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长:陪孩子度过10-18岁青春叛逆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尊重孩子是平等交流的前提

青春期孩子所有的叛逆行为,无非是想要表达:我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一个需要平等尊重的个体!一个需要被认可欣赏的个体。一个孩子从来不被别人尊重,又怎么能懂得尊重别人呢?教育要由尊重开始,这是孩子自我教育、责任心形成的最重要条件。

父母要试着去体会、去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拿自己的成长经验来看现在的孩子。

对此,王翰林的父亲深有体会。他记得儿子还小时,常在晚餐后牵着他的手出去散步。到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儿子忽然挣脱他的手说:“爸爸,不要牵手好不好?”起初父亲有些诧异,但马上就会意过来:“牵手”代表儿子还是小孩子,儿子不希望再被当作小孩子。

于是父亲问翰林:“那手可不可以放在你肩膀上?”他说:“可以,因为这样子看起来比较像哥儿们。”这种心理转变是很微妙的。不但孩子要变,父母亲也要自我警觉,只有抓紧学习调整以适应孩子的改变,亲子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相互了解。

从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我们就要逐渐把他当成大人对待。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时,首先要知道,尊重孩子是平等交流的前提。与孩子交流时要平等,在此基础上,才会努力地理解孩子的想法,这种平等的关系,才会使孩子愿意同你交流,并能听得进父母的说教。这是做好青春期教育的首要条件。为了做到这些,父母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时要尽可能从孩子容易接受的事和有关的问题出发,给他提建议,让他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很多父母之所以感觉与孩子交流的效果不好,正是因为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与孩子交流时,习惯以长者自居,没有在情感上给孩子公平的待遇。在平时的交流对话中,通常是父母一直在做主导,以致无论是向孩子传授生活道理,还是辅导孩子学习功课,大多数家长都是自己在一边滔滔不绝、自说自话。毫无疑问,孩子并不能从这样的交流中汲取到太多的知识和经验。显然,这样的沟通交流并没有多大的成效。

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林志颖与儿子的沟通方式受到许多年轻家长的称赞。林志颖每次在跟儿子讲话时,都会蹲下身子平视儿子,让儿子处于一个与自己平等对话的地位。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尊重。作为父亲,只有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实现心灵对话。

青春期的孩子早已有了自己的思维与尊严,他们渴望与大人平起平坐,渴望父母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如果父母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孩子就会感到在家里没有话语权,无处发泄心中不满。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沉默寡言的“闷葫芦”,缺乏主见,甚至变得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往往就会释放出更多的潜能。因此,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这样才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真正地实现心灵沟通。

例如,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委婉一些,而不要说生硬的命令句。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应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例如,请孩子帮你做事时要说“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如父亲想调一个电视频道,可与同时看电视的孩子商量:“我们调个频道看看好吗?”

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尝试自己做决定。当父母把孩子当成大人一般对待,充分信赖他,授权给他,他们才会真正学习去做个大人,进而在内心产生一股强烈的自尊心与责任感。

总之,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首先应该学会尊重他们,让孩子知道自己与父母处在同样的沟通地位,这样他们才愿意与你做朋友,实现两代人真正意义上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