泉约:和美景相约,这里指隐居。
⑧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曾作《登楼赋》抒写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建安七子之一。
⑨从军乐:指王粲的《从军行》。
【译文】
【赏析】
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此调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柳永在这首词中,写的就是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柳永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作此词时,柳永初入仕途,已届五十,及第已老,游宦已倦,心中充满抑塞无聊之感,自然产生了归隐思想。全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相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于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感和悲壮的情怀,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