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人生在世,我们想要的实在太多。我们都曾有自己的梦想,但我们所想要的,并不是都能得到,我们的梦想也不一定都能实现。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编导兼演员,只有学会正确地进行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放弃,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因此,哲人常说,适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人们执着的东西太多,或执着于名与利,或执着于一份痛苦的爱,或执着于虚无的某个梦想。直到数十年的光阴逝去后,才感叹人生的无为与空虚。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过固执,总认为我一定要怎么样,此时,所谓的理想却成了束缚我们的负担。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执念的存在、放不下内心的执着,多半是因为他们做不到静下心来思考,于是人云亦云、追寻他人的脚步,我们自然无法做出明智的抉择。
因此,当你处于困顿之中、不知如何选择时,不妨沉静下来,给自己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俗话说,拿得起,放得下;反过来理解放得下的人,才能拿得起;该扔的扔,有些无谓的坚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放下既是一种理性的决策,也是一种豁达的心胸。当你学会了放下,你就会觉得,你的人生之路会宽广很多。
两个贫苦的村民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丰足。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村民眼尖,看到山路有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有十多匹。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村民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村民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于是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同伴仍是不愿丢下棉花,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发现黄金的村民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村民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村民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得动,那村民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故事中的这两位村民为什么有如此的不同?很简单,因为背棉花的村民不懂变通,只凭一套哲学,便欲强渡人生所有的关卡。而另外一位村民则善于及时审视自己的行为。
的确,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应审慎地运用你的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随时检视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产生了偏差,并要适时地进行调整,千万不能像背棉花的村民一样,时时留意自己执着的意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抵触。追求成功,并非意味着你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执着,去迁就规则,而只需你在意念上做合理的修正,使之契合成功者的经验及建议,即可走上成功的轻松之道。
诚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离不开胆魄、勇气、意志力,并且需要思想和智慧。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一旦遇到阻碍,就会为自己设置一个“不可能”的思维模式。而事实上,只要你转换一下思维,拓宽自己的思路,出路就会出现在眼前。
当然,要想开拓思路,你就必须懂得反省,及时悬崖勒马。当我们的思维活动遇到障碍,陷入困境,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某种定势思维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了?
你需要敢于开拓和尝试。变通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力在行为上的一种表现。思维具有变通性的人,遇事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做到触类旁通,因而能产生种种超常的构思,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科学领域中的任何建树,都需要以思维的变通为前提。一般来说,变通思维用好了,就会起到一种“柳暗花明”的奇妙作用。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失败。在现实生活中,善于思考问题、善于改变思路的人总能给自己赢得机遇,在成功无望的时候创造出柳暗花明的奇迹。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你总会遇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但你的思路绝不能被钳制住,只要思路是活的,就一定能找到出路。