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功,就别太在乎面子
古代人常说“有辱斯文”,意指自己丢了面子,而现代人更是提出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的惊人言论。古往今来,面子似乎成为了一种国民性的东西。其实,爱面子更是一种人的天性。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能有面子。在生活中,许多人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惜一切代价要个面子,其实不知道这就是给自己带上假面具,套上枷锁,活得很不真实,也让自己觉得累。面子固然重要,不过完全没必要为了没意义的面子让自己受苦遭罪,顺其自然才是最可贵的。对于我们而言,面子这个东西不能全丢,也不能看得太重,需要看什么样的事情来处理面子这个问题。什么面子都不顾,可能会众叛亲离。太在意自己的面子是一种较真,一种固执,人生在世,大不必为了面子让自己活得那么累。所以,请丢掉为了面子的固执吧。
惠心禅师做小沙弥时,皇帝赏赐不少,惠心托人送给母亲,以表孝心。不久,母亲写信来说:“你给我的东西,是皇上的赏赐,我当然十分喜欢。但我当初送你学道为僧,是希望你做一个有修为的禅人,并不希望你一生都在名利场中生活。如果只好世间的虚荣,就是违背了我的心愿。希望你记住什么叫做‘真参实学’。”
惠心沙弥收到这封信后,从此立志要做一个真正弘法度众的宗教家,效法《华严经》中的提示,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面子是表面的,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死要面子就是虚荣心的表现。在对待面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学会放下,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死要面子,让自己活受罪。否则,自认为要了面子,而其实往往就是丢了面子,丢了面子还算是小事情,问题是让自己白白吃了哑巴亏就太不划算了。
王先生是一个注重面子的人,但聪明的他却懂得在必要时丢掉要面子的坚持与固执。
有天早上,他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一个人急躁不安地在电话里通知他,王先生给他的工厂运去的一车木材都不合格,他们已停止卸货,要求王先生立即把货从他们的货场运回去。原来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时,他们的木材审察员报告说这批木材低于标准50%,鉴于这种情况,他们拒绝接受木材。王先生立刻动身向那家工厂赶去,一路上想着怎样才能最妥当地应付这种局面。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找来判别木材档次的标准规格据理力争,根据自己作了多年木材审察员的经验与知识,力图使对方相信这些木材达到了标准,错的是对方。然而,假如先撇开自己的面子问题,先认同对方的说法,把面子给对方,是不是会好说话一点呢?
王先生赶到场地,看见对方的采购员和审察员一副揶揄神态,摆开架势准备吵架。王先生陪他们一起走到卸了一部分货的货车旁,询问他们是否可以继续卸货,这样王先生可以看一下情况到底怎样。王先生还让审察员像刚才那样把要退的木材堆在一边,把好的堆在另一边。
看了一会儿王先生就发现,对方审察得过分严格,判错了标准。因为这种木材是白松。而审察员对硬木很内行,却不懂白松木。白松木恰好是王先生的专长。不过王先生一点也没有反对他的木材分类方式。王先生一边观察,一边问几个问题。王先生提问时显得非常友好,并告诉他说他们完全有权把不合格的木材挑出来。这样一来审察员变得热情起来,他们之间的紧张开始消除。渐渐地,审察员整个态度变了,他终于承认自己对白松毫无经验,开始对每一块木料重新审察并虚心征求王先生的看法。
虽然看上去王先生失去了面子,但却赚了一笔生意,这就是不较真、不固执的好处。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在中国人的眼里,面子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它总是与一个人的人格、自尊、荣誉、威信、影响、体面等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的面子受到损害,他就会下不来台,就会生气。因为爱面子,也怕丢面子,所以有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正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失去了许多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面子是表面的,是虚浮的,要面子就是虚荣的表现。里子是深层的,是实实在在的。面子华而不实,里子却是表里如一。里子真实的人,虽然没有外表的美,却有内心美,最终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一个人假如没有灵魂,那么这个躯壳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