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级,陪孩子走过入学关键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了解“唱歌”,肯定孩子

最近,妈妈发现丁丁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要把题目读出来,有的时候看课外书,也会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喋喋不休。最让妈妈抓狂的是,丁丁读出声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像唱歌那样去读,这让妈妈很不理解,不知道丁丁为何有如此表现。

有一次,妈妈遇到语文老师,和语文老师说起这个问题。老师安抚妈妈:“不要担心,孩子等到中年级就不会这么读书了。其实,唱读正是低年级孩子的特色,他们借助于读出声音这种方式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加深对于所读内容的印象。”妈妈恍然大悟:“这还是特色呢?”老师笑着说:“是啊,孩子们课堂上也用唱读的方式读书,这样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增强了读书的趣味。”

孩子升入一年级之后,才学会读书,他们最先接触和学会的读书方法就是朗读,为此他们很喜欢读出声。这其实是有渊源的。众所周知,孩子进入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拼音,为了随时检查孩子的拼音读法是否正确,老师就要求孩子必须读出声。等到学完拼音,孩子开始学习课文,因为小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老师只能想方设法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为此也会要求孩子读出声。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老师还会组织他们分角色朗读、进行朗读比赛等。渐渐地,孩子就养成了出声朗读的习惯。正如事例中老师所说的,这是符合低年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有助于孩子学习。

然而,朗读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例如孩子在早读课的时候可以朗读,在语文课上老师要求朗读的时候也可以朗读,而如果在读书馆、阅览室等场合,再大声读出来就会影响别人。为此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孩子也要渐渐地改变阅读方式,学会默读。有很多孩子因为习惯了朗读,所以在默读的时候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就要引导孩子,教会孩子默读。而如果孩子只是在低年级阶段习惯于朗读,父母无须过分紧张,因为这是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有助于孩子学习。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孩子不管是上语文课读课文,还是上数学课进行数字演算,往往都会读出声音来。他们或者唱读,或者自言自语,有些孩子因为惯性,还会把自己思考的过程也说出来,从而促进思考。似乎只有这样出声地表达一遍,他们才能更加了解文字或者数字的意思,才能推动思维过程向前发展。没关系,这样的行为之所以出现,是缘于老师的引导。等到孩子顺利度过了幼升小的过渡阶段,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更加集中,老师也会引导孩子进行默默的思考和在心里朗读,这样一来,孩子自然就改掉了唱读的习惯。当然,也有些孩子对于唱读感情很深,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们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会情不自禁读出声。这其实是孩子在以朗读的方式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即使到了高年级阶段,也依然会有孩子偶尔这样表现,无可厚非。

有极少数孩子尤其喜欢朗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孩子大多数都属于听觉型学习者,所谓听觉型学习者,就是指孩子更喜欢接受声音的刺激来进行学习。例如,他们很愿意听老师讲课,也喜欢从录音机里听各种故事,还喜欢朗读诗歌等。为此,他们在自己读书的时候也喜欢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对于这种对朗读有特别偏好的孩子,父母要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学会默读,毕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条件不允许大声朗读,或者会扰乱课堂秩序,或者会影响他人。孩子最好既会唱读,也能够学会默读,从而根据自身的需要或者不同的场合调整读书方法,更加卓有成效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