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激励”一词源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将激励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意义上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在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激励总体而言是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最终形成行动的动力。因此,激励既是心理的钥匙,又是行为的按钮。打开哪一把心理的锁,就会释放什么样的思维;按动什么样的按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亲人、朋友、同事、团队、组织等方面的激励。相互之间的激励可以提升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度,为自我激励打下基础;自我激励能够让自己更有信心地处在集体中,为相互激励创造条件。可见,相互激励与自我激励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激励是个体活动或组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
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激励的重要作用,因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已经融为了管理企业的必要部分。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出20%~30%的能力;受到不充分激励后,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50%~60%;受到充分激励后,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三种情况之间有高达60%的差距,激励就是“催化剂”。
通过威廉·詹姆斯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的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将更大。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方面的绩效,即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都将不能长存。而这三者都离不开激励工作,激励到位则直接的结果必定提升,价值的实现必定超额,未来的人力发展必定令人满意。
世界顶级战略大师加里·哈默尔一直密切关注激励与企业对外竞争两者之间的联系。他率先提出了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战略构筑、行业前瞻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性概念,改变了企业的战略重心和战略内容。但这些概念的构筑基础都离不开激励,他坚定地认为“激励是成功企业竞争优势长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提出成就激励理论的同时,对激励的有效性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激励的有效性必须做到四个满足,即满足激励方法与设定目标相一致,满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同时,满足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满足按需激励和保持公正同时有效。
正因为激励如此重要,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都会注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通过不断地实施各种激励制度保持员工高昂的斗志。
想增强企业凝聚力,想了解员工目标、想满足员工需求,想招揽高能人才,想留住核心人才,想让员工发挥出潜能,想让员工具有创造性,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正确推行激励。
想高效管理企业,想实现既定目标,想提高企业绩效,想提升产品质量,想增强市场竞争力,想拓宽市场领域,也必须在企业内部高效推行激励。
因此,激励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高度概括为“内聚人心,外塑形象”。
作者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